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

上传人:we****i 文档编号:135778008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扬荣弃耻修德正己 一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 据调查发现得出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些特点 崇尚良好社会公德 但对不文明行为持宽容态度 98 51 的学生赞赏有教养的道德行为 对浪费现象 随地吐痰 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表示鄙视 但多数同学在否定这些不文明行为时态度比较平和 63 67 的被调查者把它看作 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 注重个人职业理想 对传统职业精神提出挑战 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更看重 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 比例高达47 56 是 服从国家需要 报效祖国 9 06 的5倍还多 近五成的同学认为 跳槽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 安贫乐道是无奈的选择和懦

2、弱无能的表现 追求自我纯洁爱情 但缺乏承担婚恋责任的思想准备 有30 以上的学生认可 不求天长地久 但愿曾经拥有 甚至对婚外情现象不表示反对的占到一半以上 38 13 的同学认为女大学生 傍大款 是个人问题 不必关注 渴望良好人际关系 但人际交往中功利化倾向明显 多数大学生都渴望建立一种良好 健康 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 但部分学生把同学当作对手 甚至把老师当作可利用资源 呼唤 诚实守信 公平竞争 但不放弃有条件下的作弊 投机多数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等行为破坏公平竞争秩序 但29 69 的学生认为作弊 虽不好 但可以原谅 还有10 左右的学生认为这是 对不合理的学习内容和考试制度的反抗 并表示自己也

3、会这样做 而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心态环境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个压力四个转变五个更多 二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 逐步形成的对荣誉 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 荣辱观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社会用以评价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尺度 即对履行道德行为的褒奖和不遵守道德要求的谴责 另一方面 是指个人对自身行为的道德价值的自我意识 即在良心中所包含的知耻和自尊的意向 从客观方面看 社会评价通过舆论和习俗对某种行为予以褒奖或谴责 荣辱体现为社会对公民的德行作出赞赏 对恶行作出谴责 这是评价公民行为的社会尺度

4、即荣辱的客观基础 从主观方面看 荣辱是良心中的知耻心 自尊心 自爱心的表现 它使人们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 宁愿自我牺牲 也要保持尊严 荣誉和人格 而不做可耻 毁誉和损害人格的行为 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 历史表明 荣辱 是有阶级性的 剥削阶级以财富和不劳而获为荣 视劳动和贫困为耻 以位高为荣 以位卑为耻 这种以歪曲的形式所表现的荣辱观 二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

5、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条泾渭分明的是非界限知荣辱方能创和谐明是非才能塑美德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就是要把义荣和义辱 尤其是道德感与羞耻心的培育提到一个突出的地位 培育道德心就是要增强内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知荣更要知耻 中庸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 则知所以修身 教育推动建立荣辱观 师德建设的强劲推动力用正确的导向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本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一个中心 以自我成材为中心 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 实用知识热 晚自习率高 去图书馆人多的现象 但深入分析部分学生的成材动机与国家的振兴 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 主导

6、思想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 与党的培养目标 与 四有 人才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两个矛盾 学生自我期望值高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矛盾 要求改革呼声很高 但一旦改革伤害切身利益 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 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文化娱乐设施的矛盾 由于教育投入不足 文化娱乐手段落后 许多学校周边文化是社会低俗文化 影视厅 歌舞厅 不能满足学生高品位的文化需求 三个压力 学习 经济 就业压力 学习压力 就业市场的竞争 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 求知欲旺盛 对市场经济急需的新知识 新技能反映敏感 经济压力 由于招生收费并轨 学校出现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 约占学生总数的20 其中特困生占5 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家庭人

7、均收入800元以下的 特困生是指每月伙食支出80元以下的 家庭经济能力脆弱 难以支撑学生完成学业 就业压力 人才招录和使用上某些不公平竞争 担心自身才能和发展前程会被无规则的选人用人机制断送 四个转变 由关心西方思潮 包括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 转变到关心中国的国情 从80年代的 西方热 转向90年代的东方文化热 由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 转变到比较求真务实 由关心国家 关心社会 逐渐转变到关心个人发展机遇 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 由一味地追求出国留学 转变到国内寻求用才之地 五个更多 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上往往表现出五个更多 更多地采用生产力的标准 而不是意识形成的标准 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 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 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标准 而不是建设的标准 更多地采用 与国际接轨 的标准 而不是 中国特色 的标准 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 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