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5640336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专项训练一、请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觉今是而昨非 ()2或五十步而后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8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0夫列子御风而行 ()11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项王

2、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5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三、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6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0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2父去里所,

3、复还 (四、指出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5宫之奇以其族行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不赂者以赂者丧 ()8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9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0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1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2斧斤以时入山林 ()1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5木欣欣以向荣 ()1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7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1

4、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五、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1我欲因之梦吴越 ()2蒙故业,因遗策 ()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5不如因善遇之 ()6因击沛公于坐 ()7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8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9于今无会因 ()10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六、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1徘徊于斗牛之间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6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9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

5、)10燕王欲结于君 ()1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七、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6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7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8“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9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八、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怀其璧,从径道亡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

6、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10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1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2其无知,悲不几时 ()13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14则或咎其欲出者 ()15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九、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1此则寡人之罪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5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8入则孝,出则悌 ()9欲速则不达 (

7、)十、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1焉用亡郑以陪邻?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5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6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8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9而人之所罕至焉 ()10犹且从师而问焉 ()11且焉置土石 ()十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4之二虫又何知 ()5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6悟已往之不谏 ()7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

8、曳兵而走()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2夫晋,何厌之有 ()1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十二、解释句中“也”字的意义和用法。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灭六国者,六国也 ()3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4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5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7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十三、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4然则何时而乐耶 ()5大王来何操 ()6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十四、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儿寒乎?欲食乎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等死,死国可乎 ()5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