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大学生写得最优秀的党课心得体会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5640287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大学生写得最优秀的党课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X年大学生写得最优秀的党课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X年大学生写得最优秀的党课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年大学生写得最优秀的党课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大学生写得最优秀的党课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写得最优秀的党课心得体会经过这次在党校的学习,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 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 解,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 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党校课程是以老师的专题讲座形式展开的 , 不同的老师有各自独有的讲课方 式和精辟的见解。更重要的是每个老师不仅仅是“授之以鱼” , 他们更强调的是 “授之以渔”。从他们的激情讲课过程中 , 我也能体会到他们对党的热情和执着 追求以及对我们的殷切希望。通过党校学习 , 我对党有了一个整体了解 , 我是第 一次如此系统地认识了党的纲领、性质、原则、纪律、宗旨以及如

2、何做一名合 格的党员 , 一名时刻以榜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党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 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由工人阶 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在增 强先进性的同时,必须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xx 大对党章中所规定的申请加 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进行了修改,这次修改,恰恰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 有利于调动这些先进分子的积极性

3、和创造性,有利于把全社 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团结和吸引在党的周围,提高我 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通过党校学习,在我的脑海里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党员的责任。我深深地 懂得共产党员意味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加入共产 党是为了更直接地接受党的领导,全身心透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 ! 要 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一代,我 们要把我们的党做大做强 ; 我们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党校开课第一讲的内容,是如何理解和体现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 在这之 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还必须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

4、这是申请入党的必修 课,是端正入党动机的前提条件,是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必须前 提,努力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就从这里开始。党的 xx 大以来党章把党的性质新概括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 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 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党的本质和生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核 心,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 定和坚持,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坚持不断的加强 党风和廉政建设,做到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

5、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仍然是 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珍惜我们党长期以来努力取得的成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前,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用 三个代表 知 道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领 导核心,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 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此外,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进入社会 后能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创造一定的效益,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也 应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去向需要帮助的同学伸出一支援助之 手,做到想同学所想,急同学所急,同时也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加 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