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文档推荐]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5484366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文档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文档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文档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文档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文档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文档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样本[文档推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 会 实 践 报 告 书 题目科学技术发展的利与弊分析 姓名许林锋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10 级贸易 1 班 学号44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经济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论 报 告 提 纲 一 引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科学技术的概念与意义 二 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三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与弊 一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端分析 二 科学技术发展的弊端分析 四 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的方向 五 总结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与弊分析 一 引言 一 选题背景 马克思早在 多年前就曾说过 科学是 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如今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锐不可挡的趋势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一大

2、批逐步形成 的高技术群体 如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 空间技术 海洋开发技术等 已经并继续迅速渗透到经济 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 以空前的规模飞速发展着 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 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 大得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 这场新技术革命来势之凶猛 作用之巨大 争夺 之激烈 影响之深远 都是以往历次技术革命所不能比拟的 二 研究目的 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而言早已占据十 分重要地位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某种意义上给我们带来了高水平的 生活 可是 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不能避之不谈 只有意识到科技 发展带来的弊端和把握科

3、技发展所带来的优势与优点 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用 科技服务人类 因此 明白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也必然成重中之重的任务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科学技术的概念与意义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 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它主要分为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 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 狭义的技 术是指生产技术 即人类改造自然 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科学活动是一种认 识性或精神性活动 属于意识形式范畴 技术是一种生产性 实践性活动 是人 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技巧等 总之 科学和技术是 辩证统

4、一的整体 辩证学告诉我们 事务都具有两面性 无例外地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也是具有两面性的 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马克思曾概括 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 量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我们论古谈今 可以发现其引起的社会的巨大进 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特别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 会的发展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 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时代 以电力的发明为 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迅

5、猛发展 20 世纪中期以后出 现的以众多高科技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 态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形态的过渡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 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二 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放眼古今中外 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 都伴随着 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 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 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计算机 通讯 生物医药 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 促进了工业 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6、展 实践证明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科学技术是人 类文明的标志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 为人类提供了广播 电视 电影 录像 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 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 同时 它对于丰 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 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 来 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 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 更加巨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不断庞大 作为科学技术变化 发展最高理论概括的科学技术哲学 自然辨证法 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动的反作 用日益凸显 现代科学技术

7、日益社会化 体系化和复杂化都使得科学技术必须纳 入到哲学的视域中考察 哲学也就自然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具有普遍的指 导作用 以往的那种把哲学排斥到科学技术之外的观点应该得到更正 三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与弊 一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端分析 人类的生存方式 20 万年前与 10 万年前相比 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3000 年前与 2000 年前相比 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600 年前与 500 年前相比 不会有 太大的改变 但是 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 即使是现在与 100 年前相比 也已完全不一样 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 式我说 这便是科技 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的进

8、程 是科技的发展才使 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 纵观千古 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 去 看四大发明 独具鳌头 观天文历法 为之惊叹 览赵州拱桥 设计精妙 窥 本草纲目 东方巨典 瞻圆周率值 七位小数 眺丝绸之路 发展经济 端青花瓷器 扬名海外 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 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 动力 没有科学 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 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 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 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 服 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 一 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首先 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 主要是生产工具 的变革 例如炼铁技术的 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

9、代替了了石器工具 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 农具 其次 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 例如 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 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 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 第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 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 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 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 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 了手工劳动 工业迅速发展 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 产业不断发展 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 消费方式 学习方

10、式 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一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 科学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例如 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 为方便 快捷的处理 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予人们日益 增多的闲暇时间 即人们能够更多地从事各项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三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 科技革 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的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 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题 思 维客体和思维工具 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三 科技造福了人类社会 其一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 主要是

11、生产 工具 的变革 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 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 例如 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 代替了了石器工具 机械农机 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同时 科学技术也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 例如 海洋探 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 迈向了广阔的宇宙 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 其二 改变了 人们的劳动形式 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 劳动 其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 变革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迅速增长 最后科学技术影响着人

12、们的生活方式 例如 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 便 快捷的处理 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予人们日益增多 的闲暇时间 即人们能够更多地从事各项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同时促进了思维方 式的变革 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 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 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的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 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题 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 引 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四 今后的建设方向或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 创建中国新文化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 俱进的理论品质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13、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二是必须紧密结合 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 发扬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不断丰富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只 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才能焕发出强大 的生命力 创造力 感召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 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

14、 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 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 2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必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 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为此 一要积极推进理论 创新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当前尤其要认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 究和建设工程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建设充分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 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 三 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教育人

15、民 要关心和爱护理论工作者 培养和造就 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鼓励他们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发挥思想宝库作用 二 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特点和规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 制性障碍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把文化 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要积极鼓 励和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 深入生活 深入群众 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 代的精神文化产品 上摘自王立君 要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发 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五 总结 没有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语言 生活不会像今天这样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方 向 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确立了正确的历史航向 社会实践时间地点实践 方 式 2012 年 8 月 6 日 广东省深圳市查看文献 上网调查 得分 指导教师签名 报告内容简评 签名20 年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