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5409178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最早的春天,好像是早市上绿油油的带着露水的蔬菜,揪(qi)下一点枝叶来,就有按捺(n)不住的春色“汨汨”地往外冒,和着泥土的芳香,和这个季节-样,细微、新鲜。B. 当下年轻人有着社会转型的“时代烙(lo)印”,却鲜受传统文化精华的浸染,最可悲的不是食不裏腹,衣不保暖,而是踯(zh)躅于理想和追求,只剩下迷茫与颓废。C. 国家宝藏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wi)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y) 国宝故事

2、,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D. 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 (ling) 种种现实之后的“现实选择”,但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xi)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伟大”“尊严”这些词汇依然奕奕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然后逐项识别字音字形正误。A项,“揪”应为(ji);B项,“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 D项,“奕奕生光”应为“熠熠生光”。故选C。【点睛】字形字音题是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题型,考生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和生僻字。做选择

3、题时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日子好过了,囤积生活用品的人少了,但“囤积信息”的人多了,理由也更充分了。【甲】 看过的电影、照过的相片如同备忘录,记录着美好的记忆,弃之可惜;没读的书、没看的帖偶遇就是缘分,如果不马上保存,就会在信息洪流中销声匿迹。囤积信息几乎不占用物理空间,不会和生活起居“抢地盘”。【乙】存储介质由 1.44Mb 的 3.5 英寸软盘扩大到空间以 Gb、Tb计的硬盘、网盘,信息获取渠道从实体书报到群组网站,我们赶上了“攒资料”最便捷的时代。【丙】信息爆炸,意味着信息量大、信息迭代快;所幸,信息的存储、传输能力也更强。但除了“量

4、变”的视角外,人们更关注信息存储方式的改变是否带来了“质变”。有人说:信息囤积,使人们从知识的生产者成为知识的搬运工。有人说:只存不看,人变懒了,大脑也蜕化了。这些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尤其当集纳成为一种影响生活工作的习惯,当放弃无用的物品成为一种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有可能已经患上了心理疾病。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销声匿迹B. 便捷C. 蜕化D. 尤其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B. 乙C. 丙【答案】2. C 3. A【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准确把握词语的正确意思,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

5、析词语运用正确与否。 C项,蜕化:昆虫的幼虫脱皮后,增大体形或变为另一种形态。比喻人的品质变坏,腐化堕落。语境是表达知识只存不看,人就变懒了,大脑也会变迟钝,所以用“蜕化”不恰当。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和常见误区,勤加练习、注意记忆积累。A项,甲句“看过的电影、照过的相片如同备忘录,记录着美好的记忆,弃之可惜;没读的书、没看的帖偶遇就是缘分,如果不马上保存,就会在信息洪流中销声匿迹”中备忘录不应该用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故选A。【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

6、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留下并创造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行气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用,这大大削减了书法艺术的魅力。B. 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

7、生共鸣,使得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C. “道法自然”的环境伦理观,旨在倡导一种师法自然、遵循自然、善待自然之道为目的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D.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抽象的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人生的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A项语序不当。“留下

8、并创造了丰富的遗产”中“留下并创造”应改为“创造并留下”;B项成分残缺。“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使得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中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可删去“使得”;C项结构混乱。“旨在倡导一种师法自然、遵循自然、善待自然之道为目的的理性态度”中“旨在为目的”句式杂糅,可删去“为目的”。故选D。【点睛】病因只注明考纲规定的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六种,不要注小类别,在分析时可以指出小类别。如“句式杂糅”的病句在病因处注明“结构混乱”,在分析错因时指明“”和“”杂糅。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

9、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_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_,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彼此转变。在古人心目中,不论有多少事物,不论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_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佛教华严宗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答案】 (1). 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 (2). 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3). 这就是“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补写

10、句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根据上文“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的提示,第一空所填内容应该是事物之间有关联性,再结合“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中“不是”可知,所填写的句式是“而是”,所以第一空填写“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第二空根据下文“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彼此转变”可知,内容上应该表达彼此之间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句式应该为“不是”,与下文的“而是”构成并列关系,所以第二空填写“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第

11、三空根据下文列举的孔子、庄子、佛教对于“道”的理解以及“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可知,内容上填写是“道”,根据上文“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提示,第三空应该填一个代词“这”指代“一个东西”,所以第三空填写“这就是道”。【点睛】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

12、概括答案。6.下图是某市“绿色我家废旧家电回收平台”的回收流程示意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旧家电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答案】首先请您登录“绿色我家”网站,网址是;然后选择回收商品和回收价格;之后您将废旧家电快递至回收方;回收成功后您可以换取绿色代价券或者现金,绿色代价券还可以兑换日用品。轻松点击,绿色环保,大家快快行动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考查流程图。解答此类题目,先确定叙述顺序,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

13、某市“绿色我家废旧家电回收平台”的回收流程示意图,按照箭头的走向叙述顺序很明确,从上到下;组织答案时注意多箭头的指向,如从“将废旧家电快递至回收方”有两个箭头指向,这就出现了小层面的并列,表述时要注意。框内的内容根据逻辑思维可以有一些过渡连接性的语句。最后还要注意题目要求“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提出号召性的话语。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诗歌语言要想获得美感效果,必须能够创造出鲜明的意象,也就是说,要能够传达出浓郁的诗情画意。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在固定的空间范围内,表现出抽象的、飘忽不定的情感,是我国古典诗歌创造意象的重要特点之一。“问君能有几多愁

1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有了长度;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重量;“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愁不仅有形,而且含情现代诗中也有不少异常鲜明的意象,如余光中的乡愁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入诗,于缠绵悱恻的幽情低诉中写尽了家国念与乡关愁。诗歌语言的美感效果节选材料二:作家营造意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象”,而是为了“意”,是为了实现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象外之意”,正如司空图所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使是关注“象”,也是“略 神貌而取神骨”,立足点仍然是“意”。因此,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无论是写景诗,还是咏物诗,都有一个抒情主体存在,并成为“画龙点睛”之笔的承载者。如

15、果缺少了抒情主体,就会降低诗歌的审美意蕴,从而无法达到其最高的艺术境界,实现其最高的审美理想。“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通过十个并置的意象组合,描绘出了一幅凄凉、孤寂、萧索、衰败的晚秋景象,假如这首诗仅仅由这四句诗组成,那么它就是一首纯粹意义上的写景诗了。但是,诗作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以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结,就使这首小令圆满地达到了“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借前面的写景抒发了很丰厚的情感意蕴。这样,由于抒情主体的出现,使这首诗歌成为一个整体,并生发出许多意义:思家的情绪、漂泊无依的孤苦、人生失意的处境 试论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节选材料三: 中国古典诗歌重于表现,其要旨在于言志缘情。意象构造固然也包括视觉形象,但更富于暗示联想,“贵情思而轻事实”,凭虚构想而获取的意象可以忽略形质特征或形质关系上的明确性,超然物外,不沾滞于形迹。这和中国传统画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既似而又非似,既有形而又无形,呈现出一种迷茫空濛的超然清虚之美。晏几道的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包含了“歌”“舞”“杨柳”“桃花”“风”“月”“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