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口腔生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399127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口腔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三章-----口腔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三章-----口腔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三章-----口腔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三章-----口腔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口腔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口腔生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四节下颌运动 第三章口腔生理 2 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 通过相应肌收缩活动而完成的 下颌运动是否正常是评价口颌系统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3 一 下颌运动的形式 范围及意义 一 下颌运动的形式 开闭口运动2 侧向咬合运动3 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 4 1 开闭口运动 1 RCP起始的开口运动 20 25mm 转动 滑动 转动 5 1 开闭口运动 2 ICP或MPP起始的开口运动 从ICP或MPP张口至最大开口位 髁突的运动一开始就是滑动兼转动 运动至关节结节的前下方 若继续开口 则为单纯转动 转动 滑动 6 3 开口运动的力 舌骨上肌群 翼外肌下头 4 闭口运动 开口运动的

2、逆过程 5 闭口运动的力 颞肌 咬肌及翼内肌收缩 翼外肌上头 7 6 开闭口运动正常的标志 双侧髁突运动均匀一致 关节内无响声 无弹跳现象 颌面部无痛 下颌颏部运动不偏斜 无前伸动作 开口度为40mm以上 8 2 侧向咬合运动 1 侧向咬合运动 2 Bennett运动和Bennett角 G Bennett运动是指下颌的整体侧方位移 由于下颌侧向咬合运动为一种非对称的运动 两侧髁突运动方式及运动方向并不一致 工作侧髁突以转动为主 向外侧运动幅度约3mm的范围 而非工作侧髁突向前内下滑行 其运动轨迹与矢状面形成夹角 称为Bennett角 G 9 非工作侧 工作侧 Bennett运动和Bennett

3、角 10 工作侧髁突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该侧颞肌后束的收缩 同时该侧的翼外肌上头收缩以稳定关节盘 3 侧向咬合运动的动力 11 4 侧方运动正常的标志 颏部运动范围约10mm Bennett角约20 整个运动无障碍 12 下颌从牙尖交错位沿上切牙舌面向前下运动 到达上下切牙切缘相对的位置即切牙合位 或其逆过程称为前伸咬合运动 为前牙咬切食物的主要功能形式 前伸 后退 下颌从牙尖交错位顺后牙牙尖斜面引导 向后下方至后退接触位的运动 一般运动范围为1mm左右 3 前伸与后退咬合运动 1 前伸与后退咬合 13 2 切道斜度 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 下颌切牙运行的轨迹与眶耳平面所成的角度称为切道斜度 in

4、cisalpathinclination 正常约为45 60 左右 通常切道斜度与上切牙切端的舌侧斜度是相一致的 切道斜度与覆牙合程度成正比 与覆盖程度呈反比 14 3 髁道斜度 下颌在前伸咬合运动过程中 髁突在关节窝内的运动轨迹与眶耳平面所成的角度称为髁道斜度 condylarpathinclination 由于髁突和关节盘在关节窝内的运动较为复杂 影响髁道斜度的因素较多 因此髁道斜度是多变的 有一定的生理可变范围 15 髁突向前下滑动的动力主要来自翼外肌下头的收缩 咀嚼肌和翼内肌的部分纤维也参与下颌的前伸咬合运动 下颌从前伸位返回时与前伸运动相反 主要由颞肌后束和二腹肌等降下颌肌收缩完成

5、翼外肌上头收缩起稳定关节盘的作用 后退咬合运动的力 颞肌后束和二腹肌等降下颌肌收缩完成 翼外肌上头也收缩以稳定关节盘 16 5 前伸咬合运动正常的标志 双侧髁突运动均匀一致 关节无杂音 颌面部无疼痛不适 运动对称无偏斜 6 后退咬合 前伸咬合的逆运动 17 二 下颌运动的范围及意义 下颌在各个方向上的极限运动称为下颌边缘运动 通常下颌的生理活动并不达到这一边缘运动的边界 而是在边缘运动范围内 18 日常生活中的咀嚼 言语等功能性运动 均包含在边缘运动轨迹的范围内 通常以下颌运动中切点的运动轨迹进行描述 为便于理解 可将下颌运动分解为三维方向 矢状面 水平面和冠状面 上的简单运动 19 为下颌向

6、各个方向所能做的最大范围的运动 代表了下颌 颞下颌关节及其韧带和咀嚼肌的功能潜力 1 边缘运动 envelopeofmotion 20 ICP 牙尖交错位RCP 后退接触位E 最大开口位L 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R 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F 最大前伸位 切点边缘性运动的空间范围 瑞典式香蕉图 21 ICP 牙尖交错位PP 姿势位E 最大开口位L 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R 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E 最大开口位 切点边缘性运动冠状面投影图 22 切点边缘运动轨迹矢状面观 Posselt图 1 后界2 前界3 上界4 功能运动 23 MR 咀嚼运动咬合范围 E 向左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 F 最大前伸位

7、 D 向右侧方咬合运动边缘位 IEC 对刃牙合位 切点边缘性运动水平面投影图 CR 后退接触位 CO 牙尖交错位 24 2 叩齿运动 tappingmovement 25 即使在同一个体 由于咀嚼食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以及咀嚼所处的时相不同 其轨迹的形态均有差异 属于下颌的功能运动 functionalmovement 冠状面上切点运动轨迹呈滴泪状 但存在个体差异 咀嚼运动 3 咀嚼运动 chewingmovement 26 二 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 Thecontrollingelementsofmandibularmovement 27 其中 第 两个制约因素即双侧颞下颌关节是解剖性因素 相

8、对固定 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 对下颌运动的范围和方式有重要制约作用 第 因素也属解剖性因素 可在一定范围内因自然的变化与医源性改变而发生变化 第 因素神经肌肉因素是一个因受牙周 关节囊及关节韧带等多种结构中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作用而灵活多变的因素 28 三 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 一 上行传导路 二 下行传导路 29 大脑皮层 丘脑 基底核团 小脑和网状结构 脑干 下颌运动的神经控制中枢示意图 30 一 上行传导路感受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 三叉神经感觉核 对侧丘脑外侧核三级神经元中央后凹下部来自颞下颌关节 肌梭及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深感觉的传导通路尚不十分清楚 二 下行传导路皮质脑干束内囊膝部 中脑 脑桥三

9、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咀嚼肌 31 32 33 34 开颌反射的神经反射通路示意图 2 开颌反射 35 由于升颌肌活动的突然降低和降颌肌活动升高产生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 3 下颌卸载反射 开颌反射较牵拉反射涉及更多地肌群 是多突触反射 在开颌反射过程中 闭口肌群的活动受到限制 而二腹肌和翼外肌的活动等增强 4 水平颌反射 36 5 牵张反射 stretchreflex 牵张反射是持续缓慢牵拉肌腱时发生的肌紧张 也称为紧张性牵张反射 下颌姿势位时下颌因重力作用有下垂趋势 导致升颌肌纤维受拉伸 其中的肌梭由此而兴奋 发放冲动至脑干 中枢 引起部分 和 运动神经元同时兴奋 37 第七节下颌运动的

10、记录方法 38 1开口度与开口型开口度是指受试者大张口时 上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间的垂直距离 正常约40 60mm 小于40mm为张口受限 正常开口时 下颌直向下后 开口型记录为 没有偏斜 偏摆 震颤或弹跳等异常 一 直接观察法 39 2 前伸和侧方运动前伸运动时 下颌切牙可以向前超过上颌切牙 运动距离约8 10mm 侧方运动时 下颌两侧运动的范围基本相等 下颌切牙近中切点偏移中线的距离大致为8 10mm左右 小于8 10mm为下颌前伸和侧方运动受限 若下颌前伸运动受限或中线偏移 侧向运动的幅度变小或不对称 则为异常 一 直接观察法 40 一 哥德弓描记 Gothicarchtracing 二

11、机械式髁突运动描记 二 机械描记法 41 三 电子仪器记录法 一 切点描记描记点安装在下颌切牙的唇面随下颌运动记录出三维方向上的投影图 然后按照矢状面 冠状面 水平面进行分解观察 三维描记下颌运动中切点的运动轨迹 对咀嚼运动的节律 范围和轨迹形态进行描记 如与肌电图仪联机 可同步记录下颌运动轨迹与相关咀嚼肌的肌电图形 下颌运动不受干扰 精确再现下颌运动 优点 42 切点描记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磁钢式下颌运动轨迹记录仪2 光电传感器式下颌运动轨迹记录仪3 超声波式下颌运动轨迹记录仪 43 二 髁突运动轨迹描记 二 髁突运动描记目前较常用的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为面弓式描记仪 面弓式髁突运动轨迹描记系统 44 前伸和侧向咬合髁突运动轨迹矢状面投影图 1 髁突前伸运动道2 工作侧和非工作侧髁道3 几个重要概念 Fischer角前伸髁道非工作侧髁道 45 小结 开口度与开口型直接观察法前伸和侧方运动哥德弓描记机械描记法机械式髁突运动描记 电子仪器记录法 切点描记髁突运动描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