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515146 上传时间:2017-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清朝官员等级分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清代的爵位制度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一)宗室爵位共分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 、和硕亲王(年俸银万两、禄米万斛u,旧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以下爵位依次减半) 、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 (以上四种是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 入八分 ”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份。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

2、的人,“背壶” 是指车上可以带暖壶, “双眼”是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居住) 、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 、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 、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 、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 (以上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等,仅在年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宗室女子的爵位分别是: 固伦公主:居京师俸银两、禄米斛,下嫁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和硕公主:居京师俸银两、禄米斛,下嫁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郡主:居京师俸银两、禄米斛,下嫁外藩俸银两、俸缎匹;县主:居京师俸银两、禄米斛,下嫁外

3、藩俸银两、俸缎匹;郡君:居京师俸银两、禄米斛,下嫁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县君:居京师俸银两、禄米斛,下嫁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乡君:居京师俸银两、禄米斛,下嫁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六品格格:居京师俸银两、禄米斛,下嫁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俸银两、禄米斛,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俸银两、禄米斛,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郡主额驸:居住京师俸银两、禄米斛,外藩俸银两、俸缎匹;县主额驸:居住京师俸银两、禄米斛,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郡君额驸:居住京师俸银两、禄米斛,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县君额驸:居住京师俸银两、禄米斛,外藩俸银两、俸缎匹。 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一代

4、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其子降爵位为郡王,其孙降爵位为贝勒等。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但因开国军功或特别受宠等原因授封的王爷可以世袭罔替,世代保有王爷爵位的称作铁帽子王,有清一代共有家铁帽子王,分别是礼、睿、豫、郑、庄、肃、怡、恭、醇、庆个亲王和顺承、克勤个郡王。 (二)异姓功臣等爵位 、公爵 、侯爵 、伯爵(上三者超品) 、子爵(正一品) 、男爵(正二品) 、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均分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等级) 、骑都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世爵俸禄为: 一等公岁支俸银两,二等公两,三等公两; 一等侯又云骑尉两,一等侯两,二等侯两,三

5、等侯两; 一等伯又云骑尉两,一等伯两,二等伯两,三等伯两; 一等子又云骑尉两,一等子两,二等子两,三等子两; 一等男又云骑尉两,一等男两,二等男两,三等男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云骑尉两,一等轻车都尉两,二等轻车都尉两,三等轻车都尉两; 骑都尉又云骑尉两,骑都尉两,云骑尉两,恩骑尉两。 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两,闲散侯两,伯品级官两,子品级官两,男品级官两,轻车都尉品级官两,骑都尉品级官两,云骑尉品级官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两,兼支给米斛。 我们比较耳熟的清代异姓功臣中,如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6、,赐号骠勇巴图鲁,授封一等男爵。而且在中华民国初年的军阀、内阁重臣、封疆大吏、社会名流等人中,我们还经常见到这些人的姓名前加有爵号,这是因为他们或世袭、或实封有各种爵号,虽然已改朝换代,但历史的印记或遗老遗少的秉性不能改变的缘故。 清代的公、侯、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没有名字,雍正之后,开始赐予封号,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整个清朝只有人,而且全部都是在乾隆年间,他们是: 、一等诚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满洲镶黄旗人,属于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 、一等诚谋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广庭,满洲正蓝旗人,后改隶正白旗,其父是大学士阿克敦,阿桂本人是乾隆末年的领

7、班军机大臣,与和珅关系不睦,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一等嘉勇忠锐公,姓富察氏,名富康安,字瑶林,满洲镶黄旗人,其父是大学士傅恒,傅恒本人是乾隆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贤皇后)的弟弟,被封为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学士(此职为三殿三阁大学士的最高等级,傅恒死后,就再无人取得过此大学士级别,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傅恒有四子:富灵安(仅获云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富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父死后,承袭一等忠勇公)、富长安(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其监督和珅自尽,却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富康安(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平台湾

8、林爽文乱,进一等嘉勇公;平廓尔喀,加赐一等轻车都尉;前往安南国平乱途中加封嘉勇忠锐公;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王,世袭罔替)。 、一等武毅谋勇公,姓吴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母亲吴雅氏)族孙。 (三)蒙古爵位 清庭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萨克(旗长),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庭的法令和规定处理旗务,接受清庭的监督;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占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官僚,协理旗务。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设佐领一人,辖旗丁人,在札萨克领导下,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

9、人丁;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佐领办理军政事务;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为使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盟设正副盟长各一,每年会盟一次,有固定的会盟地,盟长又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人报请清帝任命兼摄,他只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旗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对各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札萨克与政府的中间人。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在具有任何行政职能。对蒙古的封爵为: 、

10、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 、札萨克台吉、一等台吉(塔布囊)、二等台吉(塔布囊) 、三等台吉(塔布囊)、四等台吉(塔布囊)、固伦额驸、和硕额驸 、郡主额驸、县主额驸、郡君额驸、县君额驸 清朝对蒙古部落的盟旗管理为: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共辖旗。 土谢图汗部旗,属汗阿林盟; 赛音诺颜部旗、额鲁特旗,属齐齐尔巴克盟; 车臣汗部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札萨克图汗部旗、辉特部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旗,为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年从伏尔加河流域

11、东归的旧土尔扈特部在喀拉沙尔(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北裕勒都斯草原的旗,为南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盟长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哩克图汗渥巴锡;在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旗,为北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盟长为乌纳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布延图亲王策伯克多尔济(渥巴锡的堂侄);在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市)境内的旗,为东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盟长为毕锡呼勒图郡王巴木巴尔;在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境内的旗,为西路乌纳恩素珠克图盟,盟长为济尔哈朗贝勒默们图。此外,一同回归的新土尔扈特旗,为青色特奇勒图盟,盟长为青色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部弼哩克图郡王舍楞,划牧于科布多、阿勒泰地区;和硕特部旗,为巴图色

12、特奇勒图盟,盟长为巴图色特奇勒图和硕特部土谢图贝勒恭格,游牧于博斯腾湖畔(今巴州和硕县一带)。上述这些盟分别由喀拉沙尔办事大臣、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管辖,由伊犁将军总理其事。 、游牧于贺兰山麓的额鲁特蒙古。游牧于贺兰山麓、河套以西额济纳的蒙古不属于任何盟、部,清朝称之为“特别旗” 。年月,清政府因阿拉善和硕特兵助清军征噶尔丹有功,设一札萨克,以顾实汗之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之子和啰理(又称额鲁特济农)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为贝勒统之,而后,清庭又授和啰理之子阿宝为和硕驸马,并“赐第京师,命御前行走” 。驻牧额济纳的额鲁特人第一代诺颜阿拉布珠尔是土尔扈特部首领书库尔岱青的曾孙,年封为

13、固山贝子,其父纳扎尔玛穆特是阿玉奇汗的族弟,而阿玉奇是渥巴锡的祖父,年,清庭授其孙罗布藏达尔札札萨克印,额济纳旗正式设立。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年建左翼旗、辉特旗,为赛音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旗、辉特旗,为赛音济雅哈图右翼盟。封爵有汗,王、贝勒、贝子、公,无塔布囊,有台吉。 “格格”包括: 、亲王之女,称为“ 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 、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 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 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贝子之女,称为“ 固山格格”,汉名为“县君” ; 、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为“ 格格”,汉名为“乡君”。 大清朝官员等级

14、分“九品十八级” ,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

15、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