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宋词集大成者.doc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50KB
约3页
文档ID:135035947
北宋词集大成者.doc_第1页
1/3

北宋词集大成者——周邦彦摘要:周邦彦在词史上曾有较大的影响, 是北宋词坛上唯一一位“集大成”的词人他的集大成主要体现在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他吸收了柳永词的铺陈婉约、秦观的工丽雅淡、贺铸之借用典故终熔各家于一炉,合为己用,继而开创清妍和雅、富丽精工的词风,影响一南宋词人并推动了婉约词词坛正宗地位的确立本文将从周邦彦对于柳永等词人词风的继承与创新来证明周的集大成者的地位关键词:周邦彦 清真词 集大成者对于周邦彦的集大成的评价, 除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 “清真集大成者也!”的评述说外,还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所云: “词至美成, 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 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以来, 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亦难出其范围其后, 陈匪石《声执卷上》:“ 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万门户, 清真一集, 几擅其全, 世间早有定论矣王国维称清真词“精工博大” , 推许周邦彦为“词中老杜”《清真先生遗事尚论》 , 也还是从“集大成”这一点上说的一、习柳永之婉约铺陈周邦彦词学柳永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柳永慢词中善于铺叙之法,但又不是直接笼统继承而是在学习柳永铺叙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倡“以赋为词!”。

使之成为清真词的一大艺术特色对于这一点有人曾评价道过如:蔡嵩云《柯亭词论》在论及清真词与柳永词关系时,说到:“ 周词渊源, 全自柳出其写情用赋笔, 纯是屯田家法”又如,夏敬观《手评乐章集》则云: “耆卿写景无不工, 造句不事雕琢, 清真效之故学清真词者, 不可不读柳词耆卿多平铺直叙, 清真特变其法, 一篇之中, 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 大成于清真二者所评,都是指明周邦彦对于柳永的铺陈写法的传承与发展二是学习柳永的词风,即婉约词,其多写男女之情的艳情于男女情爱相思相恋的描写中,使创作主体对其独特的审美体验与心灵感受进行抒发,以达到情理合一的艺术境界但周词又不像柳词那样一泻无余, 而是带有一种含蓄蕴藉, 缜密典雅的感觉, 并推进柳永所提倡“化俗为雅”的审美追求如:《浪淘沙慢》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欲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这首词是怀人之作。

全词共分三叠,上叠主要是追叙离京时玉人折柳相送的温柔与伤感之景并且交待分别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人物昼阴”、“霜凋”、“雾隐”,说明是在一个秋天雾气很浓的早晨,在“城蝶”女子“掩红泪”、“玉手亲折”,把情人亲自送走了中叠描写分别后两人依依遥望的孤寂冷清与相思之苦,“地”是那样遥“远”,“天”是那般广“阔”,而情人却奔向那“露冷风清无人处”万事难忘”,“惟是”那场“轻别”不易被忘这时只有“断云”、“残月”陪伴自己度过这孤独凄清的寒夜下叠写离别后的怀念与苦闷夜不寐,茶、酒无味,“恨春去”,“弄夜色”,离情相思意难绝本词时间跨度很大,第一叠与第二叠都是写秋时之景,属于过去式第三叠写的是现实的眼前之景,是现在时而作者通过回忆、想象与描述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结合在一起,感情却如同贯珠,一气流走,且层次丰富、曲折回环、变化多样在表达情感是不是直接宣泄而是通过写景记事含蓄的表达出来除了上诉词外还有《兰陵王》《金陵怀古》《苏幕遮燎沉香》等二、鉴贺铸之善运诗典贺铸是北宋时一位十分独特的词人, 其《东山词》不但由于其词中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而成为宋词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且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善于从唐人诗句中吸取精华, 以为己用。

《全宋词》贺铸的283首词作中, 共化用了唐代78位诗人的270首诗其中多为李商隐杜牧,白居易、李白等人的诗句周邦彦学习《东山词》化用诗句手法的但却比《东山词》更加的精细,更加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且将化用唐人诗句的方法发展为一种作词的手法, 丰富与拓展了宋代词学的艺术领域, 使之成为其集大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周邦彦现存的186首词中, 共化用了56位唐代诗人的208首诗其中杜甫、李贺、李商隐、杜牧、白居易的运用较多如:《霜叶飞》露迷衰草疏星挂, 凉蟾低下林表素娥青女斗婵娟, 正倍添凄悄渐飒飒、丹枫撼晓横天云浪鱼鳞小似故人相看, 又透入、清辉半饷, 特地留照 迢递望极关山, 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凤楼今夜听秋风, 奈五更愁抱想玉匣、哀弦闭了无心重理相思调见皓月、牵离恨, 屏掩孤颦, 泪流多少此词共有三处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且皆为李商隐之诗具体为: (一) 素娥青女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二) 丹枫撼晓: 李商隐《柳诗》: “动春何限叶, 撼晓几多枝 (三) 屏掩孤颦: 李商隐《燕台诗秋》: 云屏不动掩孤颦, 西楼一夜风筝急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 雨肥梅子, 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 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 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 黄芦苦竹, 拟泛九江船如社燕, 飘流瀚海, 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 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 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 先安簟枕, 容我醉时眠此词共用了五位唐代诗人的诗典具体为(1)“风老莺雏”:杜牧《赴京初入汴口》“风蒲燕雏老”(2)“雨肥梅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红绽雨肥梅” (3)“ 午阴嘉树”: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日午树阴正”(4)“衣润费炉烟”与“黄芦苦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5)“且莫思身外, 长近尊前”:杜甫《漫兴九首》“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 和杜牧《张好好诗》“身外任尘土,尊前极欢娱”(6)“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与“ 容我醉时眠”: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我醉欲眠卿且去”之句和杜甫《陪王使君》“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从上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周邦彦化用诗典之密,实非贺铸可比周词在运用了如此多的典故之后并没有使人感到杂乱,而是给人一种博学厚重之感让人回味无穷让人不得不赞叹他的文学功底之深厚更使人赞叹的是他可以在一首词中只用一位诗人的多句诗歌。

在周邦彦词中诗句的化用达到了水乳交融, 了无痕迹的地步,几乎都成为了天生好言语!三、对秦观语工而入律的发展在北宋词人中, 秦观《淮海词》是明清词论家公认的婉约词的代表作, 而他本人亦被称作“今之词手”明季张綖《诗余图谱》曾云: “词体大略有二, 一体婉约, 一体豪放如秦少游之作, 多是婉约, 苏子瞻之作, 多是豪放大约词体以婉约为正, 故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且对周邦彦清真词产生与发展有着深深的影响其中尤以秦观《淮海词》的语言工丽淡雅, 言律谐和的词体审美要求,对周邦彦清真词创作想的影响最为明显 使其在作词中善于精雕细刻,征辞引类、使事用典,并将二者的结合, 形成缜密典丽、富艳精工的语言风格如《六丑》正单衣试酒, 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 春归如过翼, 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 夜来风雨, 葬楚宫倾国钗细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 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 时叩窗槅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 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 似牵衣待话, 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 向人剞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 何由见得这是一首典型的 “词人之词”全词极尽雕琢, 借花惜人惜时, 且铺陈之中以人来喻花, 层层深入, 并在典故之中加入比喻,使其传情,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深婉曲折之势。

如“夜来风雨, 葬楚宫倾国”的“葬”, “钗钿堕处遗香泽堕!”中的“堕”, 以及“静绕珍丛底”中的“静绕”一字一词无不体现出作者的精雕细琢夜来风雨, 葬楚宫倾国!” 来自韩偓《哭花》“若是有情争不哭, 夜来风雨葬西施!” “葬楚宫倾国”出自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等可以看出作者用典之功深厚全词给人一种典雅缜密、富丽精工之感四、融合纵家自成一体周邦彦《清真词》在深入学习了柳永的词人优秀的写作手法之后,结合自身实际与喜好自成一体就其风格大致而言, 虽以婉约为主, 但却是众体皆长, 各具特点实为婉约词之正宗在北宋词坛上, 被后人称为“婉约词之正宗者”, 总的来讲,周邦彦的词, 既沉郁顿挫、富艳精工, 又平淡谐婉, 疏朗浅近;既含思凄惋、缠绵深婉又曲雅秀美、清新自然正是因为如此, 故清真词深得当时与后世词人的赞赏, 影响广泛, 而且还因此获得了“词之圣者”的高度称誉参考文献:《周邦彦词的历史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张代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周邦彦——北宋词之大成》 曹凡 浙江传媒学院《论周邦彦与北宋词坛》 王辉斌 襄樊学院学报《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