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17844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2、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3、理解体验设问句的作用。4、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发展。【学习重点】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课前复习】 检查作业,交流分享搜集的资料。名言: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塞缪尔约翰逊)好奇心早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仕)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哪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具大价值的发明创造。(陆登庭)锲而舍之,朽木

2、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课堂学习】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开头部分,本文怎么开头?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2、阅读4-8自然段,回答:“我对此完全赞同”的“此”指什么?为什么“对此完全赞同”?作者是如何解释的?作者是如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3、阅读9-13自然段,回答:拥有创造力的人和没有创造力的人有什么区别?区分拥有创造力和不拥有创造力的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合作探究释疑】1、本文四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自然过渡的?对于写作而言,你得到了怎样的有意义的启示?(提示:注意过渡性的词语和句子,并说出它们的作用)2、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

3、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请选择一则格言作为论据,写一段文字来论证上述语段中的观点。【知识拓展】请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伟人介绍给大家。【课堂反馈】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一只老鸭带三只小鸭的图画。问: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幅画吗?【文海拾贝】创造性思维的故事:怀炳和尚捞铁牛公元1066年,我国宋朝英宗年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将两岸岸边用来拴住铁桥的每个1万斤重的8个铁牛,也冲到了河里。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重建浮桥,需将这8个大铁牛打捞上来。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府衙为此贴了招贤

4、榜。后来,一个叫怀炳的和尚揭了招贤榜。怀炳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和反复思考,指挥一帮船工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捞上了岸。怀炳提出的办法是,在打捞的那一天,他指挥一帮船工,将两条大船装满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时在两条船之间搭了一个连接架。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后,他叫人潜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绳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绑在铁牛上。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紧绳子,一面将船里的泥砂一铲一铲地抛人河中。随着船里泥沙的不断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起。当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泥沙中的铁牛便逐渐浮了起来。这时,通过船的划动,很容易地就能把铁牛拉到江边并拉上岸。如此反复进行了8次,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打捞到了岸上。怀炳的打捞情景的设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