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15906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一、单选题:共17题1下列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中,能量最低的是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根据电子排布的三大原则,A选项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故A错。C选项违反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故C错。D选项违反洪特规则,故D错。故该题选B。 2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4,则该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总数为A.17B.18C.19D.2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4,则该基态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式为1s22s22

2、p63s23p63d104s24p4,每个能级字母前的数表示电子层数,所以该元素含有4个电子层,根据电子云的空间形状可知,每个能级包含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所以该元素含有8个能级,18个轨道,故该题选B。 3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K、Na、LiB.N、O、CC.Cl、S、PD.Al、Mg、Na【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半径和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比较。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故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大,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顺序为C、O

3、、N,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处于全充满或半充满的轨道中的电子稳定性强,相应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应该是C、O、N;故B错。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大,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顺序为P、S、Cl,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处于全充满或半充满的轨道中的电子稳定性强,相应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应该是Cl、P、S,故C错。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顺序为Na、Mg、Al,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但处于全充满或半充满的轨道中的电子稳定性强,相应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第一电离能

4、逐渐升高的顺序应该是Na、Al、Mg,故D错。 4若将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x23py1,它违背了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能量最低原理D.洪特规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若将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x23py1,它违背了洪特规则,正确的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x13py13pz1。 5下列各组顺序不正确的是A.微粒半径大小:S2ClFNa+Al3+B.热稳定性大小:SiH4PH3NH3H2OHFC.熔点高低:金刚石石墨食盐干冰碘晶

5、体D.沸点高低:NH3AsH3PH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半径的比较、热稳定性比较及熔沸点的比较和氢键。Na+、Al3+、F-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有2个电子层,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则有:F-Na+Al3+,S2、Cl-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有3个电子层,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则S2Cl,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S2ClFNa+Al3+,故A正确,不选。非金属性FONP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稳定性是SiH4PH3NH3H2O金刚石食盐碘晶体干冰,故C错,选C。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砷化氢和磷化氢,故D正确,不选。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6、BF3NCl3H2OBeCl2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或离子中键角的大小比较。BF3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都用来形成共价键,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NH3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3,H2O为V形,键角为104.5,为正四面体,键角为10928,BeCl2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都用来形成共价键,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2,为直线形,键角为180,所以键角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故该题选B。 7下列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而且是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B.CH4C.C2H4D.C2H5Cl【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极性、键的极性的判断。二氧化碳为极性键

7、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不存在非极性键,故A错。甲烷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键,故B错。乙烯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平面型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一氯乙烷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是其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故D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键是由两个p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B.键是镜面对称,而键是轴对称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键而乙烯分子中含键和键D.H2分子中含键,Cl2分子中含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键、键的区别。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键而乙烯分子中含5个键和1个键,故C错。键是轴对称,而键是镜面对称,故B错。键是由两个p电子以“肩并

8、肩”方式重叠而成,故A错。H2分子、Cl2分子中含的都是键,故D错。 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PCl5C.HClD.CF2Cl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结构。BF3中B元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3+3=6,B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F元素化合价为-1,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F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A错。PCl5中P元素化合价为+5,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5+5=10,P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B错。HCl中H元素化合

9、价为+1,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1+1=2,H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H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C错。CF2Cl2中C元素化合价为+4,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4+4=8,C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1,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Cl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F元素化合价为-1,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1+7=8,F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故D正确。 10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A.Co(NH3)4Cl2ClB.Co(NH3)3Cl3C.

10、Co(NH3)6Cl3D.Co(NH3)5ClCl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配合物的知识。配合物中阴离子(氯离子)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配位原子不和银离子反应,Co(NH3)4Cl2Cl中有阴离子为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A错。Co(NH3)3Cl3中没有阴离子氯离子,所以不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正确。Co(NH3)6Cl3中有阴离子为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C错。Co(NH3)5ClCl2中有阴离子为氯离子,所以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错。 11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A.乙烯B.二氧化

11、碳C.二氧化硫D.氢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相似相溶原理,难度不大,注意相似相溶原理的使用范围。相似相溶原理是指由于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乙烯、二氧化碳和氢气都是非极性分子,二氧化硫属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水属于极性溶剂,所以极性分子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故C正确;故选:C。 12CH3COOH分子中-CH3及-COOH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是A.sp3、sp2B.sp3、spC.sp2、spD.sp2、sp3【答案】

12、A【解析】本题考查了杂化方式的判断。甲基碳原子含有4个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用sp3杂化,-COOH中碳原子含有3个键,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用sp2杂化,故该题选A。 13几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所示晶胞从左到右分别表示的物质正确的排序是A.碘、锌、钠、金刚石B.金刚石、锌、碘、钠C.钠、锌、碘、金刚石D.锌、钠、碘、金刚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晶胞的知识。第一种晶胞为体心立方堆积,钾、钠等金属采用这种堆积方式,第二种晶胞为六方最密堆积,镁、锌、钛等金属采用这种堆积方式,组成第三种晶胞的粒子为双原子分子,是碘,第四种晶胞的粒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金刚石,故该题选C。 14下列有关分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叙述中,正确的是A.H2ONaClBaOCaOB.NaClKClCaOBaOC.CaOBaONaClKClD.CaOBaOKClNaCl【答案】C【解析】静电引力与微粒的带电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先比较同类的物质的熔点NaClKCl,CaOBaO。再比较BaO和KCl带电荷和核间距可知BaOKCl。 17某晶体的部分结构为正三棱柱(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微粒数目之比为A.3:9:4B.1:4:2C.2:9: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