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0学年中考生物认识生命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13876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2020学年中考生物认识生命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清远市2020学年中考生物认识生命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清远市2020学年中考生物认识生命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清远市2020学年中考生物认识生命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清远市2020学年中考生物认识生命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2020学年中考生物认识生命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2020学年中考生物认识生命单元练习 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中考生物练习(一)(第一单元:认识生命)中考知识提纲: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2、认识生物(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特征: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新陈代谢(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本质特征):是生物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除废物。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

2、代谢、有应激性、生长、繁殖(蜻蜓点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列举说明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

3、脂肪厚;旗形树等;还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举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5、列举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阐明探究的一般过程;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调查。实验是研究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生物圈的范围为 (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2、目前世界上有菊2万至2.5万个品种。决定菊

4、品种繁多的根本原因是( ).不同品种的菊遗传物质不同 .不同品种的菊生存环境不同.不同品种的菊遗传物质相同 .不同品种的菊生存环境相同3、在生物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有水分和无水分 .有阳光和无阳光 .有空气和无空气 .温度和湿度4、下列特征,不属于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是 ( ).都具有应激性 .都能繁殖后代 .都由细胞构成 .都能进行新陈代谢5、下列能说明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是 ( )A、生物的家族中有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疲于病毒等B、狗有很多品种 C、生物界中约70%以上是动物D、种类繁多的生物要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6、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这说明生物具有 ( ).

5、生长现象.应激性.繁殖能力.新陈代谢7、一株水稻结了许多种子。这属于生物的哪项特征? ( ).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8、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这属于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9、山坡阳面的玉米生长情况比阴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新鲜 B、温度高 C、阳光充足 D、水分多10、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水 .空气 .温度.土壤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阳光.水.温度.湿度12、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

6、适应环境的例子 ( ).缺氮时植株矮小 .秋末有的树木纷纷落叶.蝗虫具有保护色 .鹿、兔遇到敌害时快速奔逃13、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蚯蚓改良土壤 .森林净化空气.沙漠变绿洲 .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 ( ).一块草场 .沙漠 .生物圈 .羊群15、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 ).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作出假设 .分析实验现象16、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

7、发等原因,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条件决定人口数量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17、秋天凋落的枯叶之所以不是生物,主要原因是 ( )A、它已经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了 B、它已经不能再生长了C、它已经没有绿色了 D、它已经不能再繁殖了18、生命科学在宏观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生理 B、生态学 C、遗传学 D、进化论19、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生命现象 B、生理 C、遗传和变异 D、结构20对于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 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

8、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21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D温度 C气体 D盐度22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23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大气24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25下列这些相互关系中,属于寄生现象的是( ) A一只鸟在树上筑巢 B蝙蝠给仙人掌传授花粉 C蚊子吸人血 D血吸虫在人体内生活26沙漠里的一种鼠白天躲在洞里并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

9、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鼠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 B鼠类捕食行为的一种方式 C鼠类白天在为繁殖工作作准备 D鼠类对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27北极熊体色为白色,这是它对环境的( ) A影响 B适应 C改变 D影响和适应28下列实例哪项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企鹅、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们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D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后就会死亡29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B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D蚂蚁搬家30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

10、,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 A都能适应环境 B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1被称为“地球的肾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32葫芦藓只能生长在背阴、潮湿的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33松、杉、小麦等植物在强光下生长得好,人参、三七等植物在弱光下生长得好。对此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空气 D土壤34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从中可以得知,稗和

11、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35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36(2020济宁)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现此生理现象是下列哪种生态因素造成的(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37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阳光因素影响的是( ) A鱼类的季节涸游 B仙人掌的叶刺 C变温动物的冬眠 D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38苹果在北方生长得很好。在南方生长得不好,其主要原因是 A温度 B湿变 C空气 D土壤39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沙漠鼠夜晚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秋天大雁由北方飞向南方越冬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40沙漠植物胡杨的根可伸到地下数米深,并且叶片很小与此有关的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 C营养物质 D水分41什么方法的运用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 A调查法 B. 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4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