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993796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家庭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醋挥发B西瓜腐烂C煤气燃烧D铁锅生锈2下列用途只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作灭火剂B制碳酸饮料C人工降雨D参与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3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放块状固体B读液体体积C闻气体气味D给液体加热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氯化钠D金刚石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葡萄酒C水

2、银D澄清石灰水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氢气+氯气氯化氢7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的碳14含量来推测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核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C电子数为

3、6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9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撤去酒精灯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给装入药品的试管加热收集气体撤出伸入水中的导气管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ABCD10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倡导良好的消费习惯小明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去超市购物,用布质购物袋B网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C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D外出就餐,超量点菜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11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蒸发皿B量筒C烧杯D燃烧匙12下列

4、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的微粒其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稳定的微粒其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负电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离子也不变D原子可转变为离子,但离子不可转变为原子1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15为鉴别分别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A将气体通

5、入水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三、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1)蒸馏水属于(填“软水”或“硬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常用试剂(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填字母)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过滤 D蒸馏(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写名称,下同),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最小微粒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4)鉴别水和过氧化氢分别用试管取少量,然后分别加入一种试剂振荡,观察将它们鉴别出来,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它们化学

6、性质不同的原因是17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是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则:(1)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甲;乙;丙;丁(2)甲与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丙与石灰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常用来检验或证明1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红磷后,并立即迅速伸入集气

7、瓶内,塞紧橡皮塞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3)若将红磷换成木炭且不改变其它药品和装置,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理由是(4)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5)某课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知道五氧化二磷是一种有毒物质,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然后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总体积理

8、论上应该减少约mL(保留整数)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该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任写一点)19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2)如果用高锰酸钾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错误是,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不小心将少量药品沾到皮肤上,用水洗涤后仍留下褐色斑点,这说明高锰酸钾对皮肤性(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若选择装置H收集氧气(H中原来是空气且正放),则气体从管(选填“c”或“d”)进入,证明该装置中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4)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9、制二氧化碳并要求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5)图中D装置比B装置多用一支小试管,D装置的优点有可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节约药品 可形成液封防止漏气20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由加碘盐的保存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个化学性质,炒菜时应该(“在开始”或“出锅时”) 加入碘盐效果较好由加碘盐的保存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个物理性质;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家庭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醋挥发B西瓜腐烂C煤气燃烧D铁锅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醋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

11、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用途只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作灭火剂B制碳酸饮料C人工降雨D参与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二氧化碳气体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A错误;B、二氧化碳溶于水

12、属于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B错误;C、制干冰是利用了二氧化碳易变成固体这一物理性质,故C错误;D、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没利用物理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要求平时注意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放块状固体B读液体体积C闻气体气味D给液体加热【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

13、取用试管要平放,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的竖起来进行解答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试管要平放,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的竖起来,故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氯化钠D金刚石【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