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993060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苏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都有四个选项,选出其中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2分,共40分)1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非非。判断是非的依据是()A个人主观兴趣、愿望和好恶B法律和道德的要求C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D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分析】本题属于“看社会,辨是非”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社会中有是非善恶,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明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正确对待是非善恶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要明辨是非善恶就要做到心中有一把“尺”,看其是否道德和法律的要求,B既正确又符合题意,ACD观点错误,排

2、除故选B【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怎样正确对待是非善恶,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2下列不符合有教养的人的基本要求的是()A讲文明,懂礼貌,态度和蔼B大度,守时守约,谈吐文雅C懂得尊重别人,富有同情心D不拘小节,不在乎交谈技巧【分析】本题属于“学会交往天地宽”,需要在掌握交往的重要性,互联网交往,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本题是一道反向选择题,下列不符合有教养的人的基本要求的是D项入选而讲文明,懂礼貌,态度和蔼;大度,守时守约,谈吐文雅;懂得尊重别人,富有同情心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ABC项不能入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掌握交往艺术

3、,提高交往能力,要正确读材料展现的内涵,与材料无关的选项要排除3如图漫画中的人()A做到了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的有机统一B具有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C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D做法不正确,但可以原谅【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致的,公民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解答】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应具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做到到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的有机统一漫画中的人只想多享受权利,不愿多履行义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做法是错误的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为漫画形式出现的选择题,关键是抓住漫画中的言行

4、,掌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致的进行分析解答即可4法律可以严禁遗弃老人的行为,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孝敬老人。这句话告诉我们()A道德的作用大于法律B道德调节一切思想和行为C法律对部分成员有约束力D法治和德治必须要相结合【分析】该题考查法治和德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过程中搞好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解答】遗弃老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不孝敬老人是不道德的行为故我国的治理必须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故选项D符合题意;A说法不正确;B说法太绝对;C说法错

5、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故选D【点评】对于这个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这个地方有一个混淆点那就是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区别5李某多次恶意拨打“110”,被处以罚款和警告处分。李某的行为主要危害了()A正常常的经济秩序B社会公共安全C正常的公共秩序D公民财产安全【分析】本题考查遵守公共秩序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判断,李某多次恶意拨打“110”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与判断能力,难度一般牢记教材知识即可正确作答6“做贼偷葱起,贪污揩油起

6、”,中国这句老话告诫我们()A要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B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制裁C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导致刑事犯罪D有违法行为的人可能改过自新【分析】本题属于“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不良诱惑的内容,危害以及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遵纪守法,防微杜渐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预防违法犯罪,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所以正确答案选A其中BD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遵纪守法,防微

7、杜渐,在此基础上即可做出选择7下列选项中哪两部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A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B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C宪法;刑法D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分析】本题考查宪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宪法是普通法的立法基础,普通法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被称为母法【解答】下列选项中哪两部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宪法与刑法所以C符合题意,ABD错误,都与题干不一致故选C【点评】认清题意“母法与子法”对选项排查即可8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最主要特征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人民具有普遍约束力D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由国家的强

8、制力保障实施【解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最主要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为没有强制力做后盾、法律等于零所以B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CD表达不严密,应该是全体公民与全体社会成员,故选B【点评】审清题意“最主要特征”对照选项、仔细排查即可9违法行为是指:()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会受到舆论谴责的行为。ABCD【分析】该题考查违法行为及其种类;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三种: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犯罪(刑事违法)行为【解答】依据课本内容,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

9、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故符合题意;错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识记违法行为的含义不难作答10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C健全我国的国家制度D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分析】本题考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解答】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A符合题意,BCD都与题意不符,被排除;故选A【点评】审清题意“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对照选项、仔细排查即

10、可11下列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是()A宋强在选举乡人大代表B小明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C企业老板王军依法纳税D李小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法律的涵义,我国法律重要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的区分其中A项选举人大代表属于选举权符合题意B项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都在属于义务,C项依法纳税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D项依法服兵役同样是义务故选A【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中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重点知识,并学会

11、分析运用(4分)(2016春靖江市期末)2016年3月15日,315晚会刚刚播出,北京食药监局就立即行动,查处了通州“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据央视记者实地调查发现,“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进驻,餐馆老板娘咬开火腿肠直接放到炒饭中,厨师尝完饭菜再扔进锅里据此回答1213题。12“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 知悉真情权 公平交易权 自主选择权。ABCD【分析】此题旨在考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自主选择权等【解答】依据题干材料,“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引导商家

12、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进驻,餐馆老板娘咬开火腿肠直接放到炒饭中,厨师尝完饭菜再扔进锅里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 知悉真情权 公平交易权;故选项符合题意;与自主选择权无关;故选A【点评】解答该题需要识记并认真区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13作为消费者,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你可以向下列()部门提起诉讼。A消费者协会保护委员会B公安机关C劳动仲裁机关D人民法院【分析】本题考查公、检、法的关系公安是我国的社会治安机关,法院负责审判、劳动仲裁机关处理合同纠纷事件;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的矛盾纠纷【解答】作为消费者,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你可以向:人民

13、法院提起诉讼因为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所以D符合题意,ABC都与题意不符,故选D【点评】区分公安、法院负责审判、劳动仲裁机关及消费者协会的不同职责14下列语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人不为己,天诛地灭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分析】题目考查的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解答】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选项A、C

14、涉及到景物描写和愉快的心情,选项B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选项D是民族大义和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体现,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各选项的内涵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再结合具体的选项即可解答本题1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在我国()A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B已经不存在民族差别问题C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消除D各民族团结友爱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分析】本题属于“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以及青少年如何做,国家采取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民族问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各民族人民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已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团结友爱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故D正确;在我国,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民族发展仍不平衡,而且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仍然存在,因此应排除B、C两项以及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故选D【点评】课本中的民族团结有多种内容,材料中体现了课本的观点,要仔细分析得出结论16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孝亲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