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生命教育.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4945542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幼儿生命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幼儿生命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幼儿生命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幼儿生命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幼儿生命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幼儿生命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幼儿生命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幼儿生命教育北海市第二幼儿园 覃艳群 内容摘要: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而且青少年自杀、杀人的年龄层次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其心态却越来越不在乎。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家庭、学校教育奉行成绩至上原则,对学生生命关注不够密切的关系,更与社会大环境价值准则的迷失与暴力文化的泛滥直接相关。一桩桩血的教训和青少年暴力、自杀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我们引导幼儿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要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同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促进幼儿生命教育的全面开展,重

2、视安全意识的培养,为生命教育奠定基础。此外,适当的挫折教育是生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关键词:试论 幼儿 生命 生命教育 珍爱生命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物)生命的暴力。比如: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浓硫酸伤熊事件、天津医科大学生马晓明杀亲案件、云南大学马加嚼杀人事件。二是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自杀。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的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不难看出,暴力事件的两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必然相伴着对他人(物)的生命的轻视;对自己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视他人(物)的痛苦。而且青少年自杀、杀人的年

3、龄层次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其心态却越来越不在乎。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家庭、学校教育奉行成绩至上原则,对学生生命关注不够密切的关系,更与社会大环境价值准则的迷失与暴力文化的泛滥直接相关。在这种糟糕的氛围中,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压抑的情感总有一天会以不可预料的形式发泄出来。幼儿期的孩子对生命的认识同样受到强烈的冲击,一些暴力色彩过重、张扬个人英雄主义的书籍和动画片,扭曲了幼儿的心灵,在一些虚幻色彩过浓的网络游戏中,人即使被打成烂泥仍能复活;而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暴力玩具也越来越紧俏。幼儿受此影响,不自觉地对生命产生轻视,甚至难以明了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

4、,使他们本来就不甚明朗的生命观更加混沌。一桩桩血的教训和青少年暴力、自杀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我们引导幼儿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以上在六岁前培养成功”。而幼儿情绪情感正处于“冲动性、易变性、受感染性”时期,揭示了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情绪、情感的关键期。此外,幼儿已开始注意“我、亲人、老师、同伴”的生老病死,花草树木的升华凋敝,在观察中,在与成人、同伴的交往中,幼儿不可避免的对诸如“我是怎样来的”、“死是怎么回事”、“花儿为什么谢了”等等问

5、题产生疑问,这均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契机。那么,如何更好,更全面的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呢? 一、理解幼儿生命教育的内涵 幼儿生命教育,主要是一种对人之诞生、成长、发展,对自然之起源、演变的人文探究;一种对“生”之灵动的体验,对生命之爱、敬、畏、惜的涵养和向生活的回归。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用仁慈、恳切和同情的态度来对待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身上体现着生命的伟大和美”。事实上,初生儿已经对自我以外的生命体表现出难以言喻的亲和力,婴儿对世界上的感知、依恋是借由对生命的特定的人(如:母亲、父亲)产生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首先是一个生命体,而后才是智慧体”这一关

6、系,而目前的教育现状似乎将这一关系倒置了,部分成人急不可耐地用冷冰冰的知识把幼儿包装起来,漠视一颗颗纯洁幼小的心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向往。于是不难看到,学习的压力、攀比的心态、人格贬低压力已侵蚀到幼儿园这片诗意、纯洁的净土;那种对生命的无暇顾及和汲汲营营的心态正在侵入幼儿纯洁的心灵。这种错位的认识、错位的教育是一种恶性循环,将导致更多、更可怕的伤害生命的暴力事件。在此意义上,幼儿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生命教育不仅是对幼儿童真的拯救、对幼儿做出一个真正的引导、让幼儿学会珍爱、保护自己的生命、引导他们尊重和珍爱大自然和其他生命体,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得到生命的尊严与幸福,从而欣赏、悦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7、。因此,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兴趣,通过讲述有关生命形成、繁衍、对生命保护和关爱的小故事,感动幼儿,激励他们去热爱、保护生命,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把所感所想与老师、同伴及父母分享,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把爱和敬升华为信念;带领幼儿融入大自然,感受生命生长的奥妙,感受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引导幼儿阅读健康易懂、形象直观的童书,在阅读中感受生命和活力、生活的美好、自然的神奇,使幼儿情不自禁将书中的小主人公比照自己、幻化为自己,自觉地将知、情化为日常的行。二、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在幼儿生命意识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幼儿不仅生活在一个与之互动的社会环境里,而且还生活在一个与他息息相关的

8、生态环境中,他们是环境中的生命个体,他们力图理解周围世界。他们的学习特点告诉我们:幼儿的自主学习不是自发的,是需要环境支持的。生活中任何环境都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融入班级、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时,无比宽广的探索天地,就会使他们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生活经验也随之不断丰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生命教育中紧密联系、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一)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感受“生命”与“爱”的共存情感教育是生命意识启蒙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良好的积极情感态度是幼儿后继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幼儿情感发展的摇篮。1浓厚的幼儿园生命教育氛围首先,教师是生命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接受教育的学习者,幼儿园必须树立“以

9、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面前,倡导“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园风;树立典型,以弘扬正气,形成爱岗敬也、求实严谨的良好教风;弘扬“甘露滋润大地、师爱哺育孩子”的师德,深入认识生命课程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发出“光”和“热”。其次,牢牢抓住“人”这个核心因素,以信任和理解为出发点,倡导“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观念,倡导“待人以诚、我为人人、克己奉公”的人际关系;教师坚持“用爱去扣开孩子心灵的窗户、用手撑开孩子遐想的翅膀”的教育思想;师生团结一致,内外协调,积极创设亲、和、爱的人际氛围,营造“爱”的家园。2互动开放的关系和活动互动开放的活动,实现

10、教育资源共享,扩展幼儿感受生命的平台,为幼儿提供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幼儿可主动选择、主动探索、主动交流,充分体现对生命个体的尊重。3协调互助的家园关系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办好家长委员会、开家长会、创设家长园地、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等,积极宣传生命教育课程,使家长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使家长能够对有关“生命问题”的疑惑向孩子做出正确的解答,能根据幼儿心理发育阶段,以其关心的事情为基础进行生命教育及性教育,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家园步调一致、协调统一。(二)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体验生命的多彩与乐趣中国幼儿教育的开拓者陈鹤琴曾说道“幼儿的发展通过各种刺激,刺激就是从环境中来

11、,怎样的环境,就有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和发展”,“孟母三迁”的历史佳话,也深刻反映环境对幼儿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各具特色的教室环境教室环境创设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和系列活动呈现出来,在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小世界里,孩子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感受生命的奇妙、生命的独特和生命的伟大。2充满生命气息的公共环境幼儿园是孩子的乐园和花园,环境的美不仅能让幼儿感受生命的美好,还能陶冶情操。创设多姿多彩、展示生命力量的幼儿园环境,让幼儿走到每一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作品展示区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和骄傲,童话世界向孩子诉说着生命的故事3丰富广博的社会环境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社

12、会环境因素对幼儿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中传媒的影响、大人们一举一动的影响,都会对幼儿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产生影响。带领幼儿走进社会,亲近大自然,开阔视野、拓展生活和学习空间,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三、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将安全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要使孩子做到珍爱生命,首先得树立安全意识。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谈及如何去爱惜生命。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有“交通安全”

13、、“饮食安全”、“用药安全”、“玩具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着装安全”、“保健自助”等等。如何把这些简单的安全防护知识教给幼儿,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1环境教育法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还可以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资料,创设“警察岗亭,公共汽车,救护中心,消防大队”等区角,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

14、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2活动体验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技能。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趣味游戏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向幼儿训练安全自救的技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救技能训练。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4日常渗透法通过一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午餐、散步、盥洗、户外活动等,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5随机教育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

15、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偶发的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6家园互动法家园密切配合进一步深化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四、适当的挫折教育是促进幼儿珍爱生命的有力保障“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孩子的可贵可想而知。也许正因为如此,当今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不让孩子委屈着;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即接受最好的教育,目标只有一个考上大学。长辈们对独生子女爱宠有加,使孩子们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家长们也尽量不让孩子遭受挫折。研究人员对一些地区的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孩子的心理素质呈降低趋势,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有的孩子甚至因为一些

16、小挫折就发生心理扭曲。如: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学生徐力因为没考前十名,遭到母亲的训斥,他觉得委屈和压抑,就拿起榔头将母亲活活砸死。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挫折教育目前还没有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对孩子进行系统教育没有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对孩子的素质教育还停留在诸如让学生学习书法、绘画、音乐、多读文学书籍,增强动手能力等方面,而缺少增强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可以说,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越高,越好强上进,就越容易敏锐的感受到挫折。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