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文章知识课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4880889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文章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文章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文章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文章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文章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文章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文章知识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安佳源中心广场样板区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5三、应急预案的方针与目标原则5四、危险源范围分析辨识51、危险源辨识62预防控制措施8五、应急救援预案部署91、应急预案实施机构92、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名单93、应急组织成员职责104、应急资源准备12六、突发事故处理程序13七、应急救援方案141、工程意外事故应急预案142、卫生事故应急预案183、危险品仓库应急预案194、火灾应急预案205、消防预案226、防台防汛应急预案247、高空防坠应急预案258、触电事故应急预案259、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710、机械事故应急预案2811、突发停电应急预案281

2、2、房屋出现险情时的应急方案3113、降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裂纹应急方案3114、周围建筑物管线沉降超标应急方案32八、预防演练32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1.3.1 基本信息(1)工程名称:长安佳源中心广场样板区工程(2)建设单位:海宁市佳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浙江中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浙江禾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嘉兴大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6)建设地点:海宁长安镇,北靠开元路,南接长安路,西临东桥浜,东临健康路(7)结构形式及层数:1#楼、2#楼均为框架4层;地下室框剪 地下一层。(8)建筑面积:其中1#楼建筑面积约为7633.99,地下室面积:22

3、06.60,地上面积5427.39。2#楼建筑面积约为12050.16,其中地下室面积:3491.47,地上面积8558.69。1.3.2 工程地貌及周边环境本工程地质情况详见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海宁市长安佳源中心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周围工程地质报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2层、粉质粘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粘土1层、粉质粘土2层。地下水位高程在3.33.9m之间,属孔隙潜水型,各勘探孔稳定潜水位平均标高为3.5米。本工程地下车库建筑基坑开挖深度在5米以内。因此一般在隔水层未被破坏完好情况下,场地微承压水和承压水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1.3.3 建筑设计一)

4、1#楼:1#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7633.99,类型为乙类建筑,类别为商场或书店。本工程设计耐火等级为地上为二级地下为一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裂度为6度,屋面和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火采用结构全面断面的防、排水设计,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底板、顶板墙管、预侧墙附加防水层,背水面作水泥砂浆防水层。屋面防水工程根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的使用年限等确定为1级。二)2#楼:2#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2050.16,类型为乙类建筑,类别为商场或书店。本工程设计耐火等级为地上为二级地下为一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裂度为6度,屋面和地下室防

5、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火采用结构全面断面的防、排水设计,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底板、顶板墙管、预侧墙附加防水层,背水面作水泥砂浆防水层。屋面防水工程根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的使用年限等确定为1级。三)屋面:本工程屋面主要为地下室顶板面,上人保温屋面。1.3.4 结构设计本工程地下室主楼范围内层高4米,其中1#楼地下室配电房部位层高4.9米,一层高为5米,其他楼层高为4.5米,2#楼地下室层高为4米,一层高为5米,其他楼层高为4.5米。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乙级。结构安全使用年限50年。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四级。地下室结构型式采用框剪体系。本工

6、程0.00以上主体结构型式采用框架体系,本工程钢筋采用HPB300、HRB335、HRB400等。本工程0.00以下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多孔砖,采用M7.5预拌砂浆砌筑,容重不大于15.0KN/m3。0.00以上填充外墙体采用(B06级)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大于9.0KN/m3,填充内墙体采用(B05级)加气混凝土砌块,容重不大于7.0KN/m3,专用粘结剂砌筑,砌体施工控制质量等级B级。1.3.5 给排水、电气设计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移动式灭火器。本工程给水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本工程生活污水系统采用合流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

7、,排入市政污水管,清洁废水排入室外地下雨水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斗和室内雨水管排至室外管道或排水沟,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至市政雨水管。本工程室外设为两路供水,以满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红线内设室外地上消火栓若干个,以满足室外消防用水,室内设专用消火栓给水管网,由设在地下的消火栓泵供给。室外设3套地上式消防水泵结合器的供水管分别与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相连。消火栓给水泵控制:消火栓给水泵两台,互为备用。火灾时,按动任一消火栓处启泵按钮或消防中心、水泵房处启泵按钮均可启动该泵并报警。泵启动后,反馈信号至消火栓处和消防控制中心。自动喷水系统为一个供水区,平时管网压力由屋顶消防水箱维持;

8、火灾时,喷头动作,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此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自动启动喷水泵,并向消防中心报警。 本工程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电气系统:220/380V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弱电系统。本工程电源由1#楼内变电所引来,进线电缆从建筑物的南侧引入,经地下一层穿桥架引至各个低压配电柜,低压柜引380V电源至自各层配电箱。本工程消防设备用电由变电所引来两路380V电源,一路为二级负荷的主供电源,另一路为二级负荷的备供电源,该两路电源互为不同10KV进线的箱变低压侧出线。为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建设部有关施

9、工安全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1、本预案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6、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部令第3号)7、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8、关于印发有关条文解释的通知(劳动部文件劳安字19909号)9、海宁市有关地方规定三、应急预案的方针与目标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

10、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四、危险源范围分析辨识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施工现场对人体伤害存在的风险主要范围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缺氧中毒等五类。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包括基坑坍塌、市政管道、通讯电缆破坏等。突发重大事故是指本项目在工

11、程管理和和施工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以及工程引起噪音、中毒、触电、环卫等工程建设工作范围的突发事故。1、重大火警事故: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含一万元)或重伤、死亡一人以上(含一人)的事故。2、重大交通事故:经济损失一至三万元以上或重伤1至3人以上的事故。3、重大伤亡事故:造成职工肢体残废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的损伤或死亡。一般能引起人肢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失能105天以上)。4、凡各类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不档,引起噪音、环卫,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直接经济损失二万元以上的事故。1、危险源辨识1.1、高处坠落的危险源主要来自:1.1.1、高处作业未系好安全带

12、,坠落、摔伤;1.1.2、架高爬梯倒塌伤人;1.2、物体打击危险源主要来自:1.2.1、搭设拆除施工平台是钢管、钢筋、扣件及工具掉落伤人;1.2.2、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砸伤、摔伤;1.2.3、吊装作业时,构件、工具掉落伤人;1.2.4、高空坠物、砸人、伤物;1.2.5、材料搬运,倒塌伤人;1.2.6、台风、物体倒塌伤人;1.2.7、台风时继续使用塔吊塔吊操作倒塌伤人;1.3、触电危险源主要来自:1.3.1、使用电焊机漏电伤人;1.3.2、使用切割机漏电伤人;1.3.3、使用弯曲机漏电伤人;1.3.4、使用振动棒漏电伤人;1.3.5、使用圆盘锯漏电伤人;1.3.6、使用泥浆泵漏电伤人;1.

13、4、机械伤害危险源主要来自:1.4.1、使用运输车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1.4.2、使用打夯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1.4.3、使用电焊机,产生紫外线伤人;1.4.4、使用对焊机,产生高温飞溅物伤人或引发火灾;1.4.5、使用气割枪,高温灼伤;1.4.6、使用切割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1.4.7、使用振动棒,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1.4.8、使用发电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1.4.9、使用泥泵,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1.4.10、使用弯曲机、切断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飞物伤人;1.4.11、使用提升机、汽车吊、挖掘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1.4.12、使用圆盘锯,违反安全操作规

14、程伤人;1.4.13、使用挖掘机、汽车吊、操作半径内站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伤人;1.5、影响人体健康的危险源:1.5.1、使用运输车辆,产生噪音、废气、灰尘;1.5.2、使用切割机,产生噪音、灰尘;1.5.3、使用振动棒,产生噪音;1.5.4、使用发电机,产生噪音、废气;1.5.5、使用挖掘机,产生废气、废气、灰尘;1.5.6、电焊工施工时的光辐射;1.6、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1.6.1、电气短路;1.6.2、工棚、仓库内生活做饭;1.6.3、乙炔、氧气间存放间距不足;1.6.4、存放乙炔、氧气、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仓库明火;1.6.5、宿舍内违章使用热得快、电饭煲等电器;1.6.6、电焊

15、等明火作业未进行动火审批,违反操作规程;1.7、其他危险源:1.7.1、高跟鞋进工地时,扭伤、摔伤;1.7.2、赤脚或穿拖鞋进入工地时,钉子、钢筋、铁丝扎脚;1.7.3、预留钢筋、预埋件扎人;1.8、重大危险源:1.8.1、触电伤害;1.8.2、土方坍塌;1.8.3、承重支模架倒塌;1.8.4、火灾;1.8.5、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1.8.6、施工现场周边地上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管线沉降;2预防控制措施2.1、工人岗前须经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经过岗位培训后方可上岗。2.2、为了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 加强监测工作,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信息,以求事先掌握基坑开挖的影响情况,为地下室顺利施工提供指导,进行 “信息化”施工,主要监测内容为基坑坑侧土体深层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周边道路和管线沉降以及裂缝观察、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