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4880365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整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整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整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课题的产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学生把还没吃完的馒头、面包随地乱扔,学生食堂剩饭剩菜多得惊人。土地资源有限,粮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长,粮食越来越宝贵,它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因此,所以我与学生们共同决定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为课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二、活动目标1、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运用创新、持续发展等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粮食来之不

2、易,要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3、知识与技能:通过多渠道、多学科的从“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粮食与生活的关系。三、活动方法把活动的主动权完整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只是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流、总结归纳,亲历亲为。四、活动过程此次活动过程历时六周,分为三个阶段:阶段内容时间安排备注准备阶段确立子课题,成立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1周实施阶段搜集整理材料,实践深化活动。4周展示阶段成果的展示与汇报。1周第

3、一阶段:准备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活动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1、在班会上,对全班同学进行一组调查:(1)你在学校有没有把饭吃完的经历吗?(2)如果有的话,你怎么处理剩下的饭菜?(3)你有不爱吃的菜吗?(4)你怎么处理不爱吃的饭菜?(5)你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盛饭菜吗?然后出示一系列浪费粮食的图片,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参与活动。2、活动主要形式(1)收集资料和信息(2)调查研究和实验(3)宣传、倡议3、自由组成小组,确定研究子课题按照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自身便利条件,自由分为五个组:粮食相关信息组;粮食与生活组;实践操作播种组;粮食浪费现象组;节约粮食宣传倡议组。4、制定计划每小组民主推

4、选组长,聘请自己喜欢的指导老师,制订自己小组活动计划。开题课堂评价表发言次数(每人次1分)交流投入度(20分)想要研究的子课题数量(每个1分)全员参与(20分)活动方案细致程度(20分)合计得分小组名次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评价是武器,竞争是动力”,小组之间通过评价竞争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精力投入度,提高了思维活跃量,提高了展示的积极性,从而顺利而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材料,实践深化活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向社会去实践,实施和完善小组的计划。为了让学生做得更加深入、细致,我将实施阶段细化为三个环节环节内容时间安排搜集材料各活动小组按照

5、制定的计划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材料2周筛选材料各小组对自己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筛选、归类1周充实材料各小组对自己初步成果进行梳理、充实、丰富1周1 、搜集材料各活动小组按照制定的计划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材料。搜集材料的过程是本课题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做得更加深入,我的指导方法是:(1)我随时关注学生们活动的动态进展情况,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阶段成果交流。(2)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引导他们不断整理和修正所获取的信息资料,确定下一步的调查方向,使研究的内容更清晰、更具有条理。(3)我运用的评价方法是:过程个人表现评价学生姓名子课题名称结题时间自评组长评师评在课题研究中的分工研究过程是否积

6、极与同伴合作情况能否服从组长安排所做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研究成果呈现形式在每次阶段总结时,组长先汇报每个组员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情况。本表作为最后评选综合实践优秀个人、优秀组长、创意之星、展示明星、黄金搭档、明星组合,才艺之星及优秀团队的依据。评选出来的优秀个人,要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颁发奖品及奖状或给家长寄贺信。由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心、认同感、展示欲。评价是课堂高效的保障,是学生积极探索学习和深入实践的动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是我带领学生走向深入的秘诀。2 、筛选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同学对自己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删劣存优,选出有价值的材料或图片,整理成为小组

7、初步成果。在本环节我的指导策略是:(1) 让学生明确筛选材料的目的:选取紧扣活动主题的材料;所选材料要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便于展示;总结在筛选材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制定下一步的整改措施。(2) 引导学生对前期工作进行梳理、汇总,整理成小组的中期成果。(3) 印发“活动中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表,让学生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总在表中,并再次制定实施方案。3 、充实材料本环节是学生对前期存在问题的解决,是整改措施的具体落实。学生又通过各种途径充实、丰富本组成果,使之条理化、形象化,并构思将以何种方式展示出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再次创作,以别出心裁、别

8、开生面、别具一格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成果汇报阶段,我运用的评价方式是成果汇报评价表呈现方式新颖(10分)语言流畅,能打动听众(10分)全员参与(10分)互动质疑(10分)合计得分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评价是导向,它给了学生明确的努力方向。对于老师的评价,学生是十分看重的,为了争第一,学生在成果展示完毕,还采访了听课的老师,询问听课老师是非听明白了本组的展示成果及本组是否能得第一,并让听课老师给自己小组的展示提建议和意见。学生成果展示:1、粮食相关信息组学生以作图和视频的方式展示了我国现在的环境,及我国现今粮食生产与投入的不成比例。人增地减,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按照历史的观念,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

9、、物产丰富”的国家。但事实上我国耕地只有不足16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1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占用大量的耕地用来建房、修路、扩建城镇,以及工业化扩容,我们的可用耕地在逐年的递减,而我们的人口还是处于上升期。我县XXXX年耕地面积 43.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 0.79亩,人均耕地面积已降到0.8亩以下的警戒线。随着我县对环境治理的要求,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我们的压力越来越重,加之我县耕地的后备资源又十分缺乏。所以我们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充分认识我县耕地问题发展趋势的严峻形势,正确处理好人增地减的矛盾,稳定耕地面积,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首要问题。

10、粮食生产投入不足,可比效益下降,影响粮农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我们很多干部都有这样认识,“无粮不稳”是经历史验证的,但是近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农业的投入不成比例,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足是目前的现实。粮食生产的品种还比较单一,农业科研、新品种研发推广力度与现实需求矛盾比较突出。加之粮食生产的可比效益下降,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在减少,使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的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只有“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致使粮食生产的科学种田水平差,并且在不少地方有抛荒弃茺现象,在粮食生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综上所述,情况表明,粮食生产形势严峻,我

11、们必须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粮食与生活组该组以课件的方式展示出了本组成果,通过去农村、工厂、商店等场所去了解关于食物来源,人们为食品生产所从事的各种劳动,动手建立种、养小基地,来自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喜悦以及观察家庭成员的日常饮食习惯,提出合理化建议。3、实践操作播种组该组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展示成果,通过调查访问与亲身体验,同学们知道了粮食是怎样种出来的,对粮食的生产有了感性认识。从而得出“粮食是汗珠换来的”。4、粮食浪费现象组通过图片展示了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以及贫困地区的生活现状,告诉我们浪费粮食是可耻的。5、节约粮食宣传倡议组以演讲的方式倡导学生应该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倡议书: 今天

12、,我又看到学校食堂的工友们收集了三大桶剩饭剩菜,这真是让人痛心的现象!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同感,不知道你是否也觉得痛心。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爸爸妈妈带我去饭店我发现每张饭桌上都会剩下很多饭菜。老师带我们去游玩,同学们也会把自己带的粮食乱扔。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你知道到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那天,全世界今年已有620多万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其中有很多是和我们一样有着美丽梦想的儿童。妈妈曾经给我看过一幅叫做饥饿的小女孩的新闻照片,拍的是一个可能和我差不多大的苏丹国的小女孩,她因为饥饿无力地蹲在地上,头也无力地低垂着,没穿衣服的后背

13、上一根根肋骨突出皮肤、清晰可见,可怕的是不远处一只秃鹰正在等待着她饿死,好吃掉她。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目前我国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粮食消费环节中的损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解决粮食问题,一靠增产,二靠节粮。从一定意义上讲,节粮就是增产。据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0000个,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可养活35000人。从小我们就读过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为农村的孩子,我们常能看到爸爸妈妈田间劳动的艰辛,难道我们有借口浪费粮食吗?现倡议如

14、下:1、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2、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3、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4、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伙伴们,只要我们努力,人人争做节约小公民的话,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会更富强。五、活动反思1、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于亲历亲为,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活动体验。2、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而不能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他的任务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激情、勇气和灵感,在必要时给予方向性的指导。3、教师还要做好评价者,只有评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心、认同感、展示欲。3、教师要把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考虑细致。总之,老师要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的价值在于活动的过程,学生经历的一切远比他能呈现出的一切更有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学生一片开放的天空,让学生在其中沉淀思绪,探寻真实,拓展自我。它体现了教育的真谛,因为真正的教育就应该“着眼于成绩之外,落实在缺失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