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_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840603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_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_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_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_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_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_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_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化与式转换 一个理论演进的综述徐传谌 凌波徐传谌(1953),男,山东东平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凌波(1984),男,吉林省四平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大学经济学院 130012)摘 要: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理论体系,那么这一理论体系之间的在联系和核心进步在哪里呢?作为一门前沿学科,我们下一步理论研究的着力点应该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企业理论的核心进步在于以制度化为代表的研究对象扩展化,这使得现代企业理论思想的火花再次耀眼;以式转换为方

2、向的研究方法的创新化,这将使思想的火花结出新理论的果实。关键词:企业理论;制度化;式转换一、前 言现代企业理论是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以其创新的研究对象、全新的分析式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经济学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卫东、钟熙维,2002):第一阶段是新古典厂商理论,主要探讨了企业如何在既定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的存在和边界,从市场和企业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的本质和规模;第三阶段是企业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即后现代企业理论阶段,以量化交易成本、企业部组织特

3、征、企业的资本结构和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等为主要容的扩展研究。作为现代经济学前沿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企业理论在它的第一阶段并未走出马歇尔边际革命以来创立的新古典式,依然沿用苛刻假设条件下,求极值和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对象上也以价格和要素为主要对象。因此未能有效的解决经济中的很多问题,以至于著名经济学学家萨缪尔森感慨到:“经济学中含有科学的成分永远和它含有艺术的成分一样多”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98。,主流经济学家在在阐释经济模型时是根本不提及制度因素的。舒尔茨甚至认为这一“疏漏”是恶习难改的。 Schultz,T.:Instituio

4、ns and the R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y,1968但是部分经济学家辩解说“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意义,而是我们希望尽可能快地获得一个最小的概念性工具(a minimal conceptual apparatus),从而使我们能够对市场行为进行分析” Mas-Colell, Ander et al. , 1995, Microeconomic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但是在新古典的经典经济学模型中,我们没有找到这样有力

5、的工具,直到制度因素作为生变量引入模型之中,即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诞生,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把企业本身视为一种制度(契约),并且把制度作研究对象,这就使得对制度的分析生化,不再是函数之外定量。同时,在分析式上,也不再坚持新古典主义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严格的偏好序、完美的信息集、一般均衡、市场出清等一系列严格而苛刻的假设条件,转而分析有限理性下的行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但是并非所有的新制度经济学家都放弃了新古典的研究式埃格特森(1996,11)把坚持新古典范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称为“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把改变研究范式的新经济

6、学称为“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中国人民大学的瑞龙教授认为从理论核看,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五常、哈特以及早期的诺斯都采取了新古典的研究式,而威廉姆森与后期的诺斯则完全放弃了新古典的研究式,其最主要的标志是他们引入了西蒙的有限理性的概念。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7页。作者认为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发展主要表现在这里,即研究对象的扩展,不再拘泥于函数生变量,转而把制度、环境、管理等要素引入经济模型,使经济分析的模型更加趋于实际化;在理论式上进一步摆脱了新古典理论严格苛刻的假设条件下,求极值

7、进而实现全社会的帕累托最优的模式,转而分析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和信息不对称下的问题,实现了理论分析方法的转变。这是具有变革性的理论进步,第三阶段的后现代企业理论,也就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企业理论迅速发展并且在众多前沿学科领域如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管理学、公司治理、创业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本质上正是坚持了制度化和研究式转化的结果。下面结合新古典企业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分析和论述制度化和式转变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最后对企业理论的前沿作以展望。二、新古典厂商理论综述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大家中,马歇尔可谓对企业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

8、学原理中他用大部分篇幅对于企业理论加以论述,分别从技术进步、知识、决策等多方面探讨了企业的相关问题,他还重点研究了企业家的作用及企业的组织形式;市场竞争的结构和企业规模等问题。他的研究成为了现代企业理论的起点。在马歇尔之前,斯密、施蒂格勒、约翰斯图亚特米尔也分别从劳动分工、生命周期、股份公司的优势等各方面对企业加以论述,但是他们的论述都不够系统,仅仅从某一方面加以论述,并未形成理论体系,主流的企业理论一直认为马歇尔是现代企业理论的起点,本文接受并采用这一观点。首先,他们分析了企业的技术特征。新古典企业理论首先把企业作为一个既定生产函数,主要研究生产要素与产出量的物质数量关系。第一,他们研究了单

9、要素和全要素可变的情况下产出量的变化规律,分别得出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最后,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不能靠要素投入维持,要选择适度的经济规模,使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第二,他们分析了企业成本理论,即企业成本变动,产量和成本的变化关系。分别运用了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在短期和长期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得出了决定企业决策的是边际成本,即额外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带来的产量增加量。从而确定了运用边际成本理论决策的重要意义。这也进一步体现了马歇尔的由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思想。第三,分析了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价格的确定,即一般均衡理论。他们认为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而收益是产量和价格的函数,成本是

10、产量的函数,根据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利润最大化,将这个问题简化为一个求极大致的数学问题,从而再一次体现出新古典经济学家运用一般均衡的理论和严格的假设条件,将企业的行为模型化的研究思路。第四,进一步提出了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下企业行为(产量和定价)模型。分别提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出清,企业长将获得平均利润。垄断竞争条件下,由于不同消费群体的价格弹性不同,企业实行差别定价的原则和模型,并且再一次运用了数学的方法加以公式化。此外还描绘了寡头垄断市场企业“合谋”行为的模型。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理论就是计算数学极值概念。其次,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讨论了企业是否是

11、利润及大化的实体。他们(以古诺为代表)认为第一,利润及大化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如何行为的模型,假如企业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我们将无法分析企业的行为。第二,利润极大化将通过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把不是利润极大化的企业淘汰出局。第三,如果企业的经理不是以利润最大化就会使入侵者接管企业,或者经理将被解雇,因此经理将是利润最大化的。第四,利润极大化符合投资者利益,股东将制定激励计划迫使经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总之,新古典经济学家从应然层面和完美逻辑角度认为企业是利润极大化的实体。再次,部分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就是一个行为实体。他们认为企业只是一个按特定方式行动的行为实体,什么都不极大化。这种理论把企业看

12、成一个生物体,像自然界生物那样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以称为企业进化论。 R纳尔逊和温特:经济变化的进化论,哈佛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另外,瓦尔拉、维克斯弟(P.H.Wicksteed)、维克塞尔(K.Wicksell)以及克拉克(J.B.C.Lark)也都作了相关研究。霍特灵(H.Hotelling)首次详细全面的总结了新古典完美企业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三、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式的主要问题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其中库恩使用了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 并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 它是哲学范式或元

13、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 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本文论述采用第二方面含义。新古典企业理论式源于“应然”逻辑思维的起点,其基础是一系列严格而苛刻的假设: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稳定的偏好序、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完全而对称的信息集、市场是完备的、厂商规模很小而且不存在规模效应、不存在外部性等等,当这些假设都得到满足时,市场实现均衡,如果假设不得到满足,这一理论体系就是完全无效的,但是这些假设离现实差距太远了。他们,甚至将理性运用数学的方法定义为完备性和可传递性。进而从边际分析,

14、到局部均衡到,再到一般均衡的完美推演,把企业的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公式中,进而得出变量之间稳定而有序的变化关系。最终推导出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实现怕累托最优的完美结果。由于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完全竞争、信息完全对称等假设具有太强的约束性和离实际太远,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和数学的大量引入,主流经济学进而又提出了有限理性、不确定性下行为的选择,博弈论,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决定等多种方法,运用大量的数学推演再一次把企业行为分析的近乎完美。方法对思想的反叛结果是思想适应方法,成为方法的奴隶。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8页。中国人民大学瑞龙教授认为建立一

15、个以物与物稳定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学价值体系是新古典经济学式的核心,这是与当时工业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按照马歇尔的观点,企业的进步只能源自于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改变,以及部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企业所有的要素都可以转化为函数的自变量,在外部环境的约束下,求解最优化的行为模型。这就是新古典式完美理性行为模型光辉照耀下的企业理论全部容。但是,新古典企业理论并没有给企业下一个定义。而且,它也没有认识到,企业所有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心理,而是由于一种没有说出来的前提,即他们所拥有的企业只是为外部人的消费而生产的。同时更没能提出企业的边界和部组织的相关理论,“黑箱”成为新古典经济学中企

16、业的代名词。为什么新古典经济学家没能解开“黑箱之谜”呢?是因为他们始终把制度因素视为外生变量,不仅不把其纳入模型,甚至不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固守着完美假设条件下,求解最优的理论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任何思想的创新最终都会被纳入到“完美的模型中”求解均衡。这就是新古典企业理论没能取得突破的关键,70年代后,萨缪尔森等人竭力推进其发展,但只能依靠数学、物理学等前沿方法的引入,建立起越来越复杂的模型,而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火花却被扼杀在“完美的模型”的均衡之中。四、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简述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开创于科斯1937年在经济上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 RCoase “The Nature of firm” 4.Economic,New Series.386 .1937 .但是更早的学术研究已经开始进行了,专门以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为研究对象的论述应该从贝利和米恩斯算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