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税法概念及税收法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4772315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税法概念及税收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2X年税法概念及税收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2X年税法概念及税收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2X年税法概念及税收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2X年税法概念及税收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税法概念及税收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税法概念及税收法(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税法辅导 教材的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 税法概论 第1章 第二部分 税收实体法 第2 16章 共15个税种 流转税法 第2 4章 所得税法 第5 7章 其他税法 第8 16章 第三部分 税收程序法和税务行政法制 第17 18章 2001年教材新增的主要内容 1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2 企业股权投资与合并 分立的税务处理3 个人独资 合伙企业的投资者 独资 合伙性质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等纳税人 其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 2002年教材新增和修改的主要内容 1 第一章 税收管理体制的修订2 第三章 烟酒计税方法的改变3 第四章 金融业 娱乐业税率变化4 第五章 广告

2、费 公益 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规定 新增汇总交纳企业所得税的管理5 第六章 纳税申报及缴纳修订6 第十六章 关税法结构和内容变化较大7 第十七章 根据 税收征管法 补充和修订较多 第一章税法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有 1 税法概念 定义 法律关系 要素 分类2 税法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主要与宪法 民法 刑法关系3 税法制定及法律级次 税收法律 税收法规 税收规章 4 现行税法体系 七类 24个税种5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立法权 税收执法权的划分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一 税法的定义1 税法的定义P1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税收的特征

3、三个方面 1 强制性 2 无偿性 3 固定性 3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 体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 二 税收法律关系 一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P2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 都是由 1 权利主体2 权利客体3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三个方面构成 但在三方面的内涵上 税收法律关系则具有特殊性 1 权利主体 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P2 1 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 海关和财政机关 2 履行纳税义务的人 包括法人 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在

4、华的外国企业 外籍人 无国籍人 权利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 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不对等 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2 权利客体 征税对象 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 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如 所得税客体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财产税客体财产流转税客体货物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 3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即 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务 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 是税法的灵魂 具体表现为 1 国家税务管理机关的权利 义务 2 纳税义务人的权利 义务 1 国家税务管理机关的权利 义务 国家税务管理机关的权利P3 依法进行征税 进行税务检查 对违章者进行处罚国家税务管理机关的义务 向纳税人宣传

5、咨询 辅导税法 及时把征收的税款解缴国库 依法受理纳税人对税收争议的申诉等 2 纳税义务人的权利 义务 纳税义务人的权利P3 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 延期纳税权 依法申请减免税权 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等纳税义务人的义务 办理税务登记 进行纳税申报 接受税务检查 依法缴纳税款 二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与消灭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终止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或终止的客观情况 也就是税收法律事实 包括行为和事项 P3如 纳税人开业经营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纳税人转业停业产生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 三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实质是 P3 4 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保障国

6、家财政收入 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对权利享有者的保护 就是对义务承担者的制约 三 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 1 总则 立法依据 立法目的 通用原则等2 纳税义务人 即纳税主体 包括 法人 自然人 其他组织 三 税法的构成要素 3 征税对象 即纳税客体 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4 税目 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5 税率 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体现了征税的深度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比例税率 如 增值税 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等 超额累进税率 如 个人所得税 定额税率 如 资源税 车船使用税 超率累进税

7、率 如 土地增值税 三 税法的构成要素 6 纳税环节 是征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 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7 纳税期限 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8 纳税地点 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9 减税免税 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者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 三 税法的构成要素 10 罚则 主要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 11 附则 一般都规定与该法紧密相关的内容 该法的解释权 该法的生效时间等 四 税法的分类 1 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 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税收基本法 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 在税法体系中起着母法作用

8、 我国目前没有 税收普通法 是对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进行实施的法律 如 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四 税法的分类 2 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 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税收实体法 是指确定税种立法 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 征收范围 税目 税率 纳税地点等 税收程序法 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四 税法的分类 3 按照税法征税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 1 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 增值税 营业税 消费税 关税 2 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 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 外国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3 对财产 行为课税的税法 房产税 印花税 4 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

9、法 资源税 土地使用税 四 税法的分类 4 按照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管辖权限的不同 可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中央税消费税 车辆购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增值税 所得税地方税一般为其他税5 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 可分为国内税法 国际税法 外国税法等 五 税法的作用 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 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有效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国家权益 促进国际经济交往 第二节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 税法的地位P10税法是我国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法 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二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 税法

10、与宪法的关系P11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是制定所有法律法规的依据 税法要服从宪法 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 2 税法与民法的关系P11 12 民法 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 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 公民与法人之间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关系 税法 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联系是 当税法的某些规范与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时 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 当涉及到税收征纳关系的问题时 一般应以税法的规范为准则 区别是 民法的特点是平等 等价和有偿 而税法则具有强制性 无偿性和固定性 3 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区别是 刑法是关于犯罪 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税法则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

11、范 违法不一定犯罪 犯罪一定违法 联系是 税法和 刑法 对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规定了处罚条款 区别情节轻重 轻者行政处罚 重者刑事处罚 刑法 中有关涉税犯罪的规定 是税法顺利执行的有利保证 第三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 我国税收立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P131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 公平原则3 民主决策原则4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 法律的稳定性 连续性与废 改 立相结合的原则 能够正确体现税收公平原则的是 P14 从税收负担能力看 负担能力大的多纳税 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 没有负担能力的不纳税 从纳税人所处的生产和经营环境看 由于客观环境的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级差收益者应多纳税 反之少纳税 从税负平

12、衡看 不同地区 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份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尽可能公平 第四节我国税法的制定和实施 本节是学习应重点理解的内容 历年考题多涉及这一问题 它是关系到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法律依据 正确理解这一问题 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判断税收法律 法规是否有效 何时有效 税法的制定和实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税收立法和税收执法P15 一 税法的制定 一 税收立法机关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税收法律在税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一 税收立法机关 2 全国人

13、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暂行规定或者条例 两次授权立法主要是6个暂行条例 增值税 营业税 消费税 资源税 土地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一 税收立法机关 3 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4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海南省 民族自治地区有权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 其他省 市一般都无权自定税收地方性法规 一 税收立法机关 5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有权制定税收部门规章的税务主管机关是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 如 财政部颁发的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 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14、 6 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如 城市维护建设税 车船使用税 房产税等地方性税种暂行条例都是由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 税收制定与法律级次 1 税收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 仅次于宪法 税法中最高级次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立法 有法律性质地位 但未经立法程序2 税收法规 税收行政法规 国务院 税收地方法规 地方人大 海南省 民族自治区 3 税收规章 税收部门规章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 税收地方规章 地方政府 二 税收立法程序 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P191 提议阶段2 审议阶段3 通过和公布阶段 税收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总理发布实施 税收法律由国家主席发布实施 二 税

15、法的实施 它包括税收执法和税收守法两个方面 P20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一般按以下原则处理 1 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2 在同一层次的法律中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3 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4 实体法从旧 程序法从新 第五节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我国税收实体法是由24个税收法律 法规组成 按其性质和作用 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七类 1 流转税类 包括增值税 消费税和营业税 2 资源税类 包括资源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3 所得税类 包括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4 特定目的税类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已停征 筵席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土地增值税 耕地占用税 车辆购置税 第五节

16、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5 财产和行为税类 包括房产税 城市房地产税 车船使用税 车船使用牌照税 印花税 屠宰税 契税 6 农业税类 包括农业税 牧业税 7 关税 农业税 牧业税 耕地占用税 契税这四个税种部分省市还是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 注 24个税种 除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是以国家法律形式发布外 其他都是经过人大授权立法 本书只讲15个税种 24个税种中有12个税种 红色 适用涉外单位和个人 第五节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适用 凡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适用 税收征收管理法 海关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适用 海关法 进出口关税条例 农业税 牧业税 耕地占用税 契税的税收征收管理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办法 总结 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管法律制度构成了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P21 第六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一 概念P22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 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权划分有纵向划分和横向划分 包括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 税权的划分是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 二 税收立法权的划分 一 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种类税收立法权是制定 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