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民居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13477 上传时间:2016-1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少数民族民居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居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居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居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少数民族民居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少数民族民居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少数民族民居 傣族竹楼说到竹楼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建造这么独特有魅力的建筑的民族,也自然让人联想到建造者是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情况中在什么气候里有了建造这种建筑的想法,还有在课本中听到过宁可食无肉,但不可居无竹楼的名句,还有发生在竹楼中种种的美丽故事和传说,以上这些都给我无限的憧憬与遐想,真的想亲身探求一下这个有特点的民族和它那神秘的竹楼,由于地理原因我不能亲自到那亲身经历,但通过书和一些资料还是窥豹一斑,下面是我通过查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对傣族和竹楼的一种体会和心得吧。下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建造这神奇又充满神秘感的竹楼的民族傣族,现有人口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县市。

2、傣族自称“傣仂” 、 “傣雅” ,后定名傣族。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文为传统的拼音式文字。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历史悠久,公元前 1 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公元前 109 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 69 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

3、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其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的特产,在唐代就已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 638 年,即公历的 639 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

4、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 、 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 4 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

5、,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 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那还有这么神奇的建筑是在什么什么气候条件下建造起来的呢?让我们了解一下。竹楼位于富饶而美丽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 21082236,东经 995610150之间,系北回归线以南,亚洲大陆向东南亚半岛过渡地带。全州总面积 方公里,人口 ,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瑶族等十几个民族, 其中傣族占 1/3,汉族占 1/3, 其他民族占 1/3。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国境线长 1069 公

6、里。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 11 月至翌年 4 月,温季从 5 月至 10 月。终年无霜雪。 年雾日达 8146 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 极端最低气温 常年适于旅游观光。在这种条件下聪明的傣族人建造了世上独一无二的竹楼。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神秘的竹楼吧。傣家人住竹楼,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考了,这是南亚的湿热气候造成的。唐代樊卓所著蛮书,名类第四中曾有简略记述:“茫蛮部落楼居,无城郭,或漆齿。皆衣青布裤,藤篇缠腰,红缯布缠髻, 妇人报五色婆罗笼。 ”这里所指的茫蛮部落即今西双版纳一带。 傣家人的竹楼是坝区类型,由于天气湿热

7、,竹楼大都倚山傍水;村外榕树蔽天,气根低垂;村内竹楼鳞次比,竹篱环绕,隐蔽在绿荫丛中;景洪县的曼景兰寨和橄揽坝就是坝区傣家竹楼的标准型。 过去,傣家竹楼按社会阶级分为官家(召)竹楼和百姓竹楼两种。官家竹楼宽敞高大,呈正方形,屋顶带三角锥状,颇类西方的“哥特式”建筑,用木片复顶。整个竹楼用二十至二十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木柱建在石墩上,有的横梁上雕刻花纹呈 形或弓形,这是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结果,特别是缅寺和亭阁都有这种 状花纹。屋内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上木梯后即为“掌房” ,正屋为客室,中置火塘,侧旁分隔为二至三间,是主人夫妇和孩子的卧室。官家竹楼客室约有三十平方米大小,能容纳一二十人就座。掌房用篾

8、席铺地,是乘凉和妇女纺织的地方。 百姓竹楼与官家竹楼相同,只是较为狭小,屋顶用茅草覆盖,木柱不准用石墩柱脚,也不准用横梁穿柱,不准雕刻花纹。 为什么傣家人都爱住竹楼不愿住平房呢?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中已经作了答复,该书说:“金齿百夷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濒江,一日十浴。 ”原来竹楼的妙用是下可避湿,上可避热,濒临江畔,还可一日十浴。 走进傣家竹楼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来到版纳,最令人心动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

9、美丽别致的竹楼。从外形上看,它像开屏的金孔雀,又似鹤然起舞的美丽少女,美丽的景致让人恍然如在梦中。 竹楼的传说 相传很远的古代,傣家有一位勇敢善丽的青年叫帕雅桑目蒂,他很想给傣家人建一座房子,让他们不再栖息于野外,他几度试验,都失败了。有一天天下大雨,他见到一只卧在地上的狗,雨水很大,雨水顺着密密的狗毛向下流淌,他很受启发,建了一个坡形的窝棚。后来,凤凰飞来,不停向他展翅示意,让他把屋脊建成人字型,随后又以高脚独立的姿势向帕雅桑目蒂示意,让他把房屋建成上下两层的高脚房子。帕雅依照凤凰的旨意终于为傣家人建成了美丽的竹楼。 竹楼内外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

10、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 “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角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从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

11、上竹席,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整个竹楼的所有梁、柱、墙及附件都是用竹子制成的,竹楼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含义。走进竹楼就好象走进傣家的历史和文化,傣家的主人会一一告诉你它的含义。竹楼的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 ,这是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不能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它是保佑竹楼免于灾祸的象征,人们在修新楼时常常会弄来树叶垫在柱子下面,据说这样做会更加坚固。除了顶梁大柱外竹楼里还有分别代表男女的柱子,竹楼内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脊象征凤凰尾,屋角象征鹭鸶翅膀。 过去

12、傣家人的等级、辈份是非常严格的,体现在竹楼的建造上也很明显。比如凡是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能低于 6 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 6 尺,室内无人字架,显得异常宽敞明亮,竹楼的木梯也有规定,一般要在 9 级以上。晚辈的竹楼一般较差一些,首先高度要低于长辈的竹楼,其次木梯也只能在 7 级以下,室内的结构也显得简单许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们不仅在云南能看到美丽的竹楼,在许多旅游景区,也能领略它的独特风采。无论在哪里,只要你走进竹楼,一定会有不同的精彩迎接你。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傣家的竹楼已发生很大变化,多数竹楼已改为木楼或竹木结构的楼房,茅草盖顶已改为木板盖顶或瓦顶;掌房周围也要装木栏干,可以

13、凭栏眺望小园幽径,楼房开玻璃窗,悬挂美丽的窗帘给古老的竹楼抹上了现代的色彩,又别有一番情趣。走在傣族寨子里,常常可以见到一排排长得很高的仙人掌围成的院墙。那仙人掌上长满了刺,或许可以更有效地起到护家的作用。可实际上,傣家人的大门是很少上锁的。所以,那满是刺的仙人掌怕也只能是亚热带植物雕塑出的装饰品。我想把西双版纳的竹楼跟客家的民居进行一下比较。竹楼: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云南南部属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 “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

14、方,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角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从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上竹席,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 。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客家民居:位于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客 家 民 居 建 筑 的 风 格 和 形 式 , 在 不 同

15、 的历 史 时 期 的 和 不 同 的 地 区 有 不 同 的 变 化 , 有 圆 寨 、 围 龙 屋 、 三 角 楼 、 走 马 楼 、 四 角 楼 等 。但 其 中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是 围 龙 屋 。 围 龙 屋 是 一 种 富 有 中 原 特 色 的 典 型 客 家 民 居 建 筑 , 客 家围 龙 屋 与 北 京 的 “四 合 院 ”、 陕 西 的 “窑 洞 ”、 广 西 的 “杆 栏 式 ”和 云 南 的 “一 颗 印 ”, 合 称 为我 国 最 具 乡 土 风 情 的 五 大 传 统 住 宅 建 筑 形 式 , 被 中 外 建 筑 学 界 称 为 中 国 民 居 建 筑 的

16、 五 大特 色 之 一 。 据 历 史 学 家 考 察 ,这 种 民 宅 建 筑 与 中 原 贵 族 大 院 屋 型 十 分 相 似 , 这 是 有 其 历史 渊 源 的 。 客 家 先 民 原 系 中 原 汉 人 , 因 战 乱 、 灾 荒 等 原 因 辗 转 南 迁 赣 、 粤 、 闽 交 界 山 区落 籍 繁 衍 。 客 家 先 民 南 迁 定 居 岭 南 后 , 不 但 传 播 了 中 原 的 先 进 耕 作 技 术 , 而 且 建 筑 民 宅保 持 了 原 有 的 传 统 风 格 。傣 家 竹 楼 : 位 置 : 竹 林 中 。 作 用 : 放 酷 热 和 湿 气 。 材 料 : 主 要 是 竹 子 现 在 改 用 瓦 顶 。 结 构 : 每 幢 竹 楼 呈 正 方 形 有 的 横 梁 上 雕 刻 着 花 纹 文 化 内 涵 : 吉 祥 、 平 安 、 家 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