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经济体制改革》学案(2) 岳麓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65662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经济体制改革》学案(2)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经济体制改革》学案(2)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经济体制改革》学案(2)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经济体制改革》学案(2) 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经济体制改革》学案(2) 岳麓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经济体制改革》学案(2) 岳麓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标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课标解读:】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梳理】一、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历史性转折

2、)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1、会议召开的背景:前提:“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供了前提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P116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3、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抛弃了“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

4、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城市 思考:什么是经济体制(概念),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状况如何?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因)、改革的前提、改革的根本目的、内容、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实质?(复习资料P117。3)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其意义在于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2.农村改革: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对人民公社时期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改革的方

5、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19781984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其核心内容就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单干”,农民获得有限的自主权。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内容:包产到户,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的生产与利益直接相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特征:包产到户性质:管理方式的变革进程:一是自发和初步推广阶段,“文革”后安徽个别地区自发出现,安徽和四川率先试行;二是肯定和全面推广阶段,中央的及时肯定推动了责任制的推广。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6、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它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有了现金的积累,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和劳动力。(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1985199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发展乡镇企业,如加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等。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综合发展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93年后,农村改革继续深化,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

7、承包责任制2、城市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扩大自主权参考复习资料:115117)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2)、国企改革实质: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得过死,企业严重缺乏活力的情况。3)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4)、改革内容:所有制、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5)作用:国有企

8、业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使国有企业更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P143)【深化拓展】:如何理解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参考复习资料117)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健,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

9、须经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不展不断深化改革。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改革理论的总结,形成特色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生产力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传统观念发生转变(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计划是社会主义特有。)2、建立的过程:十四大提出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框架十五大完善创新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复习资料P116)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以行

10、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P118复习资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 B. C. D.2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3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1、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 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4、.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发展非公有制经济5、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A.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B.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C.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 D.对

12、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6.、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原因不包括 A.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 B.农民大多数非常贫困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D.农村有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7.率先放宽政策,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区:A山东、陕西B安徽、四川C河南、河北D江苏、江西8、 “文革”以后,中国现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C.取消人民公社D.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9十四大确立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C.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化D.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10上海宝山钢铁集

13、团公司建立公司体制的标准有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负盈不负亏 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管理科学 A.B.C.D.11、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12、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13.对乡镇企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农村经济的有益补充 B.是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C.是向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D.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私人经济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

14、构,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引自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引自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15、(1987年2月)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引自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对比材料三和材料一、二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答:(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说明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3)一致。因为它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