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134641529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共39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

2、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D、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

3、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 对 的赞语。7、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 、 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8、宋代词坛分为二大词派,分别是以柳永、秦观、 等为

4、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辛弃疾、 等为代表的豪放派。9、宋代词人苏轼曾用“郊寒岛瘦”来形容中唐时期 与 在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上的相似特征。10、“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 、 、 。整理编辑:刘老师(教育公众号:一言伟定)下附答案:第二部分阅读鉴赏(共87分)三、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11、(1)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2)战士军前半死生, !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3)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4)山一程,水一程, , 。(纳兰性德长相思

5、)(5)漠漠水田飞白鹭, 。,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6)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7)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四、诗歌鉴赏(共17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13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3、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

6、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6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14、本诗写景有何特点?(2分)15、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1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19题(共12分)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7、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3分)

7、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事不目见耳闻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8、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赵尝五战于秦19、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3分)(2)夫患祸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2023题。(14分)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战破之。迁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金人忌徽言,欲速

8、拔晋宁以除患。建炎二年冬,自蒲津涉河围之。先是徽言移府州,约折可求夹攻金人。可求降,金将娄宿挟至城下以招徽言。徽言故与可求为姻,乃登陴以大义噍数之。可求仰曰:“君于我胡大无情。” 徽言摄弓厉言曰:“尔于国家不有情,我尚于尔何情?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一发中之,可求走。金进攻数败,不得志,围之益急。徽言自度不支,凡守具悉火之。仗剑坐堂上,慷慨语将士:“我天子守土臣,义不见蔑敌手。”因拔佩刀自拟,左右号救持之急。金兵猥至,挟徽言以去。娄宿就见徽言,语曰:“二帝北去,尔其为谁守此?” 徽言曰:“吾为建炎天子守。”娄宿曰:“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徽言怒曰:“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将

9、以死报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娄宿又出金制曰:“能少屈,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徽言益怒,骂曰:“吾荷国厚恩,死正吾所,此膝讵为汝辈屈耶?汝当亲刃我,不可使余人见加。”娄宿举戟向之,觊其惧状。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饮以 酒 持 杯 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 遂 射 杀 之。注释:移:公文名称,这里作动词。噍:jio,责备。猥:形容人多。(节选自宋史忠义)20、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 拔:攻下B义不见蔑敌手 见:看见 C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 尸:陈尸示众D徽言披衽迎刃,意象

10、自若。 意:神情21、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原之战中徐徽言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太原被包围、粮道被切断、军令数月不通的情况下,他率军渡过黄河,一举歼灭金军。B、在金人围攻蒲津的恶战中,面对主动前来劝降的折可求,徐徽言义正词严地痛斥他变节投降的行为并以一箭来表示大义灭亲的态度。C、徐徽言在城池即将被金人攻破之时,把守城器械全部烧掉;然后慷慨陈词,自己是天子的守土臣;并以自刎来表示宁死不受辱的决心。D、娄宿诱降徐徽言遭到失败,便举戟指向徐徽言,以此迫他屈服。徐徽言镇定自若,拿杯掷向娄宿,骂不绝口,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22、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11、分)(1)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3分)(2)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3分)23、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分)饮 以 酒 持 杯 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 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遂 射 杀 之。七、现代文阅读鉴赏(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那 树 王鼎钧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那

12、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贡。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长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13、。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它依然绿着。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树屹

14、立不动,连一片叶子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60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