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76766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25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5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5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5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5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手册目录第一章、地基与基础工程一、术语解释二、桩基工程2.1钻孔灌注桩及后压浆施工2.1.1施工准备2.1.2操作工艺2.1.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和防治措施2.1.4成品保护2.2预制混凝土桩施工2.2.1适用范围2.2.2施工准备2.2.3操作工艺2.2.4质量标准2.2.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3沉管灌注桩施工2.3.1操作工艺2.3.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4夯扩灌注桩施工2.4.1操作工艺2.4.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5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2.5.1适用范围2.5.2操作工艺2.5.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6复合载体桩施工工艺标准2.6.1施工准备2.

2、6.2操作工艺2.6.3质量标准2.6.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7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标准2.7.1适用范围2.7.2操作工艺2.7.3质量标准三、地基处理工程3.1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标准3.1.1适用范围3.1.2操作工艺(以四遍夯击为例)3.1.3质量标准3.1.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1.5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3.2石灰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标准3.2.1适用范围3.2.2操作工艺3.2.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四、深基坑工程4.1基坑土方开挖及回填施工工艺标准4.1.1操作工艺4.1.2质量标准4.2喷锚支护施工工艺标准4.2.1适用范围4.2.2操作工艺第二章、主体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一、钢筋工程1.1

3、钢筋制作施工工艺标准1.1.1操作工艺-钢筋成型1.1.2质量标准1.2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1.2.1操作工艺1.2.2质量标准1.3钢筋闪光对焊连接施工工艺标准1.3.1适用范围1.3.2施工准备1.3.3操作工艺1.3.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4钢筋手工电弧焊施工工艺标准1.4.1适用范围1.4.2施工准备1.4.3操作工艺1.5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施工工艺标准1.5.1适用范围1.5.2施工准备1.5.3操作工艺1.6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工艺标准1.6.1适用范围1.6.2施工准备1.6.3操作工艺二、模板工程2.1模板设计制作施工工艺标准2.1.1操作工艺2.2现浇框架结构模板施

4、工工艺标准2.2.1操作工艺2.2.2质量标准2.3扣件式钢筋模板支撑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2.3.1操作工艺三、混凝土工程3.1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3.1.1施工准备3.1.2操作工艺3.2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标准3.2.1施工准备3.1.2操作工艺3.1.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3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3.3.1操作工艺3.3.2质量标准3.3.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4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3.4.1操作工艺3.4.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3.5.1操作工艺第三章、砌体结构工程一、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1基本规定二、砖砌体施工工艺标准2.1操作

5、工艺2.2质量标准三、石砌体施工工艺标准3.1操作工艺四、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工艺标准4.1操作工艺4.2 质量标准第四章、建筑装修工程一、抹灰工程1.1一般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1.1适用范围1.1.2操作工艺1.1.3质量标准1.1.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二、门窗工程2.1木门窗安装施工工艺标准2.1.1操作工艺2.1.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2.2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工艺标准2.2.1操作工艺2.2.2质量标准2.2.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三、饰面板(砖)工程3.1石材饰面板湿贴施工工艺标准3.1.1操作工艺3.1.2质量标准3.2室内饰面砖粘贴施工工艺标准3.2.1操作工艺3.2.2质量标准3.

6、3室外饰面砖粘贴施工工艺标准3.3.1操作工艺3.3.2质量标准3.3.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四、涂饰工程4.1乳胶漆涂饰施工工艺标准4.1.1操作工艺4.1.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4.2外墙乳胶漆施工工艺标准4.2.1操作工艺4.2.2质量标准五、楼地面工程5楼地面工程5.1楼地面基层5.1.1垫层施工工艺标准5.1.1.1操作工艺5.1.1.2质量标准5.1.2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5.1.2.1操作工艺5.1.2.2质量标准5.2楼地面整体面层5.2.1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工艺标准5.2.1.1操作工艺5.2.1.2质量标准5.3楼地面板块面层5.3.1缸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砖面层施工工艺标准5.3.1

7、.1操作工艺5.3.1.2质量标准5.3.2大理石和花岗岩面层施工工艺标准5.3.2.1操作工艺六、细部工程6.1楼梯扶手安装施工工艺标准6.1.1操作工艺6.1.2质量标准第五章、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一、给水系统安装1.1室内给水聚丙烯管道(-)安装工艺术标准1.1.1操作工艺1.2铝塑复合给水管及配件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2.1操作工艺1.3镀锌钢管沟槽式连接施工工艺标准1.3.1操作工艺1.4室外给水管道施工工艺标准1.4.1操作工艺二、排水系统安装2.1室内塑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2.1.1操作工艺第六章、建筑电气工程一、配电系统1.1电线钢导管敷设安装工艺标准1.1.1适用范围

8、1.1.2操作工艺1.2塑料线槽敷设工艺标准1.2.1操作工艺1.3电缆桥架安装工艺标准1.3.1操作工艺1.4电线穿管和线槽敷设及导线连接施工工艺标准1.4.1操作工艺1.5电缆线路敷设工艺标准1.5.1操作工艺1.6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工艺标准1.6.1操作工艺二、用电系统2.1室内普通灯具、专用灯具安装工艺标准2.1.1操作工艺2.2开关、插座安装工程工艺标准2.2.1操作工艺三、弱电系统3.1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工艺标准3.1.1操作工艺第七章、建筑屋面工程7.1屋面找平层施工工艺标准7.1.1操作工艺7.1.2质量标准7.2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7.2.1操作工艺7.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

9、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7.3.1施工准备7.3.2操作工艺7.4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7.4.1施工准备7.4.2操作工艺7.5聚氨脂涂膜屋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7.5.1适用范围7.5.2施工准备7.5.3操作工艺7.5.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一、地基与基础工程1、术语解释群桩效应群桩基础受竖向荷载后,由于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使其桩侧阻力、桩端阻力,沉降等性状发生变化而与单桩明显不同,承载力往往不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称其为群效应。群桩效应受土性、桩距、桩数,桩的长径比、桩长与承台宽度比、成桩方法等多因素影响而变化。地下连续墙用机械施工方法成槽浇灌钢筋混凝土形成的地下墙体

10、。截水帷幕用于阻截或减少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2、桩基工程2.1钻孔灌注桩及后压浆施工2.1.1施工准备成孔设备桩孔钻进方法和机具的选择,应根据现场地层条件,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场地条件及施工单位设备机具的实际情况进行,一般可参照下表。成孔机具适用范围潜水钻粘性土、粉土、淤泥、淤泥质土、砂土、强风化岩、软质岩旋挖钻机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砂土、砂砾层、砾卵石层、强风化岩回转钻(正反循环)砂土、粘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强风化岩、软质及硬质岩冲抓钻碎石类土、砂土、砂卵石、粘性土、粉土、强风化岩冲击钻各类土层及风化岩、软质岩2.1.2操作工艺2.1.2.1泥浆的制备与净化2

11、.1.2.1.1采用泥浆护壁和排渣时,泥浆密度及调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粘性土层中钻进时,一般应注入清水,采用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时,泥浆相对密度宜控制在1.00-1.25;2在砂土层中钻进时,泥浆相对密度宜控制在1.2-1.4;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易坍孔的地层中钻进时,宜控制在1.3-1.6;3泥浆宜就地选用粘土调制,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项次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1密度1.101.15g/cm3泥浆密度计2粘度1025s50000/70000漏斗法3含砂率95%量杯法5失水量30ml/30min失水量仪6泥皮厚度1-3mm/30min失水量仪7静切力1min2030mg/cm210min5010

12、0mg/cm2静切力计8稳定性0.03g/cm29PH值79PH试纸注:当无较好粘土时,可在浆中掺入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或膨润土粉末,以提高泥浆性能指标。渗入量就经试验确定。Na2CO3的掺入量宜为孔中泥浆重的0.1%0.2%。2.1.2.1.2当河床水深冲刷大,且在透水性强的砂、砾石、卵石地层中钻进时,宜采用聚丙烯酰胺泥浆(PHP)护壁。2.1.2.1.3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期间护筒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2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转换泥浆,直到浇注水下混凝土。3浇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

13、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4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地层中,应采用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2.1.2.1.4泥浆过稠时,应用稀泥浆稀释或加入降稠剂,严禁加入清水。2.1.2.1.5泥浆循环和净化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泥浆循环槽宽300mm,深200mm,长宽一般不宜小于15m,槽底纵向坡宜小于1%,在成孔过程中随时清除钻渣。2泥浆池应设在循环槽末端,容积宜为单孔总排渣体积的1/31/2,分两池,可用挖掘机轮换掏渣。3必要时,可用机械净化,使用泥浆振动筛降低泥浆的含砂率。4废浆、废渣应及时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2.1.2.2钢筋笼的制作2.1.2.2.1钢筋的型号、规格和钢筋笼的结构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1.2.2.2钢筋笼的制作质量验收应满足下列规定:1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项目允许偏差主筋间距10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钢筋笼直径10钢筋笼长度502主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3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以上。4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0mm,水下浇注混凝土不得小于50mm,其厚度允许偏差距,非水下浇注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