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学业分层测评鲁科必修2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3425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学业分层测评鲁科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学业分层测评鲁科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学业分层测评鲁科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学业分层测评鲁科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学业分层测评鲁科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学业分层测评鲁科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乙酸学业分层测评鲁科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乙酸(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的【解析】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因此A正确;乙醇、乙酸在常温下都是液体,而C2H6和C2H4在常温下为气体,因此B也正确;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燃烧氧化生成CO2和H2O,因此C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D正确。【答案】C2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A乙酸和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B1 molL1的乙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2、变红色C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D在稀乙酸水溶液中含有未电离的乙酸分子【解析】弱酸的实质是不能完全电离,乙酸溶液中含有未电离的乙酸分子,即可证明乙酸是弱酸。【答案】D3(2016德州高一检测)既能跟钠、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碳酸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是()A苯B乙醇C乙酸 D盐酸【解析】苯与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不反应,选项A排除;乙醇只与钠反应,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均不反应,选项B排除;乙酸与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反应,是该题的合理选项;盐酸尽管与三种物质均反应,但盐酸为无机化合物,选项D排除。【答案】C4将1 mol乙醇(其中的氧为18O)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1 mol乙酸充分

3、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B生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18OC可能生成90 g乙酸乙酯D不可能生成90 g乙酸乙酯【解析】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H2O,所以生成的水中不可能有18O;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根据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1 mol乙醇理论上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因此,实际上不可能得到90 g乙酸乙酯。【答案】C5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的最好试剂是()A饱和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C苯 D水【解析】饱和碳酸钠溶液能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答案】A6若将,可使用

4、的试剂是()ANa BNaOHCNa2CO3 DNaHCO3【解析】COOH和OH均与Na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OH与NaOH、Na2CO3、NaHCO3均不反应。【答案】A7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6680059】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A项,苹果酸中含OH和COOH两种均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B项,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项,1 mol

5、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1.5 mol H2;D项,二者为同一物质。【答案】A8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氯气、溴水、纯碱溶液、酸化的KMnO4溶液、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上述物质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组合是()A仅 B仅C仅 D【解析】巴豆酸分子中含有和COOH,兼有乙烯和乙酸的性质。【答案】D9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发生消去反应B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发生氧化反应【解析】因为具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具有羟基、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但是消去反应的前提是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面要有氢,该物质不

6、符合。【答案】A10烃A的产量能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F的碳原子数为D的两倍,以A、D为原料合成F和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1)A的结构式为_;B中决定性质的重要原子团的名称为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类型:_。:_;反应类型:_。(2)实验室怎样区分B和D?_。【解析】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是乙烯的产量,根据框图,B为乙醇,C为乙醛,E为聚乙烯,F为某酸乙酯。 因为F中碳原子数为D的两倍,所以D为乙酸。【答案】(1) 羟基(2)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

7、或取代反应)(3)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滴加少量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另一种为乙醇(或其他合理方法)11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简式为,试回答下列问题:(1)乳酸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乳酸跟少量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乳酸在浓H2SO4存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链状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解析】乳酸有OH和COOH两种官能团,OH只能与钠反应,而COOH与Na、NaHCO3均反应,并且OH和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当两分子乳酸发生酯化反应只生成一分子水时,其结构为链状。【答案】(1) 2NaH2(2) NaHCO3CO2H2O(3) 12A、

8、B两种液态有机物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物质A能溶于水,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分子中有8个原子,其中氧原子与碳原子数相等,且A与Na2CO3溶液混合时冒气泡。B分子中有9个原子,分子内所有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6,且B只能和钠反应放出氢气,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B的结构简式为_。(2)写出A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B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A是能溶于水且能与Na2CO3反应、分子组成中有C、H、O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分子中的氧原子及碳原子数只能都为2(根据碳原子数与氧原子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为60),可推知

9、A为CH3COOH。B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6,因为C、H、O三种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分别是6、1、8,B分子中有9个原子,只能跟钠反应放出氢气,所以B分子中只能有1个氧原子,分子中碳原子数必小于3。经分析,只有C2H6O符合题意。【答案】(1)CH3COOHCH3CH2OH(2)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能力提升13(2015全国卷)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 B4种C5种 D6种【解析】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

10、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属于羧酸,其官能团为COOH,将该有机物看作C4H9COOH,而丁基(C4H9)有4种不同的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2、(CH3)2CHCH2、(CH3)3C、,从而推知该有机物有4种不同的分子结构。【答案】B14.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且原理相同【解析】A项,分子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羟基、醚键共4种官能团,错误;B项,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羟

11、基可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正确;C项,只有羧基可与NaOH反应,故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错误;D项,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是因为碳碳双键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答案】B15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M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M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BM与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CM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DM既能与乙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解析】M与Na完全反应时每摩COOH、OH各消耗1 mol Na,A项正确;1 molCOOH只与1 mol NaHCO3反应,B项正确;每1 molCOOH消耗1 mol OH,OH不与OH反应,C项错误;M中既含COOH,又含有OH,所以既能与乙酸反应,又能与乙醇反应,D项正确。【答案】C16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导学号:96680060】(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_。(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