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1)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3457222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147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1)(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础护理学 第十章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张连辉梅运飞 学习目标 1 掌握药疗原则 注射原则 各种注射法的目的 部位和注意事项 2 熟悉给药的基本知识 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 3 了解局部给药法 4 能正确实施口服给药 雾化吸入疗法和各种注射技术 配制各种过敏试验药液 能准确 判断与处理药物过敏反应 5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对病人关心体贴 确保药疗安全 重点难点 药物疗法的基本原则安全用药指导注射原则与注射技术口服和雾化给药药物过敏试验 重点 难点 合理遵循查对制度 无菌原则 消毒原则注射技巧对病人的关爱和隐私保护 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口服给药

2、法第三节雾化吸入法第四节注射给药法第五节局部给药法第六节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 药物的种类 领取和保管原则 一 药物的种类 领取和保管原则 二 药物领取方法病区内常用药物内设有药柜 定期到药房领取 补充贵重药物和特殊药物护士凭处方领取后方可给病人使用剧毒药和麻醉药加锁专人保管 登记并交班 按内服 外用 注射 剧毒药等分类放置并根据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内服药为蓝色标签外用药为红色标签剧毒药和麻醉药为黑色标签 凡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不清 有效期已过 或有混浊 沉淀 发霉 异味 变质 潮解等 均不可使用 根据药物性质采用相应的保存方法病人个人专用的特种药物

3、 应单独存放 三 药物的保管 放置于通风 干燥 光线明亮处 易被热破坏的药物应置于2 10 处冷藏保存 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避光保存 置于阴凉处 易挥发 潮解 风化的药物需密封 装瓶盖紧 易燃 易爆炸的药物 应密闭单独存放 置于阴凉低温处 对有使用期限的药物应按有效日期的先后 有计划地使用 避免浪费 药物的保存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 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 购买和使用 非处方药是为方便公众用药 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 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 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 购买和使用 一般公众凭自

4、我判断 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 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除符合规定外 用语应当科学 易懂 便于消费者自行判断 选择和使用 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知识拓展 二 药疗原则 三 给药途径 口服 舌下含服 吸入 皮肤外敷 直肠以及注射给药 由快至慢之顺序 吸入 舌下含服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直肠粘膜 口服 皮肤 给药途径 吸收速度 四 给药次数和时间间隔 五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联合用药 常见药物如何保存 执行药物疗法时护士应遵循哪些原则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课后小结 口服给药法 administeringoralmedication 是指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

5、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 以达到防治和诊断疾病目的的方法 最常用 最方便而且较安全的给药法 吸收慢 药物产生疗效的时间较长 不适用于急救 对意识不清 呕吐频繁 禁食等病人也不适用此法给药 二 方法 一 安全有效用药指导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 舌下含片应放在舌下或两颊黏膜与牙齿之间待其溶化 慢性病和出院后需继续服药的患者 了解用药的知识和服药注意点 主动配合药疗 一 安全有效用药指导 特殊药物用药指导按时用药 抗生素 磺胺类药物分时用药 健胃及刺激食欲的药物宜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密切观察 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前应监测脉率及脉律服药方式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

6、使牙齿染色的药物 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饮水限制 禁饮水 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有安抚作用 多饮水 磺胺类药和退热药 一 安全有效用药指导 口服给药法 二 方法 二 方法 减轻症状 协助诊断 预防和治疗疾病 目的 评估 病人年龄 性别 体重 病情 用药史和过敏史 治疗情况 肝肾功能情况 病人意识状态 合作程度 对治疗的态度 有无药物依赖 对所用药物的认识程度等 病人有无吞咽困难 呕吐 有无口腔 食道疾患等 二 口服给药法 计划 二 口服给药法 实施 备物核对 固体药 液体药 普通药液药液不足1ml油剂药液 协助合作病人服药为危重病人及不能自行服药的病人喂服鼻饲病人须将药物碾碎儿童病人分类指导 规

7、范配药 协助服药 再次核对 按序发药 发药准备 再次核对 固体药 用药匙取出所需药量液体药 摇匀药液一手拇指置于所需刻度处 另一手持药瓶 倒药液于所指刻度药液不足1ml时 需用滴管吸取油剂药液或不足1ml药液 应先在杯中加少量冷开水 然后加入药液 发药前收集病人资料发药时注意倾听病人的意见发药后观察药效和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 口服给药法 注意事项 1 特殊口服药如何正确服用 2 分发口服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如何配制液体药物 课后小结 雾化吸入法是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喷出 经口或鼻吸入 以达到湿化呼吸道 减轻局部炎症 祛痰 解除支气管痉挛等目的 雾化吸入时 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

8、道局部 对呼吸道疾病疗效快 所以临床应用广泛 一 雾化吸入法的目的 二 雾化吸入法常用药物 三 常用雾化吸入法 第三节雾化吸入法 一 雾化吸入法的目的 二 雾化吸入法常用药物 三 常用雾化吸入法 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二 氧气雾化吸入法 三 压缩雾化吸入法 四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基本结构 超声波雾化器是由超声波发生器 水槽 晶体换能器 雾化罐 透声膜 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组成 通电高频电能晶体换能器超声波声能透声膜药物雾滴病人呼吸道 作用原理 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作用特点 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 直径在5 m以下 雾化器对雾化液可轻度加温 增加舒适感 一 超声波雾

9、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目的 评估 病人病情 治疗用药情况病人呼吸道情况病人面部及口腔黏膜状况病人的意识状态 自理能力 心理状态及对雾化给药的认知及合作程度 1 湿化呼吸道 2 控制呼吸道感染 5 治疗肺癌 3 改善通气功能 4 预防呼吸道感染 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计划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 洗手 戴口罩 病人准备明确操作目的 了解操作过程 能配合采取坐位 半坐卧位或侧卧位 用物准备超声波雾化吸入器一套 治疗盘内放置药液 冷蒸馏水 水温计 50ml注射器 弯盘 纸巾 环境准备整洁 安静 舒适 安全 室内温湿度适宜 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1 治

10、疗前应检查机器各部件 确保性能良好 机器各部件型号一致 连接正确 使用雾化器后及时消毒雾化管道 防止交叉感染 2 使用过程中 水槽内有足够量的蒸馏水 水温不宜超过50 需连续使用时 中间需间隔30分钟 水槽内无水时不可开机 以免损坏机器 3 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 易损坏 在操作及清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 4 治疗过程中需添加药液时 直接从小孔中加入 不必关机 一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注意事项 二 氧气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 oxygennebulization 是利用一定压力的氧气产生的高速气流 使药液形成雾状 随吸气进入病人呼吸道 以控制呼吸道感染和改善通气功能 临床

11、上常用于咽喉炎 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哮喘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等病人 氧气雾化吸入器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 将药液由邻近的小管吸出 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的高速气流撞击成细微的雾滴喷出 随病人吸气而进入呼吸道 二 氧气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器 氧气雾化吸入法 二 氧气雾化吸入法 二 氧气雾化吸入法 目的 评估 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病人准备明确操作目的 了解操作过程 配合采取坐位 半坐卧或侧卧位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 洗手 戴口罩 用物准备氧气雾化吸入器1个 供氧装置 湿化瓶内勿盛水 根据医嘱备药液 弯盘 10ml注射器 纸巾等 环境准备安静 整洁 病房温湿度适宜

12、氧气放置安全 远离火源 二 氧气雾化吸入法 计划 二 氧气雾化吸入法 实施 1 正确使用供氧装置 操作时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 注意用氧安全 雾化时氧流量不可过大 以免损坏雾化器 2 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 以免湿化瓶内液体进入雾化器 而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 3 雾化过程中如病人感到疲劳 可关闭氧气停止雾化 适时再行吸入 二 氧气雾化吸入法 注意事项 三 压缩雾化吸入法 压缩雾化吸入法是利用压缩空气 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 随着病人呼吸 药液进入呼吸道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用原理 压缩雾化器主要利用空气压缩机通电后 将空气压缩 压缩后的空气作用于雾化器内的药液 破坏药液表面的张力而形成细微的气雾 通过口含嘴

13、 随着病人的呼吸进入呼吸道 压缩雾化吸入法 三 压缩雾化吸入法 目的 1 湿化呼吸道常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所致的呼吸道痰液黏稠 2 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 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 常用于咽喉炎 支气管扩张 3 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 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病人 评估 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三 压缩雾化吸入法 病人准备明确操作目的 能配合采取坐位 半坐卧或侧卧位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 洗手 戴口罩 用物准备压缩雾化器1个 弯盘 根据医嘱备药液 环境准备整洁 安静 舒适 安全 室内温度适宜 三 压缩雾化吸入法 计划 三 压缩雾化吸入法 实施 1 压缩雾化吸入器在使用时要放在平坦 光滑且稳定的平

14、面上 操作时不能覆盖压缩机表面 2 压缩雾化吸入器在使用时 导管一端连接压缩机 一端连接雾化器 3 治疗结束雾化器所有的配件都要进行清洁 雾化器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后 才能继续使用 4 治疗结束后应把导管从雾化器上拔下 打开压缩机开关 让压缩气流通过导管 直至吹干导管内壁 5 吸气时按住间断控制按钮 慢慢吸入药雾 呼气时松开间断控制按钮 直接通过口含嘴将空气呼出 三 压缩雾化吸入法 注意事项 四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是将药液预置于雾化器内的送雾器中 将雾化器倒置 利用其内腔形成的高压 用拇指按压雾化器顶部 药液便可从喷嘴射出 形成细微的气雾 作用于口腔及咽部气管 支气管粘膜 进而被局

15、部吸收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对症治疗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四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目的 主要适用于应用肾上腺素类药 氨茶碱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 计划 病人准备 明确操作目的 了解操作过程 能配合采取坐位 半坐卧位或侧卧位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 洗手 戴口罩用物准备 手压式雾化器1个 弯盘 根据医嘱备药液 环境准备 整洁 安静 舒适 安全 室内温湿度适宜 操作规程 同压缩雾化吸入法 四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1 使用雾化器之前应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 有无松动 脱落等异常情况 2 深吸气时药液经口腔吸入 尽量延长屏气时间 然后再呼气 提高治疗效果 3 每次进行1 2喷 两次之间

16、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 4小时 4 雾化器使用后应放置在阴凉处保存 塑料外壳要定期清洁 四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注意事项 1 超声波雾化吸入的作用原理有哪些 2 超声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是什么 3 氧气雾化吸入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 压缩式雾化吸入与手压式雾化吸入各有哪些优点 课后小结 王女士 45岁 因 口渴多饮多食3年 加重10天 入院 入院评估 身高160cm 体重60kg 血糖14mmol L 血脂CM6 5mmol L TG2 4mmol L 尿酮体 经医生诊治 该病人2型糖尿病可能性大 建议胰岛素强化治疗 同时应用胰岛素增效剂 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请问 1 为该病人进行胰岛素注射时选用何种注射方法 2 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注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注射给药时应遵循的注射原则是什么 导入情景 第四节注射给药法 一 注射原则 二 注射用物 三 药液抽吸法 四 常用注射法 一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环境清洁 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2 注射前护士必须洗手 戴口罩 保持着装整洁 必要时戴手套 3 注射器空筒的内壁 活塞 乳头和针头的针梗 针尖必须保持无菌 4 注射部位皮肤按要求进行消毒 并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