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选修6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124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图选修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验收评估(三)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12题。1森林破坏的原因有()乱砍滥伐抚育更新林地开荒、开矿酸雨过度樵采和大规模放牧合理采伐ABC D2“穷了山区,害了平原”这句话从反面说明森林具有的环境效益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减弱噪声,美化环境解析:1.D2.A第1题,抚育更新与合理采伐是保护森林的措施。第2题,森林破坏对山区会造成生态恶化、土壤侵蚀,不利于经济发展,由于水土流失会使平原地区泥沙淤积、加剧旱涝灾害,因此,这句话突出的是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读西亚地区土地

2、退化示意图,回答35题。3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物理风化 D化学溶蚀4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B我国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5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D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解析:3.B4.C5.C第3题,西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从图中可看出,风力侵蚀所占的比重最大。第4题,与西亚地区相似的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第5题,造

3、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樵采所造成的植被破坏,为避免土地退化,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由于本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宜过度城市化,也不能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而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当前还不易做到。读下图,完成67题。6对草场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会导致()A BC D7图片中的环境问题可直接导致()A土地退化 B下游湖泊淤积C诱发沙尘暴 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6.B7.A第6题,对草场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会导致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图片中草地稀疏、载畜量过多,反映的是草场退化景观;中岩石裸露,是水土流失的结果;为陡坡开垦梯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4、;为土地荒漠化。第7题,题干中的“直接”是题眼,水土流失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湖泊淤积是水土流失的间接后果;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是由人类不当的活动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丧失、高强度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环境污染等原因造成的。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8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生物多

5、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D调蓄洪水,防治自然灾害9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以扩大耕地面积A BC D解析:8.B9.B第8题,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等功能,所以应该提倡大力保护,不应开发为耕地。第9题,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只能获得眼前利益,从长远看,会造成生态破坏;陡坡耕作会造成水土流失,经济效益也不高。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

6、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A BC 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A BC D解析:10.B11.C第10题,图中B、C区域都表示的是土壤侵蚀,其中B为山地丘陵地带,要更严重一些;A所在的地区由于土层薄,水土流失易造成石漠化现象。第11题,结合图例可判

7、断南方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较大,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多发区也是人类活动强烈区,说明人为原因是生态破坏的重要因素。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回答1213题。12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其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有()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盐渍化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区以风蚀荒漠化为主A BC D1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

8、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解析:12.C13.B第12题,毛乌素沙区地处我国西北,气候干旱,风蚀作用显著;地势较高的梁地土层疏松,加之夏季多暴雨,易为流水侵蚀而出现荒漠化;低湿滩地的水蚀作用微弱;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丘活化。第13题,在塔里木盆地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不现实;受水源限制,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可能会导致荒漠化进一步恶化;当地绿洲边缘的荒漠化主要是樵采等引起的,退耕还草与还林结合,形成体系才有效。国务院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4类。结合所学知识

9、回答1415题。14限制开发区主要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和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东北三江平原和黄土高原分别属于()A荒漠生态功能区、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B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荒漠生态功能区C生物多样性功能区、森林及湿地生态功能区D湿地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防治区15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下列省区禁止开发区面积较大的为()A山东省 B安徽省C黑龙江省 D西藏自治区解析:14.D15.D东北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的湿地,应为湿地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为水土流失防治区。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因而需禁止开发的面积较大。二、综合题(共70分)16目前我国森林面积

10、达到1.95108 hm2,森林蓄积量达到1.371010 m3,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36%。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长期以来,B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自2008年8月以来,围绕森林的可持续发展,B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从实施生态教育、资源管理、防火安全等生态战略上入手,全力保护森林资源。材料三D地区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1)A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5分)(2)B地区要实现林业可

11、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7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D地区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原因。(3分)解析:第(1)题, A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其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后,会导致水土流失,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第(2)题,要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障林业资源的不断更新,又要想方设法提高林区人们的经济收入,以便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沼泽率随着垦殖率的上升而下降。答案:(1)河流含沙量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河、水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频发。(2)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对木材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绿色食品、医药和特色养殖业;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改善能源结

12、构,减少对林地的压力;加强林区的建设与管理。(3)粮食等需求增加,盲目对土地资源大量开垦造成湿地减少和退化。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青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监测数据显示,过去多年青海湖整体水位持续下降,但近年来,青海湖水位连续上升,2009年上升幅度约为10 mm,20052008年,青海湖水位已上升54 mm。(1)2005年以前,青海湖水位多年持续下降,其原因可能是什么?(3分)(2)简述近年来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的原因有哪些?(8分)(3)青海湖的生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解析:第(1)题,青海湖水位在2005年以前持续多年下降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导致入湖水量减小所

13、致。第(2)题,2005年以后青海湖水位的持续上升主要是入湖水量增多所致。一是人们采取了生态保护措施,二是降水增多,三是高山冰川积雪持续消融,入湖河流流量增大。第(3)题,青海湖的生态作用和它所处的位置及调节作用有关。答案:(1)人类活动不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2)近年来,青海湖周围地区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退耕还草、还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降水增多是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海湖周边地区气温不断升高,高山冰川积雪持续消融,入湖河流流量增大。(3)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不仅控制着西部荒漠向东蔓延,还对黄河流域产生重要影响。18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4、)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治理荒漠化成效显著,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材料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A、B、C三地荒漠化状况图。 (1)A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4分)(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该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荒漠化面积的变化趋势。(3分)(3)说出在“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中可能是那些因素?(3分)解析:第(1)题,草原地区大量牲畜饮水,使水井周围集中大量牲畜导致过度放牧,形成斑点状的荒漠化圈。第(2)题,图中可以看出B地区位于农牧业交错地带,故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过度农垦,破坏植被。直接观察图即可看出荒漠化面积先变大再变小。第(3)题,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答案:(1)斑点状的荒漠化圈;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2)过度农垦,破坏植被。荒漠化面积先变大再变小。(3)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农垦。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黑冠长臂猿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要实验动物,它仅见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因人类的捕杀,海南岛现存仅30多只,主要生活在霸王岭林区。材料二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