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基本理论-课件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4563755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医学基本理论-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社会医学基本理论 社会医学系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主要特点 1 创新性 源于医学思维与实践的创新 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 2 预见性 是对医学本质的看法 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 3 实践性 源于医疗卫生实践 指导卫生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4 政策性 是对医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卫生政策是为实现卫生战略目标所制订的行动纲领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内涵与卫生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社会性 一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 WHO的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而且是身体 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1947年 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 疾病 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的定义希波克拉底 疾病就

2、是体内四种体液的比例失常 黄帝内经 疾病的本质在于人体的阴阳失调意大利学者莫干尼 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法国学者毕夏 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德国的魏尔啸 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 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 谁再提出全身性疾病问题 那是他把时代搞错了 疾病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疾病就是基因的病变 疾病就是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 因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以上观点共同之处 以细胞病理和基因病理为基础而提出的 医学目的研究计划 goalsofmedicine GOM 所谓健康是指没有显著的疾病 能让人去寻找其基本目标 并执行寻常的社会活动和工作职责 该定义认为医学不

3、可能带来完全的安康 一 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健康是劳动者发展个人技能的基础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资源 生产力要素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物质因素 生产力中的基础因素人的因素 生产力中的主体因素 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 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对劳动环境 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需求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逐步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 消费适度 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 人 社会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并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

4、三 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是享受其他权力的基础 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包括人民的健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应该包括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十六大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作为国民素质的三个组成部分 三 疾病的社会性疾病本身是生物学现象 但与人的社会地位 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因素 疾病 生物因素 疾病 一 病因的社会性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 降低危险因素 促进健康生活 全球40 的疾病负担是由10种危险因素所导致 其中绝大多数与社会因素有关 如果能够战胜这些威胁 人们可以健康地多生活5至10年 行

5、为与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 生物学因素 卫生服务 各种社会因素 疾病 死亡 二 疾病结果的社会性疾病 劳动力健康受损 降低人群的劳动生产能力 减少物质 精神财富的生产早死 减少劳动力的工作时间治疗疾病 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 造成患者本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造成社会的经济负担 卫生经济学研究表明 1993年我国居民因疾病引起的卫生资源消耗 包括诊断 治疗和康复所消耗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 1998年该比值为6 4 严重疾病的流行破坏社会安定健康问题影响超出生物医学的范畴 三 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大卫生观 疾病防治工作全社会每个人的职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卫生服务 建设一个

6、由自我保健 家庭保健 社会保健 国家保健和国际保健的从个人到全球的保健体系 封闭式 开放式 微观 宏观个体服务 群体服务 高危险性观 疾病防治工作要有所侧重 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 用于高危人群 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 如孕产妇 老年人等 对高危环境 易产生疾病的自然 社会和心理环境 如离婚 失业等 减少高危反应 指机体对各种刺激缺乏适应所产生的反应 第二节医学的目的与医学模式 一 医学的目的与医学模式的一致性医学是人类促进健康 防治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 医学目的随着医学模式发展而变化 古代医学的目的 减轻痛苦和挽救生命近代生物医学模式 治病救人 延长生命 解除疼痛和疾苦 医学的目的 1993 1997

7、 的探讨 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理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 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考虑和讨论医学的根本目的 以寻求解决各种医疗保健矛盾问题 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的四个层次 1 预防疾病和损伤 促进和维持健康 2 解除由病灾引起的疼痛和疾苦 3 照料和治愈有病的人 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 4 避免早死 追求安详死亡 二 现代医学目的的原则与内涵现代医学的目的代表着医学的核心价值 正确理解其原则和内涵 有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治病救人 延长生命 解除疼痛和疾苦 提高生命质量 医学的目的 原则 1 高尚原则2 节制和谨慎原则3 供得起和经济上可持续原则4 公正和公平原则医学不应该只研究那些仅对富人用得起的药物

8、和技术 也不应该在延长不可避免的疾病或死亡的边缘徘徊 医学的服务对象应该是所有的人 5 尊重人的选择和尊严的原则 现代医学目的内涵 1 预防疾病和损伤 促进和维持健康医生应该帮助病人获得健康 减少由生活方式引起的危险 并且努力使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结合起来 2 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当代医学对解除疼痛有一个不适当的理解 很少去处理病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疾苦 对于无明显生物学基础的疾病则更少注意到 但这些对医生来说是很常见的 医学有责任教育医生如何去解除疼痛和疾苦 以及医学所能提供的服务的能力和限度 现代医学目的内涵 3 照料和治愈有病的人 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由于20世纪医学的巨大科学进展

9、 最大的注意力集中于治疗器质性疾病 而不是照料作为 人 的病人 在老龄化社会 慢性病的流行要求医学强调护理和康复服务 帮助病人适应有节制的生活 4 避免早死 追求安详死亡医学必须在与死亡作斗争以及接受死亡作为人类最终命运之间保持某种平衡 生命不应不顾一切地延长 避免早死应是医学的重要目的 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建立科学的死亡观 三 现代医学目的的实践体现医学研究的对象 人 生物属性 社会属性 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现代医学目的 以人为本 的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 以完整的人为中心 以人的全面健康为中心 第三节卫生事业的生产性 公益性与社会功能 我国卫生事业 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公益性 卫

10、生事业社会属性的体现 公益性要求卫生事业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生产性 卫生事业自然属性的体现 忽略了这个特性就会遏制卫生事业的活力 公益性和生产性的关系 一 卫生事业的生产性卫生事业的生产性 1 物质资料的生产 2 人类自身的生产作用 1 通过保护 增强劳动力促进物质资料的生产 2 通过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劳动力自身的生产 卫生服务是由具有一定卫生知识 技能和经验的卫生服务劳动者 以保护健康的人群和有待于修复劳动能力的患者为特殊劳动对象 通过卫生器材和药物等劳动资料进行的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活动 卫生服务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是一种商品 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商品生产 分配

11、 交换 消费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等价交换的原则 二 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卫生事业的社会属性是 公益事业 公益 是人人需要 共同受益 各方尽责 卫生事业社会属性要求社会各个方面要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事业保障人的健康 而人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基本特征包括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 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 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 政府对卫生工作实行政策干预和法规管理 卫生事业整体 公益性 与局部福利性的兼容性等 卫生事业实行的是 一定的福利政策 福利 是政府或社会团体通过再分配形式给劳动者或社会成员的一种物质帮助或照顾

12、 是用国家财政去扶持 实行一定的免费或少量收费的政策 一定 就意味着有限度 是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国家财政的补贴 同时以免费或低于成本的收费形式向社会提供卫生服务产品 实际上是给卫生服务的对象间接分配一部分社会消费基金 是福利性的体现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因此 我国现阶段的卫生所有制结构必须以公有制医疗机构为主体 三 卫生事业的社会功能卫生事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卫生状况的改善与卫生事业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卫生事业的支持 一 发展社会经济卫生事业是保持和增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维

13、护和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是保证国民经济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健康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 节省劳动力再生产费用 节约社会资源 有利于经济发展 2 提高劳动者健康质量 增加劳动力的使用时间 由此增加的社会财富 就是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 二 建设精神文明卫生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保障公民全面发展的重要部门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生活需要 满足人民卫生保健需要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卫生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三 保障基本人权卫生事业

14、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水平的技术保证 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劳动力的再生产 和物质资料生产相互联系 相互适应的一个重要渠道和中间环节 对人口生产的调节与劳动力的再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 卫生服务通过保护劳动力和促进健康恢复的生产性活动 在提高人口的素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 维护社会安定卫生事业对公众健康的投资是对 社会公众健康安全 的投资 是与经济安全 公共安全相联系的 对个体而言 疾病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 且会带来经济负担 并可通过工作和生活关系影响着家庭和社会 对群体而言 疾病流行将对一定地域内的生产 贸易 经济 文化交流 投资等造成的后果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医学范畴

15、 第四节健康 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卫生事业的发展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提高人民健康 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劳动生产力所创造的 健康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必备的先决条件 因此保障全体公民应有的健康水平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核心 因为健康将有助于经济 社会 环境的发展 健康问题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成功起重要作用 健康又是人类持续性发展的一个结果和目标 人类的健康状况反映了总的社会 经济和卫生发展的进步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卫生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生事业的发展

16、是以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 我国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社会商品极大丰富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对外经济日趋活跃 教育 科技 文化 体育 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卫生机构和队伍已具规模 二 健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康是劳动力的基础 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也是智力 体力和情感发育的基础 健康可以为个人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健康投资能减少疾病 减少残疾 提高生命质量 有效延长劳动力的工作时间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良好的健康是对整个社会扶贫 经济增长和长远经济发展的关键投入 经济史上的一些巨大腾飞都是以公共卫生 疾病控制和改善营养摄入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为后盾 根据WHO宏观经济与卫生委员会研究指出 660亿的健康投资可得到3600亿的回报 即带来6倍的效益 1950 1982年内 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加到69岁 由此而创造的经济价值共24730亿元 平均每年约773亿元 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 grossnationalproduct GNP 的22 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