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物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56289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物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物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物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江苏卷】物理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DDADACDCDCDD1【答案】D【解析】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所以5G卫星通讯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答案】D【解析】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声音辨别对方是谁,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D正确;3【答案】A【解析】A、中学生一步大约0.5m,走过的路程大约为0.5m1356876500m,接近6000m,故A正确;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B错误

2、;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错误;D、正常成年人一次心跳时间约1s,故D错误。4【答案】D【解析】A、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当月球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地球进入了月球的影子中,从而形成日食,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5【答案】A【解析】A、无人快递车刹车后,快递车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前运动,故A正确;B、无人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改变,其运动状

3、态改变,则无人车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C、无人快递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D、无人快递车行驶过程中,以快递车为参照物,货物与快递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6【答案】C【解析】A、如图甲是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不属于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乙是电子显微镜下某种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长喙天蛾能够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D、如图丁是火山爆发,漫天灰霾,是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

4、D不符合题意。7【答案】D【解析】A、C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即hAhC,酒精水,故根据pgh可知,pCpA,A、B两容器盛的都是水,则密度相同,A容器中水的深度小于B容器中水的深度,故根据pgh可知,pApB,所以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关系为:pCpApB。由题图可知,三容器的底面积关系为:SBSCSA。根据p可得FpS,所以,A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可能相等,C容器所受液体压力最小。8【答案】C【解析】水雾是液态的,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9【答案】D【解析】由电路图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两端电压。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左移时,R2连入电

5、路的阻值变小,故A错误;B、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总电阻RR1+R2,R1阻值不变,R2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所以总电阻变小,故B错误;C、电源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小,由I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错误;D、电路中电流变大,由UIR知,R1两端电压U1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D正确。10【答案】C【解析】A、风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在工作过程中,线圈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磁场中转动,将风能转化成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B、电风扇中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不是应用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C符合

6、题意;D、动圈式话筒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11【答案】D【解析】手摇电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A、此图反映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转动,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错误;B、此图中有电源,反映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转动,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错误。C、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C错误。D、图中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相符合,故D正确。12【答案】D【解

7、析】A、运动员下落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运动方向也是向下的,重力做功,速度越来越快,故A错误;B、运动员下落过程中,速度越大,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CD、运动员下落过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增加,故C错误、D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3【答案】516;运动【解析】(1)飞机飞行的路程s731km,时间t1h25min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516km/h。(2)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相对地面上的某一点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飞机是运动的。14【答案】能;A【解析】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红外线热作用很强工作的,物体温度越高

8、,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与光照没有关系,所以该设备在无光的夜晚能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工作时,把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电路运算处理后,换算转变为被测目标的线性的温度信号值,最后显示输出被测物体的温度,故A图符合实际。15【答案】凸透镜;会聚【解析】多肉上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会聚,使得局部形成高温,从而伤害多肉芯上的嫩芽,所以要用专用气吹清除多肉芯上的水珠。16【答案】123.4g;1.234103;大【解析】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53.4g。烧杯的质量为30g。那么倒入量筒中的牛奶的质量为123

9、.4g;牛奶的体积为100cm3,牛奶密度为:1.234g/cm31.234103kg/m3;先测出烧杯中牛奶的质量后,再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有些牛奶沾在烧杯壁上,则体积测量值偏小,根据密度公式知测得的牛奶密度偏大。17【答案】不变;8107;不变【解析】当轮船在上海码头卸下货物后,质量减少,轮船的重力减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的浮力等于货物的重力,所以轮船所受到的浮力也减小,轮船将上浮一些。所以轮船减少的浮力卸下货物的重力m货g8106kg10N/kg8107N;轮船的“排水量”指的是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对于任何一艘轮船来说,它是固定不变。18【答案】弹性势;动;减小【解析】拉弯的弓把

10、箭射出的过程中,弓的形变变小,箭的速度增加,因此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如图乙,运动员拉弦的手要戴上“护指”,这是通过增大手的受力面积来减小弦对手的压强。19【答案】低温;6.6【解析】(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两电阻串联,电阻较大,根据P知热水器处于低温档;根据P得电路的总电阻为:R8.8,因为RR1+R2,且R13R2,所以可得:3R2+R28.8,R22.2,R13R232.26.6。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9分。解答第29、30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20【解析】(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重心画一个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2

11、)木块沿斜面减速上滑,所受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下,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1【解析】图中法线已画出,光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由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22【解析】由图可知,上面是火线,中间为零线,下面为地线;灯泡和开关的接法:火线先进入开关,开关要控制两盏灯,则开关应串联在干路上,家庭电路中两灯泡应并联;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23(6分,每空1分)【答案】(1)40;(2)120;(3)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OA;可逆的【解析】(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2、,都为40;(2)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反射角也为6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向后转动,则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4)因为反射过程中光路可逆,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24(5分,每空1分)【答案】(1)匀速直线;(2)乙、丙;(3)错误;切分后改变了木块的面积和质量,导致实验过程未控制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影响实验结论;(4)B【解析】(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

13、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要控制压力相同,故乙、丙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小安在上述A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进行探究,切分后改变了木块的面积和质量,导致实验过程未控制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影响实验结论,故这种做法错误;(4)图乙所示装置中,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测力计B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故在用力将木板

14、向左拉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反映了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5(5分,每空1分)【答案】(1)乙;(2)密度;(3)20;0.2;C【解析】(1)要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的方向相同,而深度不同,故选甲、乙两图即可;(2)比较甲图和丙图可知,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液体的种类不同,橡皮膜的形变程度不同,说明液体产生的压强不同,可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3)由图知,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量筒中,排开水的体积为20mL20cm3,此时探头所受的浮力:F浮水gV排1103kg/m310N/kg20106m30.2N。由甲、乙两图可知,探头浸入水中的

15、深度增加时,其体积会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根据F浮水gV排知,其所受浮力变小;根据F浮G排m排g知,排开水的质量变小;探头在刚与溢水杯底部接触但对溢水杯底部没有压力之前,探头的重力不变,所受浮力变小,根据F浮GF示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大;当探头在与溢水杯底部接触且对溢水杯底部有压力之后,探头还受到杯底向上的支持力,根据力的合成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小;所以,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先变大后变小,故选C。26(7分,每空1分)【答案】(1)左;(2)1;20;不正确,分析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且第2、3组数据也得不出小明的结论,再者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相加减没有意义;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3)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4)2【解析】(1)由图知,左端偏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将平衡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