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55374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省市宣武市落水初级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42分)1厨房中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瓷碗:我被摔碎了B煤气:我燃烧了C菜刀:我生锈了D食物:我腐烂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玻璃杯:我被摔碎了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

2、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煤气:我燃烧了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菜刀:我生锈了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我腐烂了已经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反应前后质量改变,化学性质不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判断,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

3、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特点是“一变、两不变”【解答】解:A、加入催化剂有时可加快反应速率,有时也可减慢反应速率,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有时可加快反应速率,有时也可减慢反应速率,故B错误C、催化剂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C正确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催化剂与催化作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考查热点,理解催化剂的定义,明确其“一变、两不变”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规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 取用粉末固体C 取用液体药品D 读液体体积【考点】给

4、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

5、瓶口紧挨;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 发生装置B 排水法收集氧气C 验满 D 存放氧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的密度比

6、空气的略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存放氧气时集气瓶应正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验满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电子层数【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7、】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质子数)故选A【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6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说法,前者为化学性质,后者为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态氧无色B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较活泼C氧气能支持燃烧,发生反应时都放热D氧气能使食物变质,固体氧是雪花状淡蓝色【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

8、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气态氧无色,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常温下较活泼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发生反应时都放热属于现象,故选项错误D、氧气能使食物变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固体氧是雪花状淡蓝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

9、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7“天然益力,焕发生命力”在“益力”矿泉水瓶上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如图,这里的“钾、镁、钠、钙”指的是()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钾、镁、钠、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益力”矿泉水瓶上里的“钾、镁、钠、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钾、镁、钠、钙”是强调存在的元

10、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下列说确的是()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解答】解: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氯化氢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而氢气和氯气混合是混合物,B错误;C、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故

11、C错误;D、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氯化氢是由元素组成,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明确元素组成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9下列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氧气O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O2C钙元素CAD一个镁离子Mg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D、离子的表示

12、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解: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故选项符号书写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故选项符号书写错误C、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故选项符号书写错误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符号书

13、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解答】解:该物质由不同原子直接构成的混合物; 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 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

14、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 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1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有如下主要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并固定装置;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把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操作步骤可根据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判断【解答】解: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定装置:连接并固定装置;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把导管移出水面;停止加热所以正确的顺序是:故选C【点评】气体的制备是中考的重点之一,学生必须重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描述,弄清氧气的性质及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正确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掌握操作步骤及收集方法、验证方法12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B滴加少量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到容器并紧贴容器壁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药品直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D取用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