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5099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过关检测(十五)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浙江金华十校高三调研)某同学这样讲述“洛阳纸贵”的典故:“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讲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A造纸术没有被发明B都城在长安而非洛阳C尚未发明雕版印刷术D没有赋这一文学形式解析:选C。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时蔡伦将技术改进,故A项错误;西晋的都城是洛阳,故B 项错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故C项正确;赋是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西汉时发展起来,西晋时期仍是主要的文学体裁,故D项错误

2、。2(2016湖南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依据材料“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可知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3(2016武汉高中毕业生调研)南宋宋慈在

3、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解析:选B。民族政治并立不利于文化交流,故A项错误;宋代理学出现,格物致知有利于科技研究系统化,故B项正确;C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体现的医学领域的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医学领域的体系化构建,不能说明宋元科技处于巅峰时期,故D项错误。4(2016湖南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李约瑟在

4、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 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 项。以上现象说明()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解析:选D。闭关锁国政策出现于17世纪清朝,与题中“公元318世纪”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作者是西方人,找到4项西方传入中国的发明符合史实,不是作者立场偏颇,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西方科技开始超越中国,“一直”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大量技术发明传入西方,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5(2016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

5、试)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郭沫若之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因为书同文字()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C使文字简洁明了实用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解析:选D。秦朝书同文字后的统一字体是小篆,故A项错误;书同文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强调的是汉字的实用功能,故B项错误;本题考查的是书同文字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C项过于表面,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可知书同文字便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利于促进中华文

6、化的融合和进步,故D项正确。6(2016南昌高三调研)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D佛教观念影响很大解析:选D。从材料中“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可知体现的是佛教轮回、因果报应思想,选择D项符合题意。7(2016郑州高中毕业年级质检)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

7、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A彩陶画与汉赋B话本与小说C唐诗与风俗画D楚辞与文人画解析:选C。彩陶画和汉赋都是宋以前的,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话本与小说都是宋兴以来的文学艺术,故B项错误;唐诗属于宋以前,由于对文学水平要求较高,底层百姓很难真正参与其中,因而属于贵族的,而宋代风俗画展现社会风俗,反映大众生活,故C项正确;文人画需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不符合大众民间生活,故D项错误。8(2016河南商丘高三模拟)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

8、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解析:选A。1954年的规定倾向于俄语授学,联系当时两极对峙、美苏冷战的背景,可见此举旨在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故A项正确;1954年“一五”计划早已开始,故B项错误;我国教育部的规定,不是让苏联主导中国,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有俄语和英语,且更倾向于俄语,无从体现“多元化”,故D项错误。9(2016湖北稳派高三强化训练)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

9、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双百“方针的提出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二为”方针的提出解析:选B。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50年代末60年代初”可知,此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科技的繁荣,故B项正确。10(2016湖南益阳高三调研)“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

10、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C价值观扭曲D科学发展滞后解析:选C。材料主要讲述了“文革”时期电影决裂的影响,其会导致学风淡化,但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故A项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下降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也不是这部影片的影响,故B项错误;这部影片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扭曲,即人们对事情判断标准的扭曲,故C项正确;科学发展的滞后不是电影带来的问题,是“文革”最终导致的问题,故D项错误。11(2016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联考)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

11、“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A适应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B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C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D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解析:选B。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星火计划”是针对地方经济的振兴,与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有关,故B项正确;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提出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2. (2016北京海淀区高三适应性练习)不同时期的宣传画体

12、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右图所反映的时代相符的历史主题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教育为工农兵服务C放卫星,大跃进D科教兴国解析:选D。1995年中央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且将其列为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从而推动了航天及各项科教事业的发展,图片上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成功发射升空反映了科教兴国这一主题,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6广东中山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费正清认为:“朱熹殁

13、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时期代表人物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

14、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1)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论证。(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不同?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的科

15、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4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4分)解析:(1)第一小问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即可;第二小问论证,首先,从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然后结合史实分析论证即可。(2)第一小问不同,由材料二中“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可以作答;由材料二中“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甲午战争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逻辑分析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从197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背景从经济、政治、科技角度分析即可。(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不同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的特色。答案:(1)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