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4543920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1课 荷塘月色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记一记一、字音1单音字蓊蓊郁郁()袅娜()()惦念() 踱步()梵婀玲() 霎时()弥望() 斑驳()渺茫() 煤屑()点缀() 脉脉()妖童媛女() 鹢 首()櫂() 敛裾()答案:wn nio nu din du sh m bn mio xi zhu m yun y zho j 2多音字差 参颤 宁荷 悄答案:c/ ch/ ch/ chi cn/shn/cn chn/zhn nn/nn h/h qio/qio 二、字形 答案:渺/缈宛/婉裾/倨/踞缀/啜/辍姿/恣惦/掂辨一辨三、词语1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同:二者都形容姿态美好。异:“亭亭玉立”形容女子修长的身材,也形容花

2、木挺拔秀丽。“婀娜多姿”只形容轻盈柔美的姿态。例句(1)白桦树享有“纯情树”的美誉,枝叶扶疏,姿态优美,犹如少女窈窕的身躯般。(2)随着悠扬的乐曲声,舞动的喷泉像是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答案:(1)亭亭玉立(2)婀娜多姿2幽僻幽静宁静同:都有“安静”的意思。异:“幽僻”指环境幽美偏远,强调地方偏僻。“幽静”指环境幽雅寂静,强调没有声响,非常安静。“宁静”不仅能用于环境,还能用于心情。例句(1)在弯弯的、的乡村小道上,感受冬天乡村的诗情画意。(2)春节诗会在江苏同里古镇举行,众明星的加盟让这个的江南古镇热闹不已。(3)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体会生活的与舒心。答案:(1)幽僻(2)幽静(3

3、)宁静3受用消受享用同:都有“享受”之意。异:“受用”指享用,得益。“消受”指享受,受用,也有“忍受,禁受”的意思,多用于否定式。“享用”指使用某种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例句(1)那两个月所学到的东西,可能是我终生都的财富。(2)家长对孩子的厚爱,仅仅是他们的意志,孩子们未必得起。(3)在盛开的樱花树下可口的日式养生绯樱定食,是人生一大享受。答案:(1)受用(2)消受(3)享用4风致风采风姿同:都有“举止姿态美好”的意思。异:“风致”还有“风味,风趣”的意思,多形容女子。“风采”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精神气质与外貌俱佳。“风姿”指风度姿态。“风致”和“风姿”不仅能形容人,还能形容事物。例

4、句(1)参加各种展示会其实不必尽穿拘谨的晚礼服,有时候轻松随意反而更见。(2)西藏各族妇女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充分展示了巾帼。(3)与会女性委员代表展示了新时代妇女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亮丽。答案:(1)风致(2)风采(3)风姿5瞌睡酣睡嗜睡同:都有“睡觉”之意。异:“瞌睡”指由于闲倦而进入睡眠半睡眠状态。“酣睡”指睡得很熟。“嗜睡”指特别爱好睡觉,多有贬义。例句(1)据统计,如今因为开车打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25%。(2)英国少女路易莎鲍尔的亲友称她“睡美人”,因为她常常连续数日才醒。(3)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一大类,白天是睡眠障碍的另一大类。答案:(1)瞌睡(2)酣睡(3)嗜睡四、成

5、语识记1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2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运用判断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原因,感冒患者比较多,就连年富力强的青年男女也变得没精打采。()(2)入夏,蓊蓊郁郁的青枝绿叶遮盖了地表那些凹陷、残缺部分,连裸露的岩石也披上由青藤和绿苔连缀起来的夏装。()答案:(1)(“没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2)(“蓊蓊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填一填五、作者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字,号,原籍,生于江苏东海,因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现代、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晚年一身重病,

6、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1948年病逝于北京。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对美、对光明的憧憬;其散文风格朴素缜密,清新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有长诗,诗文集,散文集、等。答案:自华佩弦秋实浙江绍兴散文家诗人学者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六、背景“超然”之中的挣扎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任教,住在。文中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反革命政变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朱自清处于之中,一方面对北洋军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原因,他又不可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而是

7、最终选择了“”的方法。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他又不能安心于“超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在这种心境下,朱自清独自来到月下荷塘思考人生理想,写下了传世佳作荷塘月色。答案:清华大学清华园四一二七一五彷徨暂时逃避七、文化常识散文文体常识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与、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是指其取材自由广泛,形式灵活多样;“神不散”是指其立意明确而集中。根据内容和性质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说理散文就事论理,或借助一定

8、的意象,阐述道理,抒发感悟。写景散文则以描绘景物为主,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散文以为主,也使用、等方式,常常将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起来运用,不拘一格。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答案:诗歌小说戏剧形散而神不散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写景散文抒情记叙议论通 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引起感觉转移,典型例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歌声是,作者让两种感觉互通,使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得到了嗅觉、听觉上的双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隐若现。答案:联想嗅觉听觉理一理八、思路归纳答案:荷叶荷花微风送荷香叶颤波痕流水月光薄雾叶花

9、灌木树影光影九、主题提炼这篇散文以为线索,从“”写起,到“”收尾。作者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时而缓步前行,时而伫立凝想,把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令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作者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心情。答案: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带上门出去推门进去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彷徨苦闷的感悟体会想一想1.作者为什么会想起去荷塘散步?作者散步的路线是怎样的?答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家小路荷塘家。2文章标题是“荷塘月色”,哪些段落点题?简要概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

10、案:第4、5、6段。分别写了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及荷塘四周的景色。文本细读一、整体感知1.文章是如何描绘“荷塘月色”的?答案:(1)写荷塘,动静结合。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零星地点缀着的荷花,这是静的画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则是动的景致。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幽静又富有生气的特点。虽无“月”字,但处处有月色。叶子、花朵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月色映射下才形成了动人的景致。(2)写月色,虚实结合。先写月光如流水般泻在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是虚写,

11、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写月的投影,有“灌木”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复的图景。此处写月色,但处处有荷塘。2阅读文本,看看作者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答案:画面画面意象画面特征月下小径小煤屑路、许多树幽僻、寂静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幽静、淡雅荷塘月色月光、青雾、树影朦胧、缥缈荷塘四面树色、树姿、远山、蝉声阴沉、模糊二、细节探究1.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散文贵在文眼,那么荷塘月色的文眼是什么?在

12、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开篇就点出全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的设置和作者的心境紧密结合。作者想借夜游荷塘排解苦闷,于是他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先写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接着作者用了四个“静”来衬托心中的“不宁静”:一是小路的静,“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二是描写自己独处的静,“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三是再写月光的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四是又写了荷塘四面的静,可以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

13、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答案:“另一世界”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平常的“我”是指被哀愁困扰的“我”;此时的“我”是指借欣赏眼前幽雅淡静的景色暂时摆脱了哀愁而变得超脱、自由的“我”。3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里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景物特点情感心理小煤屑路幽僻、寂寞心里颇不宁静荷塘四面的树木无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面对自然美景,有淡淡的喜悦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荷波疾如闪电月光清幽,如流水青雾薄如轻纱云天淡淡的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乐树缝灯光没精打采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蛙叫蝉鸣最为热闹4.作者把月下荷塘写得清幽、恬静,把荷塘上的月色写得朦胧、柔美,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呢?答案: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来描写月色。(1)正面描写。(2)侧面烘托。三、思维发散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