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1157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45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_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_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_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_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_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_(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人力不应视为资源讲师简介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成功杂志首席顾问,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被业界誉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被民生报调查为交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生产力中心调查为最受企业界欢迎的十大名嘴之一。课程对象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总裁/总经理、副总/总监 其它中高层管理者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1.掌握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所在2.掌握培训发展部属的方法与技巧3.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授权4.体会从管理到领导的要诀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

2、,您能学到什么?成功总裁三大法宝之一:如何培训发展部属第一讲 人力不应视为资源1.人不是资源2.视人为物 违反人性3.人基本不能纳入管理第二讲 管人 理人 安人1.管人带来的三大祸害2.学会理人3.学会安人第三讲 组织的人员发展1.潜力人员不愿发展是组织的最大损失2.“三不”大于“不能”3.消除“三不”是人员发展的重点第四讲 沟通 领导 激励并重1.重视沟通技巧2.领导要合乎人性3.合理的不公平是有效的激励方式第五讲 人员发展三大主轴1.人员发展的八大项目要兼顾并重2.建立和而不同的和谐共识3.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第六讲 做好阶段性调整1.重视阶段性调整2.做好调整前后的心理建设3.人人都发展

3、企业才能生生不息成功总裁的三大法宝之二:如何分层授权第一讲 分层授权的优势1.组织中的责权利2.分层授权的益处第二讲 分层授权的弊端1.关于权力的三种误用2.分层授权的不良后果第三讲 用分层负责代替分层授权1.什么是分层负责2.分层负责表的制定与作用第四讲 接受授权的艺术与授权抽查1.让领导放心授权2.授权之后进行不定期抽查第五讲 上下有默契的授权1.授权要慎始善终2.被授权人应注意及时汇报3.授权的默契4.不成文授权第六讲 重视获得的授权1.获得授权是最高的荣誉2.避免怀疑 长久获得授权成功总裁的三大法宝之三:如何从管理走向领导第一讲 当管理者遇到领导1.中国企业组织的三阶层2.管理者应该向

4、领导汇报3.领导比管理重要4.例行事务与例外事宜第二讲 过度管理 缺乏领导(上)1.领导不是管理的一部分2.过分重视管理会带来制度危害(一)第三讲 过度管理 缺乏领导(下)1.过分重视管理会带来制度危害(二)2.协调制度与弹性第四讲 沟通不如好好商量1.要有变通精神2.沟通与商量的方式区别3.沟通与商量的作用区别第五讲 创新先求降低风险1.以管理求创新容易招致失败2.领导创新强调以不变应万变3.创新方式因民族性不同而不同课程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担心员工能力不足,事必躬亲;害怕员工不敬业,处处监控;担心员工忠诚度不够,事事提防。这是许多中国企业管理者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情

5、况。中国企业管理者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累! 如何面对中国员工轻松做总裁?在本课程中,有“中国式管理之父”之称的曾仕强先生将结合其对中国文化30余年的研究心得与管理经验,讲授成功总裁的三大法宝。通过本课程,您将认知中国员工真实的一面,领悟中国企业管理之道,真正掌握在中国企业做总裁的必备法宝。第1讲 人力不应视为资源【本讲重点】人不是资源视人为物 违反人性人基本不能纳入管理人不是资源人非资源体现中国人的价值观人不应该被视为资源,人根本就不是资源,这是东西方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差异。被利用的对象才是资源,而人不能被当作机器、工具或者物料,所以人不是资源。这种观念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意识,是中国人自身特性的

6、一种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一个人只要修养好且不伤害他人,这个人就有价值,所以,我们才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也不接受类似“赚了钱的人就了不起,就有价值,而没有赚到钱就没有价值”的观点。西方人则认为只有有利用价值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很难辞退一个人,而在西方社会辞退员工是轻而易举的事。中国人以修养的好坏来衡量人的价值。如果一个人修养不好,就算身居要位、才华横溢,大家也不会将他作为自己的典范和榜样。再者,就算这个人很善于赚钱,他依然不被我们所看重;反之,只要这个人从不危害他人,他就有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盲目地接受许多西方的观念,不再以道德标准衡量他人,而是“一切向钱看”

7、,致使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倾斜和扭曲。如果我们还提倡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疑会助长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人是运用各种资源的组织主体人是能够运用各种资源的组织主体,而本身并非资源。有人说组织是以物料为本的,这种说法显然不合理,再多的物料也需要人去整理、去分析、去制造。把人当作资源就是把人当作物品、工具,物品和工具是没有思想、任人摆布的,而没有哪个人愿意被他人摆布。人富有创造和自主的本性,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人是运用资源的主体,而绝非资源。视人为物 违反人性不能把人当作资源利用、处理在西方的人力资源观念中,把人当作人力资源去利用、去处理,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这种观念视人为物,这无疑严重地违

8、反人性。人是有情绪的主体,是不受摆布、事事都要自我决定的主体,将利用和处理加诸在人的身上,就会引发他们的反抗情绪,这种情绪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人是顶天立地的万物之灵在中国人最基本的观念中,存在天、地、人三项。正所谓天大、地大、人亦大。中国人重天,因为天赐给人类雨水,有了水才有了生命;中国人也重视地,地是万物生存的根本所在;中国人更看中的是“人”,因为人是由天地孕育而成的灵物,没有人,这个世界就失去了色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明确地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天、地之中有很多生物存在着,其中人最重要。只有人才具有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由此,中国人才提倡以人为本,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的价值。正因为人是万物

9、之灵,人有别于其他任何事物。所以,如果把人作为资源,就是视人为物、违反人性。人基本不能纳入管理管理的对象是物不是人谈管理是需要一定背景的,管理不是管人,管理是管事、管物、管人以外的资源。把人纳入管理,相当于把人当作了物。外国人是根据钱来管人的你给我钱我就听你的;而中国人是“你给我钱,我拿了,我还是不听你的”。中国人讲求的是权利义务,权利义务明确了,他就会遵守。而且,人基本上不应该被管。比如你把你的小孩管的太多了,他就不能独立,他将来出去后始终会很依赖你,你就要对他操心一辈子,一旦你不在了,他就会孤苦伶仃。过度管理会伤害所有的人,什么都要管是不对的,人是不能管、也不必要去管的。敬人者人恒敬人性和

10、动物性是很不同的,最大的不同之一就在于人性需要受到尊重。看到一个乞丐,如果你把钱丢给他,他心里就会很不高兴,他会暗暗说:“你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吗?希望你过街的时候被车子轧死。”对猫或狗你可以没有敬意,可是人是需要被尊敬的。你不尊敬他,他就不愿理睬你。所谓“敬人者人恒敬”,敬其实就是看得起、给面子。你对他人不敬,他人就不会替你尽力。讲人力资源,也就是把人贬为资源,也就表示了看不起人,这是一种大不敬。敬就是让对方感觉到他受尊重,而人力资源无法显示对人的尊重,所以我们建议把人力资源改成人员发展,因为组织是由人员组成的,它不是物料组成的,而且人们都需要发展,不管他在哪个位置。【自检】请根据对本讲的学习

11、,做出以下是非判断:人非资源理论表述话语判断是非被利用的对象才是资源,而人不是被利用的对象,人不能被当作机器、工具或者物料,所以人不是资源是 否人是组织的主体,能够运用各种资源,而本身并非资源。如果以人为本,人就不是资源,而是运用资源的主体是 否在西方的人力资源观念中,把人当作人力资源去利用、去处理,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是 否只有人才具有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是 否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参与天地的开化,一个人如果没有教化的观念,这个人就和野兽差不多是 否管理不是管人,管理是管事、管物、管人以外的资源。把人纳入管理,相当于把人当作了物是 否见参考答案1-1【本讲小结】人不应该被视为资源,人根本就不是资

12、源,这是东西方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差异。人是运用各种资源的主体,所以人本身不是资源。中国人提倡以人为本,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的价值。正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才有别于其他任何事物,所以,如果把人作为资源,就是视人为物、违反人性。而且,人不是物,应该受尊重,基本上不能够纳入管理。【心得体会】_第2讲 管人理人安人【本讲重点】管人带来的三大祸害学会理人学会安人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不能管,难道对其完全放任吗?”或者“组织是个团体,非管不可。”但是,无论怎样,对人进行管理不会有好的效果。既然人不能被管理,那么一个组织必然有新的方式来凝聚员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这个方法就是“理人”以及境界更高的“安人

13、”。人之所以不能管,是因为管人有三大祸害,下面就先从这三大祸害说起。管人带来的三大祸害第一大祸害管人的人经常会成为费力不讨好的人,这是管人会带来的第一大祸害。这与我们的民族性密切相关。比如,当你和外国员工谈论权利义务的时候,他会与你讨论,甚至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会直接说出“这个我不能接受”或者“你这个要求太过分了”等话语;而中国人不会,因为中国人认为在求职的时候与卖方讨价还价很容易丧失机会,中国人相信“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理念。所以,即使你提出类似“早晨四点上班”或者“不能睡午觉”等的苛刻要求,他也会一一答应下来。但是,口头上的应允并不表示他从内心接受了你的要求,他只是为了马上抓住这次机会

14、而做出的暂时性让步。一旦得到了这份工作,他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想尽办法与当初刁难自己的人为难。他是四点钟来的,但是一来就开始打瞌睡,被你看到了他会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等你一走,他会马上继续打瞌睡。这种阳奉阴违的行为固然可恨,可是这样的结果却是管人的人造成的。具体来说,是管人之人的无理的、过分的要求造成的,因为这个管理者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所以最终造成了这种局面。第二大祸害一旦把人纳入管理,就会一切公事公办,这样必然留不住人心。所谓公事公办,就是管理者一切照规定处理。凡是公事公办的人,心中必然只有事而没有人。因为规定是死的,而情况是变动的,这样就会抓不住人心。以饭店为例,国内有许多饭店有绝好的硬件,但是饭店的服务员却会在中午休息的时间来清理房间。这样低水平的服务就是来源于忠实的公事公办,完全不替客人着想。而且当你向饭店服务员打听附近哪里有中国银行等简单问题时,他们却往往无言以对。这样的服务人员根本没有心,根本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