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产业活动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1046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产业活动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产业活动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产业活动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产业活动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产业活动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产业活动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区域产业活动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区域产业活动考试内容及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2)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a b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b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3.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d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4.农业地域类型(1)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2)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cc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5.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2)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3)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bdc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2.阐述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

2、发展特点6.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bb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7.交通运输与聚落(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cb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8.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b考点20农业区位因素问题思考说明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A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_B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_C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_D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_E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_F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从业人员。_G以色

3、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_H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_I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_J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_K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量进入我国北方市场。_L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_答案A气候(热量)B水源C地形D地形E培育良种(科技)F技术装备(高度机械化)G生产技术(滴灌技术)H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I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J市场K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L市场知识归纳(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典型案例改

4、造或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不同的光、热、水分条件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复种制度我国东部季风区发展种植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畜牧业。作物熟制: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南方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我国的糖料作物: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玻璃温室,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条件进行调节水源降水不足或不稳定的情况下要考虑灌溉水源,发展灌溉农业位于干旱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利用黄河水灌溉,成为“塞上江南”;新疆的绿洲农业吐鲁番盆地利用坎儿井引水发展灌溉农业地形各种地形由于水热条件及坡度不同,农业的生产方式不同平原发展耕作业,且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耕作;山地

5、发展林业、畜牧业沿等高线修筑梯田,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高低、酸碱度、质地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世界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多半是农业发达的地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丘陵地区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如黑垆土、水稻土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典型案例改造或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决定生产类型和规模工矿区、城市周围发展乳畜业和园艺业,“订单”农业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生产以及园艺业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显著园艺业产品和牛奶、肉、蛋等易变质腐烂,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

6、;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影响的地域范围扩大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我国宏观调控下农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化农业基地的建设退耕还林,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消费状况影响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的生产类型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居民喜食米饭,欧洲人爱吃牛、羊肉和乳制品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劳动力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种植业大于畜牧业,经济作物生产大于粮食作物生产,水稻生产大于小麦生产亚洲的水稻种植精耕细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少、素质高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和

7、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技术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橡胶生产北界的推进,温室农业,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培育良种,提高产量,扩大农作物区位范围;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耕作制度及方式是落实农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我国北方的玉米和大豆间作,冬小麦和玉米套种等间作、套种、增加作物熟制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环境因素化肥、农药的使用影响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市场销量,也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兴起将农业生产布局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8、(2)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并通过对光、热、水、土、地等因素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考向预测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2.对影响农业的因素的改造3.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考向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上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2)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答案(1)(地处低纬)雨热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

9、候温暖,年温差小。(2)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解析第(1)题,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是气候温和、水量适宜等。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且海拔高,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蒸发较小,雨量较充沛,光照相对充足,适宜花卉生长。第(2)题,花卉生产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广阔市场。该地自身市场较小,只能利用航空运输运到北美、欧洲等主要花卉消费市场;该地劳动力廉价,成本较低;政府政策的扶持,有力地推动了花卉种植和出口。方法指导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

10、,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农业类型或作物农业区位的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

11、区位选择思路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跟踪训练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

12、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解析(1)据经纬网及区域轮廓判断,该区域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农场应沿河流布局,分布在绿洲地带。该地区光照条件好、灌溉水源稳定、砂质土壤等,均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新疆长绒棉质优易储存,主要消费市场是我国东部地区,陇海兰新铁路连接棉花产区与消费市场,便于棉花外运。(3)制约该地区商品棉生产的因素包括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劳动力不足等。考向二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典例剖析下图为“北

13、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各组作物中,热量适应范围较狭小的为()A葡萄、苹果、小麦 B水稻、可可、小麦C咖啡、葡萄、可可 D茶、苹果、咖啡2仅从气候条件考虑,若热量充足,小麦在年降水量760 mm左右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据此推测下列最符合小麦种植的地区是()A我国的黄淮平原 B印度河平原C亚马孙平原 D湄公河三角洲答案1.C2.A解析第1题,纬度跨度较少的农作物品种,就是热量适应范围较小的;从图中可看出咖啡、葡萄、可可纬度跨度较小,故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是C。第2题,结合四个备选项涉及地区的气候可判断,秦岭淮河为8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则我国的黄

14、淮平原降水量在760 mm左右,最适合小麦种植。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湄公河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都在1 500 mm以上;印度河平原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符合题干要求。跟踪训练下图是“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该地能生产柑橘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热量更丰富B土层深厚,红壤更肥沃C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D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入侵2提高汉中地区柑橘单产的最有效途径是()A增加化肥的使用B提高机械化水平C选用优良品种D减少其他水果的种植面积,改种柑橘答案1.D2.C解析第1题,图中汉中地区北部为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秦岭阻挡了冬季风的入侵,使该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适宜柑橘生产。汉中地区土壤并不是红壤。与汉中相比,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