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50326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注:文中“”代表调查所在的城市名,按照参赛的要求,而将城市名省略。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张对现代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追求蓝天、碧水、绿地式的乡村田园般生活环境。作为与自然环境有紧密联系的绿地系统也逐渐受到更多市民的关注,并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在过去,国内学者对于绿地系统的硬件设施布置和功能分区这两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而很少从人们心理感受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基于此种原因,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从人们心理感受方面来认识和分析城市绿地系统对市民生活的作用与影响,以求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与成果。关键词:城市

2、公园;城市绿地系统;功能;调查报告;社会综合实践一、问题的提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破坏了城市原本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城市居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亲近乡村特色的自然环境。绿地环境已成为城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冠以“绿肺”的美称。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点状向面状,由联系到融合的过程(图1),公园绿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亲近和感受自然的重要场所之一。(资料来源:刘骏,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目前,城市绿地功能调查研究主要围绕绿地的类型,空间分布情况等方面展开

3、,很少有人从公园使用者的精神感受层面进行研究。本次城市公园绿地功能调查创新性地从人认知感受的角度入手(如:调查研究市民在公园中活动时的精神体会等),以一个全新视角来探讨绿地系统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二、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1 调查范围概况本次调查选取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进行调查(图2)。人民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属于中心点状绿地;铁牛广场位于市涪江西岸,呈带状布置绿地,有很好的视觉通透性和景观效果;富乐山公园位于市区城东二公里处,属于城市郊区的大型块状绿地,与城市中心区隔江相望。图2 调查区分布位置图2 调查形式的选择与研究方法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来

4、公园游憩休闲人群,通过收集与统计不同地段、不同性质公园绿地的相关数据来揭示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作用,满足人们精神与情感方面的需求,为提高城市绿地的服务质量和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2.1 调查样本的选择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调查为辅,采用多段调查随机选取样品调查方式,对不同时间段(如:工作日,周末;同一天中亦划分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年龄段(分18岁以下、1830岁、3050岁、50岁以上四个组)、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对象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选取参与意识强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收集市民的意见。整个调查过程连续一周,既确保了数据样本的随机性与分布的合理性,又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

5、2.2 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以调查公园环境及设施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为主,兼顾公园基础设施布置的合理程度来设计初步调查问卷。在2005年4月21日2005年4月28日进行的初步问卷实验性调查基础上,对问卷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与完善(如:用词过于书面化,问题答案设计不合理等),完成正式调查问卷,并于2005年5月27日2005年6月6日进行正式问卷调查。三、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3份(铁牛广场173份,人民公园231份,富乐山公园131份),有效率达92.61%。其中男性241人,女性222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4岁。1 公园在受众精神方面的功能

6、作用1.1 公园成为受众日常休闲活动的首位度因素根据人们日常主要休闲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园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休闲活动的首选(29.70%)(图3)。图3 受众日常主要休闲活动调查统计表1.2 公园活动已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民参与公园活动的目的调查显示,公园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需求。笔者将人们游玩的目的(公园的使用功能)分为锻炼身体、带小孩、溜狗、散步、打牌、喝茶、与朋友聊天、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等几个方面。“散步”和“与朋友聊天”在三个公园调查统计数据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居第一位和第二位(图4),说明现在社会中,公园是使人们精神得到松弛的主要场所。图4 受众在公园中活动主要的

7、目的调查统计笔者将选项合并为三大块:精神认知(包括散步、打牌、喝茶、与朋友聊天、读书看报);身体认知(锻炼身体、唱歌跳舞、带小孩、溜狗)及其它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市民认为公园有精神认知作用的占73.66%(图5),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图5 受众认知分析情况调查统计为了寻求人们对于精神认知方面的感受,我们分别从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和独自思考问题三方面进行调查。1.2.1 缓解压力方面笔者从调查统计结果得出,有48.38%的被调查者把在公园中游玩作为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图6),其主要原因是市民对自然的渴望与向往。钢筋水泥墙的城市割断了人际交流,封闭了人们的感

8、情,而公园可以充当人们感情宣泄的平台,使他们重拾自我,回归自然。因此,公园在缓解压力方面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图6 缓解压力场所调查统计图1.2.2 消除疲劳方面笔者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公园以其多功能性与良好的自然环境来迎合人们对休闲、游玩的需求(有60.47%人认为公园消除疲劳效果较好(图7)。1.2.3 独自思考问题方面图7 消除疲劳情况调查统计图笔者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得出,有10.37%的人认为公园的环境非常适合思考问题(图8),有41.68%的人认为公园的环境比较合适思考问题,有41.9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6.05的人认为不适合。可见,公园提供了供个人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良好空间

9、场所,但优势还不明显。(图8)图8 独自思考问题情况调查统计图1.3 空间领域的作用日益明显市民普遍认为公园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有45.36%的市民认为这些公园有很好的个人领域空间。有42.33%的市民认为有个人领域空间但布置不合理(图9),这是调查过程中反应出的问题之一,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1.4 受众对于民俗文化的需求同公园所能提供的文化活动存在明显的反差人们普遍认为公园中应该增加民俗文化场所(在铁牛广场、富乐山公园、人民公园中的比率分别为13.37%,16.43%,14.58%)(图10),这表明市民对于文化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公园不能满足市民这一需求。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

10、益繁荣,人们对于城市个性化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当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将大大地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和谐发展是物质增长与精神文化发展两者完美结合的结果。图9 个人空间领域感的情况调查图10 需增加设施场所情况调查统计图另一方面,笔者在富乐山公园管理处了解到该公园时常举办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如书法展,文物展,竹文化节等活动,但受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其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人们不了解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意义。同时,笔者对市民的访谈调查中还了解到,人民公园中商业性活动过多,在活动中造成了噪音、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且该公园的文化定位过于商业化,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展示。2 公

11、园内功能设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1 公园公共服务设施情况调查2.1.1 休息设施的状况在对铁牛广场调查中,有39.30%的人认为休息设施布置一般,16.18%的人认为布置不合理(图11),主要体现在座椅设置不够,休闲、游玩人群没有方便的休息设施(图12)。在对富乐山的调查中,有45.03%的人认为休息设施布置一般,3.05%的人认为布置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富乐山坡道过长,而路边没有合适的休息设施。图11 休息设施完善情况调查统计图图12 铁牛广场空间空旷且缺乏适当的活动休憩设施及绿化设施在对人民公园的调查中(图10),有50.31%的人认为休息设施布置一般,7.55%的人认为布置不合理,人们到公

12、园锻炼身体,散步,唱歌跳舞的人数比率分别是11.31,28.00,3.30。这部分人在总人数中占很大的比重,他们需要完善的休息设施来进行活动后的休息、放松。但是实际情况是,经常会看到很多人挤在一张座椅上休息,有些人实在找不到休息之处时只好蹲在地上来缓解疲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活动之后,由此而无法使体力快速得到恢复,这给人们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2.1.2 健身设施及老年与儿童活动设施的调查在铁牛广场、富乐山公园、人民公园中,人们认为应该增加健身设施的比率分别为18.77%,17.14%,20.83%(图10);认为应该增加老年及儿童活动设施的比率分别为12.34%,14.29%,11.90%

13、。2.2 标识系统欠完善笔者通过对市民的访谈调查看出三大公园都存在着标识系统不完善的问题,如人民公园中没有完整的路牌;富乐山公园中没有明确的游览路线图;铁牛广场中公厕标识不明显等等。2.3 公园中的营利性休闲游乐设施干扰人们的活动富乐山公园与人民公园中经营茶座等场所占用市民休息空间,捆绑式消费倾向严重;人民公园中的游乐服务设施的噪音严重影响了市民在公园中的正常娱乐、休闲活动;人民公园中公共服务设施市场化,如在公园中无免费公厕,给经常在公园中休闲活动的中老年人带来极大的不方便。3 公园内空间环境情况调查分析3.1 与自然结合程度从调查区三个公园与自然结合情况来看,非常满意的占14.04%,比较满

14、意的占53.56%(图13),但也发现如下问题:铁牛广场绿化布置严重不足。铁牛广场旁的滨江广场,是市主要的休闲场地之一。在长达几百米的带状广场中,它的绿化只是由线状排列的树池组成,而广场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不能使人产生亲近自然的感受(图12)。由于缺少绿化景观,形成了夏季太晒无处遮阴,冬季太冷无处当风的局面(18.80%市民认为这个广场中还需要增加绿化设施);富乐山公园景观特色不足。富乐山植被覆盖率较高,但景观过于单调,缺少与公园本身文化特质相协调的景观配置。图13 与自然结合程度情况调查统计图3.2 环境卫生及噪音干扰情况调查环境卫生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公园环境非常满意的占23.11%,比较满意的

15、占55.94%(图14)。但铁牛广场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广场中消极空间的卫生状况极差,厕所设置过少,(仅在戏台附近有一公共厕所和广场上有一座可移动收费厕所),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很少有人愿意在移动厕所方便,增加了广场隐蔽处的消极空间区域,使滨江广场到河边亲水绿地过度的地下走道处等隐蔽处的卫生状况恶化(图15)。图14 环境卫生调查统计分布结果图15 缺乏公厕形成的卫生情况差的消极空间根据公园噪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噪音比较严重的市民占15.77%,认为一般的占56.59%(图16),如人民公园游乐服务设施噪声严重干扰了人民公园宁静的环境。人民公园作为城市的绿心是人们缓解压力的好地方,但在

16、撤消收取门票以后,政府为保证管理维护的正常开支,将各种营利服务设施引入人民公园。过山车等儿童游乐设施与公园中人们自发组织的活动,如唱歌,跳舞等活动由于选择的场所不合理,它们产生的噪音影响了人们在公园中的正常活动。3.3 建筑设计与实际环境相悖铁牛广场的建筑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图17)。滨江带广场有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但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谋求高利润在广场边上建起高层住宅,降低了滨江景观视线的通透性,也破坏了沿河岸天际景观轮廓线(图18)。另外,作为一个休闲场所,广场上设置仿汉式戏台,但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合适的戏台高度,部分市民反映戏台太高,在看戏时要保持抬头的姿势,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图17)图16 噪音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