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13448102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2019年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论文题目: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姓 名: 所在单位:xx中学 时 间: 2019年 关于初中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策略 摘 要当前初中教师师德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重业绩考评,轻师德修养考核;重经济激励和道德说教,轻道德践行是当前初中师德建设中存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师德建设的着眼点,营造良好师德氛围,建立师德评价体系,从而逐步建立起树立良好师德的长效机制。为此本文将从社会、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剖析初中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方面的策略促进初中教师师

2、德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初中教师 师德现状 成因及问题 实施策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师德水准决定着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动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计。近年来,国家对教师师德标准以及教师的行为规范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师德水平也显著提高。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3、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师德在一定程度上被谈化,导致师德水平与国家要求相反行驶,呈下降态势,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教书育人崇高职业不相合谐的问题和现象,这些现象和问题,使教师的声誉受到损害,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探讨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新时期教师师德现状分析多年来广大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献身于教育事业,他们几十年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塑造自己良好品行,为莘莘学子点亮一盏盏人生前行的明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热爱学生,忠于职守,辛勤耕耘,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而呕心沥血,但是一部分教师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抵挡不住一些不良思潮的侵袭,出现了一些有悖于师德的不良

4、现象。(一)、社会层面功利主义思想倾向严重,岗位责任心缺失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交替时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体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与一些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明显偏低,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不热心本职工作,或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和第二职业上,甚至出现了以职谋私,职钱交易的现象。(二)、 教师个人层面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创新劲头不足加里宁说过:“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传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思考和学习,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文件,教育教学理论,有意识的获取改

5、革信息,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教师职业特征所决定的,然而有的教师,自跨进教师队伍,就好比进入了保险箱,不思学习,不求进取,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学习,不思考,不改革,不进取,穿新鞋走老路,只满足于现有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上,且心安理得的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做为自己不参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理由。2、情绪急躁,缺乏爱心,无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热爱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缺乏爱心,个别教师在学生教育中,仍以强制方法为主,严厉有余爱心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身心规律与

6、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偏爱尖子生,对学困生冷言冷语,对优生爱的真切投入,对学困生爱不起来,甚至讽刺挖苦,进行心理施暴和体罚、变相体罚,对屡教不改者动辄撵出教室甚至让家长领去了事,这样既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家长的自尊,使教育走向了对立,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心理失衡,萎靡不振,有消极思想倾向。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教育意味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里素质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压力,不期而至,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内心处境堪忧。有得自卑心态严重,最怕有朝一日失去工作岗位,有的热衷攀比,认为自己与进机关,做生意的

7、同龄人相比,待遇、工作压力差别大,心理时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有的在评职、评优提拔、晋级等方面的不顺心总爱迁怒于别人,有的获得一定的职级,心存退意,工作一味求轻,由于上述心里问题,不可避免对教育工作带来影响。(三)、 学校层面1、重说教,轻实践,师德标准相对弱化学校没把教师的师德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师德理论学习无针对性,只要求教师遵纪守法,导致教师师德理论水平较低。初中学生处在叛逆期,思想情绪化、波动大,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教师的教育管理难度较大。一味的说教不易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师德理论水平。2、重教学业绩评价,轻师德修养考核学校对

8、教师的评价,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重教师教学成绩,轻师德,如教师评优树模、评职晋级等都以教师的教学业绩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师德所占比重过低,导致个别教师,采用不正当手段,投机取巧提高成绩,想方设法将学困生拒之门外,爱尖子生,怨学困生,致重视学困生的转化成为一句实在的空话。3、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理解不够。学校将学生的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将其简单的理解为少出安全事故少担责,而轻视了学生的成长安全。教师的教育安全责任繁杂而重大,在此重压下,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出了偏差,表现在,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生怕管出问题而负责任,一句话,重视了自己的安全而忽视

9、了对学生的教育,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基本师德水准。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实施策略以上列举的部分现象,虽然不是教师队伍的主流,但也绝非局部现象,面对问题,必须找出存在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确保素质教育健康快速向前发展。策略一 :切实提高教师地位,保护教师合法权益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方面,做了极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巨大的改善,这无疑是对师德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但受制于目前的国情,教师还未达到受人尊敬和羡慕,教师的劳动创造人类和民族的未来,而实际生活中教师职业尚未受到社会的尊敬和羡慕,加之教师队伍中的一些极端个别现象,导致舆论失去了对教师的客观评价,对教师

10、和教师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反差是影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激励广大教师敬业、乐业、精业的主要症结之一,因此切实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大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依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这是师德建设的首要环节。策略二:落实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机制1、落实分配制度切实落实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职称的杠杆作用,把教师的工资薪酬与其对教育的贡献挂起勾来,使得多劳、优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合理分配原则,切实保证岗位责任、绩效优劣来确定工资薪酬,拉大工资差别,落实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2、健全并落实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

11、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很关健的一环,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标准,从政治思想,敬业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着手制定,使师德要求具体化,避免大而空和唯成绩论,增强师德建设评价的导向性和可操做性,奖惩指标要客观公正,使之与师德行为调控相结合,客观公正性的考核评价制度,对师德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策略三: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1、坚定信念,增强教书育人使命感。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用金钱等价交换教师的劳动,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与特殊需求,如自信心,进取心,奉献精神等深层素质,既是教师职业要求,更是健全教师人格必须具备的内在品格。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会倡导奉

12、献精神,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此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准则。2、明确师德内涵,落实岗位责任。责任是一种动力,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明白自己的职责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这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如果教师经常用职业良心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就会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因而加强教师责任感教育和唤起教师的责任意识,是教师安心从教勇于担当甘守清贫的强大动力3、坚持爱的教育,让高尚师德感染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懋征老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座右铭。当教师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品质是热爱学生,只有你爱,你才会去想,只有你想,你才能做,教师热爱学生其本质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爱学

13、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在师生爱的交流中,知识的传授,灵魂的塑造才能潜移默化,水到渠成。4、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学习能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也能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学校应加强教师师德认知水平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既注重对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或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文件的学习,又注重教师立足本职深刻反思的体验,提倡依法执教,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规范,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做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教书,潜下身育人,努力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

14、教师。5、树立师德典范,立好标杆,自觉规范师德行为。以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践行,以身示范。教师之间比学习,看教育观念的转变;比工作,看爱岗敬业的行为;比贡献,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成果。树立身边的典型,展示教师的风采,使广大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价值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舆论监督机制,更需要教师的自省,自觉,自律。内化于身,形成对道德本质的认同,并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以修养良好的职业德行。总之,师德建设的提高,需要社会、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应把师德教育做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加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断提升教师师德水平,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素质教育有效推进,以实现师德建设的目标。参 考 文 献1 ( 齐炘,新纲要 新师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3)2 (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 )3(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3)4(贾馥茗,西方教育名著述要(第二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3)5(王嵩涛,李燕杰教育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