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得浅析免疫调节的四点疑惑.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48005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一得浅析免疫调节的四点疑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一得浅析免疫调节的四点疑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一得浅析免疫调节的四点疑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一得浅析免疫调节的四点疑惑.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免疫调节的四点疑惑 (刘光全 山东省沾化县第二中学 256800 周克海 山东省博兴县第一中学 256500)1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哪道防线 皮肤与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或“机械防线”,其作用有三种:机械性阻挡和排除作用;化学物质的抗菌作用,如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胃粘膜分泌的胃酸以及泪腺、唾液腺、乳腺和呼吸道粘膜分泌的溶菌酶等,都有抑菌和杀菌作用;正常菌群的桔抗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在正常体液和组织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扰素等,它们可以配合免疫细胞、抗体或其他防御因子,使之发挥较强的免疫功能。由此可见,

2、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存在于人体第一、第二两道防线。2吞噬细胞能否识别抗原 参与免疫应答的吞噬细胞是一类存在于血液、体液或组织中,能进行变形虫运动,并能吞噬、杀死和消化病原微生物等异常抗原的白细胞,最主要的吞噬细胞有两类,其一为多形核白细胞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其二为以巨嗜细胞为代表的各种单核吞噬细胞。吞噬细胞表面无抗原识别受体,它主要以吞噬、胞饮和被动吸附等方式捕捉抗原,可摄取任何抗原物质,为非特异性识别和摄取。这种识别与淋巴细胞的识别不同。 T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是有多肽链构成的,由于构成多肽健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特异性抗原受体,每个T细胞或B细胞表面只具有识别

3、一种抗原的抗原受体,这就形成了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由此可见,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但不能区分不同抗原,即为非特异性识别。3体液免疫中是否是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 一种特定的抗原进入人体时,它会结合在一种B细胞表面受体上。同时,吞噬细胞可通过其表面粘多糖的吸附等方式与同一抗原结合,其中约90被吞噬、分解成无抗原性的氨基酸和低聚精,未被分解的约10主要是抗原决定簇成分,它可较长时间地停留在吞噬细胞的细胞膜上。 T细胞中有一类辅助性T细胞,能够集其表面上的特定受体识别吞噬细胞质膜上的抗原,这样,辅助性T细胞被激活并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刺激已经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的B细胞,使其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4、和记忆细胞。由此可见,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并非是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而是通过分泌淋巴因子刺激已经和抗原结合的B细胞,以强化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这条免疫途径。4细胞免疫是否必须依赖抗体消灭抗原 细胞免疫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来实现的。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其免疫效应表现为: 第一是细胞毒作用。效应T细胞能持异性地溶解带抗原的靶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移植细胞或受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组织细胞等。 第二是产生淋巴因子以增强免疫效应。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放活化、增殖并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其种类起过50种。通过淋巴因子的作用,不但可以便把细胞裂解死亡,还能直接杀死寄生在靶细胞内的抗原。这是效应T细胞的主要免疫效应。 第三是与体液免疫协同消灭抗原。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失去藏身之所而为抗体消灭。 由此可见,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抗原的消灭主要依赖效应T细胞的直接杀伤免疫效应,而并非必须依靠抗体。推荐人: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王延玲摘自:中学生物学2008年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