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7368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师尚父(即吕尚、姜尚)谋居多。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该材料反映出 ( )A王族身份,守土封疆 B大兴礼乐,有序尊卑 C镇守疆土,藩屏王室 D尊王攘夷,称霸诸侯2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表明 ( ) 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礼乐征伐自大夫

2、出 D礼乐征伐自庶人出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4有学者认为,西周实行以“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据此,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变动的基本趋势是 ( )A从贵族制走向官僚制B.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帝国 C从世袭制走向选举制D从封邦建国走向中央集权5.下边阳陵虎符上有十二字铭文:

3、“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它的出现 ( )A导致地方分裂的可能性大增B.说明皇帝专制权力大为增强C稍早于公元前475年D应在春秋战国时期6李斯说:“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其“安宁之术”的实质是 ( )A推行郡县制实现国家统一B重赏功臣缓解内部矛盾C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D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7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的 ( )A生产工具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社会观念的差

4、异 D经济形态的差异8“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材料叙述的是唐代哪一机构职官的职责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9汉武帝设刺史,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 )A分割地方权力B.对地方官的监督C发挥文官的作用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约10986年,宋太宗派兵伐辽,“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该材料能够说明的是,当时( )A.枢密院掌管军政B宰相基本不参与政事C枢密院拥有统兵权D北宋为征辽始设枢密院11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

5、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 ( )A实现了司法独立B.有利于整顿吏治C加强了地方权力D实现了权力制衡12“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反应了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3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B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D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14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

6、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 )A宰相专权 B皇权独尊 C.分层决策 D地方分权15唐长儒指出:“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表明科举制 ( )A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C加强了思想的统一D促进了政治的发展16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下列做法的结果与这种演变特点不一致的是 ( )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宋朝设置

7、枢密院 明初设殿阁大学士元朝设置中书省A B C 、D17明会要记载:“其时人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据此可知 ( )A朱元璋废除丞相并设立内阁制度B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C.内阁不能统率六部及其相关事务D内阁是中央一级的正式行政机构1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9“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

8、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20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这说明城邦制度有利于 ( ) A公民直接参政 B摆脱法律束缚 C公民张扬个性 D自由主义产生21.古雅典城邦的克里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减少政治混乱,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 ( ) A五百人议事会 B民众法庭 C.陶片放逐法 D平民保民官22.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

9、现刻有铁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D是一场民主闹剧23古代雅典人的大多数相信“不研习演说术的人将成为它的牺牲品”这句格言。这揭示了古代雅典人( )A非常推崇以诡辩为特征的演说术 B十分注重培养城邦公民文化素质C已经认识到直接民主制度的危害D重视演说术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24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 )A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专制独裁B保证政治的稳定C.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D保障全体公民的民主权利25伯

10、里克利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相反,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文中“真正的民主政体”表现在( )A权力掌握在公民手里B对所有人一视同仁C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D部落制让位于城邦制26.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平民争取权利的斗争B罗马帝国的分裂C法律混杂使用不便D境内被征服民族的反抗27“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B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C反映了奴隶的政治诉求D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服务28.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

11、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B效益优先的原则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9古代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这体现了罗马法 ( )A.奉行疑罪从无原则B容易损害原告利益C有很强的证据意识D司法制度有待完善30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 ( )A成文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B习惯习惯总结习惯法法律总结C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成文法 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12、31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这句话告诉我们( )A.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B罗马法的实施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C罗马法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平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D罗马法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32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A两国统治阶级的意愿B两国地域的大小C.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D两国民主传统的差异33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则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 ( )A

13、.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34.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改革与完善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列对这三个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机构成员均由抽签选举产生B.五百人议事会负责日常事务 C陪审与审判权仅归民众法庭D城邦公民必须参加公民大会35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 ( )A人民主权的虚假 B直接民主的泛滥C舱番而治的弊端 D行政官员的腐败36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 )A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具有环境保护意识C通过立法防灾治灾 D注重保护私人利益37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 ) A减少诉讼案件 B注重法律程序 C维护贵族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