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性PPT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447066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动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汽车制动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汽车制动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汽车制动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汽车制动性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制动性PPT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动性PPT幻灯片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的制动性 1 汽车的驻车制动性 汽车在一定坡道上长时间停车的能力 2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行车制动性 3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1 制动效能2 制动效能恒定性3 制动时方向稳定性 4 制动效能 制动过程分析 5 制动效能恒定性 指制动器抗热衰退和水衰退的能力 6 水衰退 汽车在涉水行驶后 制动器还存在水衰退的问题 当汽车涉水时 水进入制动器 短时间内制动效能的降低称为水衰退 汽车应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原有的制动效能 7 热衰退 制动过程实际上是把汽车行驶的动能通过制动器吸收转化为热能 汽车在繁重的工作条件下制动时

2、例如下长坡长时间 连续制动 或高速制动时 制动器温度常在300 C以上 有时甚至达到600至700 C 制动器温度上升后 摩擦力矩将显著下降 这种现象就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 8 热衰退 汽车行驶进降温路段 刹车系统喷水降温 9 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 10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 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一般把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称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11 制动跑偏 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称为 制动跑偏 造成汽车制动时跑偏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汽车左 右车轮 特别是前轴左 右车轮 转向轮 制动器动力不相等 二是制动时悬架导

3、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 互相干涉 其中第一个原因是制造 调整误差造成的 汽车究竟向左还是向右跑偏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而第二个原因是设计造成的 制动时汽车总是向左 或向右 一方跑偏 12 侧滑 侧滑是指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 其中最危险的情况是在告诉制动时发生后轴侧滑 此时汽车常发生不规则的急剧回转运动而失去控制 严重时甚至可使汽车调头 13 侧滑 1 汽车左右车轮 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 转向轮 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 2 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拉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 当左前轮制动器制动力大于右前轮时形成绕主销的偏转力矩 使其逆时针方向转动 虽转向盘不动 由于转向

4、系各处的间隙及零部件的弹性变形 转向轮仍产生一向左转动的角度而使汽车有轻微转弯行驶 即跑偏 同时 主销后倾 也使对转向轮产生同一方向偏转 14 地面制动力 忽略 滚动阻力偶距 减速的惯性力 惯性阻力偶距 N m 摩擦片与制动鼓 盘相对滑转的摩擦力矩 地面制动力 W 车轮垂直载荷 为车轴对车轮的推力 地面对车轮的地面反作用力 r 车轮半径 15 制动时的三种情况 16 制动力系数 1 制动力系数 令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为制动力系数2 OA近似直线 点B是最大值制动力系数最大值称为峰值附着系数3 S 100 时的制动力系数称为滑动附着系数 17 制动力系数 4 在制动中 轮胎常受到侧向力而侧偏

5、或侧滑 侧向力系数为侧向力与垂直载荷之比 当S于15 20 时 相应的侧向力系数和制动力系数都较大 制动性和侧向稳定性较好 5 附着系数的数值决定于道路材料 路面状况 轮胎结构 轮胎花纹 材料以及汽车运动速度等因素 18 制动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1 随车速的降低 相同滑动率的情况下 制动力系数增加 2 有胎面花纹的轮胎 其制动力系数较大 3 低气压 宽断面 子午线轮胎的附着系数较一般轮胎大 19 附着力较小的情况 1 刚开始下雨只有少量雨水时 尘土 雨水形成高粘度水液 滚动轮胎无排干水液膜 由于水液膜的润滑作用 附着性大为降低 平滑路面溜滑2 滑水 Hydroplaning 现象有三个区域 A

6、水膜区B 过渡区C 接触区 低速接触面前部的水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挤出来 所以接触面中轮胎胎面前部越过锲形水膜 即A区滚动 车速提高后 将产生东水压力 使胎面与地面分开 A区B C区 当动水压力的垂直分力与垂直载荷相等时 轮胎将完全浮于水膜上与路面毫无接触 称之为滑水现象 20 制动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1 随车速的降低 相同滑动率的情况下 制动力系数增加 2 有胎面花纹的轮胎 其制动力系数较大 3 低气压 宽断面 子午线轮胎的附着系数较一般轮胎大 21 汽车制动故障诊断技巧 技巧1 检查制动液是否不足连续快踏制动踏板时 感觉又轻又软 俗称没有弹性 踏时总泵内发出 库呲 的响声 则表明制动总泵缺油或无

7、油 处理方法 添加同品牌型号的制动液 制动液的储液量应在储液罐的上下线之间或液面应达到距离加液孔上边缘1 5 2 0cm处 22 汽车制动故障诊断技巧 技巧2 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漏油踏住制动踏板不动时 踏板的高度缓慢下降 说明制动管路某处破裂 密封不良 总泵或分泵皮碗密封不良 处理方法 观察制动管路接头处有无制动液渗漏 若无漏油 应检查制动总泵和分泵皮碗的密封性 23 汽车制动故障诊断技巧 技巧3 制动主缸皮碗破裂 皮碗主要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及离合器操纵系统 加力系统中起传递压力和密封作用 踩下制动踏板 有阻力感 但踏板位置保持不住 有明显的下沉现象 则多为主缸皮碗破裂所致 24 制动性试验

8、汽车的制动性主要通过路上试验来评定 一般要测定冷制动及高温下汽车的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时间等参数 另外 还要测定在转弯与变更车道时汽车制动的方向稳定性 25 制动性试验 试验路段应为干净 平整 坡度不大于1 的硬路面 路面附着系数不宜小于0 72 0 75 试验时 风速应小于5m s 气温在0 35 试验前 汽车应充分预热 以0 8 0 9vmax 行驶1h以上 路面试验的主要仪器为第五车轮 减速度计和压力传感器 近代的第五车轮采用电磁感应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与数字显示装置 能精确测出起始车速 制动距离和时间以及横向偏移 明显地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 试验准备 道路试验 26 制动性试验 1

9、冷制动试验在进行冷制动试验时 制动器温度不能超过100 令汽车加速超过起始制动车速3 5km h 摘挡滑行 待车速降至起始制动车速时 紧急制动直至停车 用仪器记录各项评定指标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一般都应该进行200次的制动器的磨合制动试验 制动减速度为3 5rn s2 试验中 若汽车航向角变动大于8 或超越试验路段宽度3 5m界限时 应重新调整被试汽车的制动系 再进行试验 道路试验 27 制动性试验 2 高温制动试验高温工况试验包含两个阶段 加热制动器与测定制动性指标 连续制动是一种常用的加热方法 即令汽车加速到0 8vmax时 以3m s减速度制动减速到0 4vmax 再加速 再制动

10、减速 每次制动的时间间隔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为45 60s 共制动15 20次 最后轿车制动器温度可升至250 270 中型货车达140 150 重型货车达170 200 也可令汽车维持40km h车速驶下1 7km 7 的坡道来加热制动器 加热前后及中间应进行数次制动性指标测定 以评定制动系的热衰退性能 另一种高温工况是下长坡连续制动 如令汽车由坡度为6 10 长7 l0km的坡道上以车速30km h制动下坡 最后检查制动性指标 道路试验 道路试验 28 制动性试验 3 转弯制动试验汽车转弯制动试验在平坦的干路面上进行 试验时汽车沿一定半径作圆周行驶 达到下述开始制动前的稳定状态 转弯半径为4

11、0m或50m 侧向加速度为 5 0 5 m s2 相应车速为51km h或57km h 或者转弯半径为l00m 侧向加速度为 4 0 4 m s2 相应车速为72km h 保持转向盘转角不变动 关节气门 迅速踩制动踏板 离合器可以脱开也可以不脱开 使汽车以不同的等减速度制动 记录制动减速度 汽车横摆角速度 汽车航向角的变动量 制动时侧向路径偏离量参数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最大横摆角速度 汽车航向角变动量 制动时侧向路径偏离量等参数与制动减速度的关系曲线 利用这些曲线来评价汽车转弯制动的方向稳定性 因为湿路面附着系数降低很多 转弯制动试验也常在湿路面上进行 道路试验 29 制动性试验 室内试验装置主

12、要有平板式及滚筒式两种 室内试验 平板式试验 平板式试验台由四块可活动的平板组成 左右平板中心的间隔距离等于轮距的宽度 前 后平板中心的间距等于轴距 每一块平板的长度都大于一个车轮的直径 大约为lm 试验时 车辆用低速驶上平板并踩制动踏板 由于四个平板的纵向运动受到测力传感器的约束 于是每一块平板所测出的力等于轮胎和平板之间的制动力 平板式试验台的好处是可以反映制动时载荷的转移 测试方便 时间短 平板式试验台容易模拟道路的附着情况 30 制动性试验 室内试验装置主要有平板式及滚筒式两种 室内试验 滚筒式试验 滚筒式制动试验台为了增加筒面与轮胎胎面的附着力 筒面应有横向槽形花纹 以保持附着系数在0 65以上 有时还应使用一定加载装置 以增加附着重量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