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46798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四 文化论著论语选读考纲解读论语选读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课目。 2009年的年考试说明开始把该课目作为古代诗文阅读中的一个容来考查,2010年、 2011年、2012年依然保持这些要求,分值都在5分左右。论语选读的考试要求,可以分为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两个部分。所谓基础要求,就是指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重点字词句子文段的翻译以及课文容的解读等;所谓发展要求,主要是指初步理解文化经典论语的文化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作用。而这些容往往不是直接写出的,而是通过孔子等的言行来展现的,所以理解论语章句的含义是前提。要善于在理解原文有关的学说、观点、见解、态度、情感、行为等基础上,理解其思

2、想,并能结合现实背景作分析,联系当今谈意义。考查容:卷自2009年开始出现该考点,考题侧重考查对论语中体现出的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如2009年考查孔子的教学原则, 2010年考查孔子的义利观, 2011 年考查孔子的为政观, 2012年考查孔子的仁爱观。卷自 2008 年开始考查该考点,其相关试题可供参考。2009年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论语,2010年另给了欧阳修朋党论的材料,2011年另给了非子的选段,要求与论语中的观点进行比较; 2012年用论语与经典释文对同一段话的不同标点情况,来考查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及对后人观点的评价。四年高考【2012 ,23-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5分)

3、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3分)答:。答案:1.贵人贱马 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解析:不同标点断句,表达不同的意思。主要区别在,论语中的理解是“不问马”,而经典释文中的理解是也问马,只不过是后问。本题具有开放性,但要建立在对孔子思想全

4、面理解的基石上来思考,要客观体会后人断句法的理由。他们认为孔子不仅对人有仁爱之心,对动物也有仁爱之心。这在论语其他章节有体现,但孔子对人与对动物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人、马并重”并非孔子本意。【2011,23-2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题。(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非子的为政观。孔子:

5、。非子:。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答:。答案:1.孔子 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非子:以法治国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解析:a.全文的容很明确,比较简单。抓住孔子的“德”字,抓住非子的“法”字,答案就很容易得出。 b.本题涉及的考点是传统文化经典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从文中找出两种为政观的异同,再评析即可。【2010,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 分)“大凡君子与君

6、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答:。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欧阳修的话语但凡君子和君子因志同道合成为朋友,小人与小人因追求相同的利益成为朋友,这是自然的规律。【2009,24】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 4 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7、哉?”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答:。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答:_。答案:1.举一反三 2.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孔子的教育,不只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用切实的行动来教导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中悟出大道,这种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解析:本题属于知识运用题,可以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一句中概括出四字成语“举一反三。当子贡指出孔子“不言”时,孔子以“天何言哉”来回答,以四时的运

8、行、百物的生长来回答子贡的疑问,其实是孔子强调教师无需多言要注重身教的原则。评析要言之有理。【译文】孔子说:“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的人,我是不会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我是不会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重复教的。”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上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上天说了什么呢?”考点探究考纲规定必须熟读成诵的十篇:一 为政以德整体感知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

9、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他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2.反对过度榨取,主“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

10、已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孔子主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 )。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的人。这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标准。自主探究1.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11、答: 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治理国家仅靠政令刑罚,民众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有以道德去教化、引导民众,并把礼作为民众的行为规,才能使民众自觉从善。 必须重民、爱民、富民,省刑罚,薄税敛,以争取民心。 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修己安百姓。 举贤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 孔子的政治主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答: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

12、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孔子反对武力征服,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作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3.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答: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均贫富。孔子主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

13、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须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4.如何理解“均无贫” ? 答:“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5.讨论:对于孔子的“德政”,你站在现代的立场如何看待?学生甲:法治、德政都是手段,两者相

14、得益彰,互为补充。学生乙:德政是一种理想化的管理方式,现实生命力不大。学生丙:德政是一种理想,基于人性本善,基于物质均匀。二 克已复礼整体感知1.孔子“礼”与“仁”的关系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因为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且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概括来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它比礼节更细,更繁琐。礼的目的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戴先生在先儒学要略一书中,对“礼”和“仁”作了这样的阐述:“孔子明确把礼区分为仪式和本质两个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