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23)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441998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2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2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2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教师时间课题竹石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与分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学情分析 这首诗多数同学都已经会背诵了,意思也不难理解。这和前一首石灰吟都是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也是文学创作中常常运用的方法

2、。对于作者所托之物,所言之志,以及其之间的联系,学生们认识不够深刻。教学目标1、 了解郑板桥,反复诵读此诗,理解诗意。2、 通过朗读感悟,品词析句,感受竹子的精神品性。3、 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对比赏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4、 拓展列举四首同类型的诗,引导学生发现领悟托物言志的特点和写法。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竹子的精神品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方法与策略诵读法,归纳法,对比法,谈论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 与 设 置教学过程教学活动预设学生困难及解决方法设计意图一、导入这幅画画的是竹子,班里有谁喜欢竹子吗?简单说说为什么喜欢?同学们,可知道中国人,尤

3、其文人墨客多数都对竹子情有独钟。出示:四君子,岁寒三友。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古人对竹子的喜爱。其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就特别喜欢竹子。到底有多喜欢,出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指名读。现场统计:喜欢吃饭有肉,还是住的地方有竹子,二选一。通过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雅号感受文人墨客对竹子的喜爱。激发情趣,做好铺垫。二、了解诗人。清代的郑板桥也喜欢竹子,他是何人,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资料,同学读,提取关键信息。他一生写了很多有关竹子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较为出名的一首。板书课题:竹石。指名读诗。由喜爱竹子过渡到清代的郑板桥,了解其人。学会提取关键信息。三、初读感知,感受竹子形象,体会竹子精

4、神。1、诵读古诗,读出节奏。2、默读思考,你脑海中出现的是怎样的竹子?3、品味字词,体会精神。独立思考:“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立能改为“扎”吗?谈论:为什么不能换?说出理由。边读边结合关键字词的理解感悟体会竹子精神。探讨总结竹之精神。四、对比生平,引导体会,重新认识郑板桥。1、出示郑板桥生平简介,默读思考,这是这样一生?2、联系郑板桥的身世经历,再读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郑板桥成就,思考:是什么让郑板桥经受住了生活的不幸、艰难坎坷以及种种考验?4、让我们去他的诗里寻找答案。知名读诗,自由畅谈。5、从诗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板桥?6、他为什么喜欢竹子?过渡:通过赞美歌咏自己喜欢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像这样的手法,古诗中常常出现。了解郑板桥艰难坎坷的一生。联系竹子的生存环境和处境,对比感悟。体会作者的精神和品格。有竹到人,提升认识。通过追问,引发思考,指向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走进郑板桥,全面了解认识其人其志。 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五、拓展阅读,总结归纳,体会写法。出示四首托物言志的诗,小组谈论此类诗的特点,说说自己的发现。归纳总结规律了解此类诗的特点。六、诵读古诗。诵读古诗,体会思想。 诵读中体会熟读成诵诵中悟情作业设计1、 背诵竹石。2、 上网搜索托物言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