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41901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酿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善于、绘声绘色、练习、焕发、怡然自得、酝酿、肃穆、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 对人要真诚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时: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审题质疑导入: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3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了解什么?

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同学互读,读得正确流利。三、理清文章结构(分段)1、默读全文,思考全文围绕着“酿”字发生的事,可分为几部分?2、学生默读,小组内讨论分段。3、全班交流:课文记叙了围绕“酿”字发生的一件事。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感到很苦恼,晚饭吃得也不香。”)讲在上语文课时,东东发现老师把“酿”字读错了,立即向老师提出来。班里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他的仇。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他感到很苦恼。第二部分(从“第二天上语文课”到结尾)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

3、改正错误。四、熟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酿”写了一件什么事?五、默读课文说说,东东感到苦恼的原因。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用笔画出原因。2、想象着东东的心情读读。六、作业:1、写生字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回顾全文。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默读课文,用笔画出“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三、引导质疑1、指名读,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2、出示: (1)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 (2)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老师站在讲台上,坦然地环视一下大家,清澈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他吓得心突突乱

4、跳,一动不敢动,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 (3)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1)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东东的心理有担心、紧张、高兴)(2)读出这种变化。 (有感情地朗读) (3)再读东东的心理描写,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为什么东东会有这样的变化?)四、深入学习课文(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二)随机点拨,指导朗读。1、东东为什么会感到委屈?出示: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1)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这是怎

5、样的一位女教师?(2)下课时,她还可能和同学在一起玩什么?你能用“不是就是”说说吗?(3)这样的教师你喜欢吗?(4)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句话。2、出示: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她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东东听了老师的朗读,他联想到什么?课件:(填空练习) 听着老师的朗读,东东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听到,听到了,他真想。 (3)这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 (4)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3、出示: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

6、,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 (2)听了刘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刘老师知错就改) (3)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4、你喜欢刘老师吗?为什么?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六、作业:请你和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板书设计: 16 酿 (坦诚)老师:误读酿 东东(真诚)后记: 学生对插叙这种叙述方法不是很理解。东东心情的变化比较复杂,对于东东前后的心情变化有的学生没有弄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多读多体会。 17、十年后的礼物教学目标: 1、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咆、哮、珍、颊、曙”。能正确读写

7、“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白桦、陶醉、沉浸、期待、信守、诺言、祝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树立信守诺言的美德。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树立信守诺言的美德。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时: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礼物,揭题1、交流生活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为什么觉得珍贵?2、出示礼物盒设悬二、初读感悟1、 自由读短文,划出喜欢的词语,把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2、摘录喜欢的词语或句子。3、 四人

8、小组交流。抽读交流。4、 再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大音乐家用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5、找找写达格妮回忆往事的段落,说说大致意思。短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找找写达格妮回忆的段落,并说说大致意思。6、找出达格妮参加音乐会时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打上“”7、出示葛利格简介:爱德华?葛利格是挪威的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把挪威的民间歌曲和舞曲融汇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推崇。三、小结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二、研读升华一)学习,朗读课文13节1、默读1-3节,划出能表达达格尼心情的句子2、交流出示,指导朗读 (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

9、,睁大了眼睛,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能用一个词来表述她此刻的心情吗?板书:惊讶达格尼惊讶是因为什么?感情朗读 (2)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也用一个次来说板书:惊异是因为感情朗读 (3)(出示)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二)学习45节1、指名读4、5节。十年前,音乐家给8岁的小达格尼的承诺是什么?2、过渡: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她一直期待着,在这期待过程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出示: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1)轻声读,想想她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板书:【愉快、怀疑、失望】) (2)和老

10、师一起来引读这段话。引读: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开始怀疑了(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最后她失望了(即使他有这样的心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3、这两节是回忆,这种回忆在写作上被称为插叙。4、想起十年前的偶然相遇,听着耳边动人的交响乐乐曲,达格尼-眼泪流满了双颊(出示句子:达格尼听完乐曲一句) (1)此时,我们又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达格尼的心情呢?板书:激动 (2)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呢?读读第六节,同桌讨论理解这是最好的礼物一句,并指导朗读。 (3)说话训练:她如此激动是因为像葛利格这样一个有名的音乐家,能够信守诺言,用了整整十

11、年的时间,为她这个普通的守林人的女儿创作了一首乐曲,并用让乐曲传遍四方的奇妙方式把礼物送到了她手中。 (4)指导朗读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5、达格尼的另外一种心情你们感受到了吗?(提示:最后两句话乐曲所表达的内容)板书:幸福6、师:是啊!生活是多么美好,大音乐家深深爱着达格尼,用乐曲捎来了对她的祝福,难怪音乐会结束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面对大海高声说:(齐:“生活啊!我爱你”)(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7、过渡:让我们随着美妙的乐曲,一起回味这珍贵的礼物。(齐读课文)8、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这首曲子,爱德华仅仅为实现承诺而作吗?当年的达格妮也给了爱德华创作的灵感。

12、回顾月光曲一文,贝多芬创作月光曲,不也是穷兄妹俩的对话促动了他,而后成就了这伟大的曲子吗?三、谈话延伸:1、说说读了这篇短文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 生活中你也收到过哪些迟到的礼物,哪些因某人答应过你而未曾实现还在期待的礼物,有没有自己答应了别人而未曾实现的诺言?3、揭示礼物盒(曾子取信于子的故事)。建议课外阅读有关诚信的故事,把它们装入礼物盒。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取信于子的故事见思品书板书设计: 17 十年后的礼物 音乐家: 十年前允诺 达格妮 (信守诺言)十年后送礼 (深感幸福)后记: 音乐家诚实守信的美德令人敬佩,令人深受感动。这种感受学生没有产生共鸣,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得深刻一点

13、呢? 18*月下桨声教学目标:1、认识“桨、吆、裸、鲫”,理解“桨声、千丝万缕、小心翼翼、吆喝、狗吠、赤裸、问购、鲫鱼、脚力钱、拨浪鼓、固执、遗落”等词语。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3、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教学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教学难点: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字词吆喝狗吠鲫鱼拨浪鼓千丝万缕青山绿水 (1)读轻声,注意区分“拨”“拔”这组形近字。 (2)能再说出含有“千”和“万”的词语吗? (3)青山绿水这是什么样的画面,想想怎么读?这样的描写环境的词语还能说出来吗3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课文,分段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小女孩为“我”送鱼的经过?试着给课文分段。四、读课文,初步了解小女孩的品行1让我们走进姐弟俩,读课文,想想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我们要想深入了解一个人,要抓住人物的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