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31395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际投资咨询中心 二 一二年三月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国际投资咨询中心 法人代表 晓光 证书编号 工咨甲 发证机关 中华人民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报告负责人 王 彬 注册咨询工程师 报告编制人 吕德春 注册咨询工程师 勇 注册咨询工程师 黄起超 注册咨询工程师 贾世杰 注册咨询工程师 报告校对人 王 晶 经 济 师 报告审核人 松涛 注册咨询工程师 教 授 级 高 工 二 一二年三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 1 一 项目名称及承

2、建单位 1 二 编制依据及工作围 1 三 主要建设容及建设规模 2 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3 五 建设时间 3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 4 4 一 承办单位概况 4 二 项目编制过程 6 三 结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9 9 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二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1313 一 选址依据 13 二 项目场址 13 三 建设条件 14 三 场址评价 17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方案设计建设方案设计 1818 一 建筑设计依据 18 二 设计指

3、导思想 18 三 总平面布置 19 四 建筑方案 20 五 结构方案 27 第六章第六章 公用辅助工程公用辅助工程 2929 一 给水工程设计方案 29 二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30 三 供热工程 31 四 通风以及排烟工程 34 五 电气系统 34 六 弱电系统 35 第七章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 3737 一 环境保护 37 二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9 三 消防 40 第八章第八章 节约能源节约能源 4242 一 概述 42 二 设计依据 42 三 设计原则 42 四 节能措施综述 43 第九章第九章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 4545 一 资金管理 45 二 项目管理 45

4、 三 档案管理 46 第十章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项目招投标 4747 一 项目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 47 二 勘察设计招标 47 三 项目施工招标 48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949 一 建设时间 49 二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9 三 项目实施方案 49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050 一 投资估算 50 二 资金来源 50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 5151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可行性研究建议与结论可行性研究建议与结论 5252 一 建议 52 二 结论 52 附表 附表 建设工程总投资估算表 附件 附件 组织机构

5、代码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定线图 土地使用证 界址图 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批复 项目建议书批复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一 项目名称及承建单位一 项目名称及承建单位 1 项目名称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 2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3 项目建设单位 县民政局 项目负责人 县民政局局长 4 项目建设地址 县六官营子中心敬老院院 5 项目主管部门 县人民政府 二 编制依据及工作围二 编制依据及工作围 1 1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县民政局委托 国际投资咨询中心编制 县救灾物资储备 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 发改投资 2007 1169

6、号 国家计委委托编写出版的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试用版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建标 121 2009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建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的通知 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 国家综合减灾 十一五 规划 中华人民国防震减灾法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民政部 救灾储备物资管理规程 国家现行法规及行业相关规程 规 规定 建设单位委托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 县民政局提供的相关资料 2 2 工作围 工作围 国际投资咨询中心受 县民政局的委托 完成 县救灾物资 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工作围主要是在项目建 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基础上

7、提出建设条件 建设方案 项目投资 资金筹措等初步方案 为项目的申报 设计 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以保证项目按管理程序完成前期工作并尽快实施 三 主要建设容及建设规模三 主要建设容及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应符合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中救灾物资储 备库规模分类表规定的规模 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分类表 规模分类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 万人 总建筑面积 m2 大72 8621800 25700 中54 6516700 19800 中央级 区域性 小36 4311500 13500 省级12 205000 7800 市级4 62900 4100 县级0 5 0 7630 800 但是 因实际需要 项目建

8、设规模将突破建设标准中的数值 按 照实际要求 项目总建筑面积将达到 1000 拟用地面积 7000 计 划新建 县救灾物资储备库一处 项目建设容包括库房 生产辅助用 房 管理用房 附属用房 室外货场及其他附属工程等 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50 万元 资金来源为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五 建设时间五 建设时间 项目建设时间 2012 年 4 月 2012 年 10 月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 一 承办单位概况一 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由 县民政局提出建设并承担运营 县民政局位于 县大城子镇团结路 下设机构有办公室 计 划财务股 优抚安置股 社救股

9、 社会事务股 城市低保股 医疗救 助办 农村低保股 社团股 信访办 老龄办公室 区划地名办公室 社救股负责贯彻国家救灾和社会救济的方针政策 研究拟定 县 救灾和社会救济工作的办法 措施并监督实施 组织 协调救灾工作 指导灾区开展生产自救 统一上报 发布灾情 管理 分配救灾款物 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组织核查灾情 慰问灾民 组织和指导救灾捐 赠活动 接收分配和管理捐赠款物 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 拟定相关配套政策 组织和指导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功 指导全区社会救济工作 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县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不断 更新观念 深化改革 立足市情 面对市场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10、按照打牢基础 常规工作抓落实 巩固成果 重点难点工作抓突破 发挥优势 特色工作抓创新的工作思路 有力推动了民政事业不断向 前发展 提升了民政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 济协会 极发挥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扶贫帮困活动中的作用 二是 充分发挥社区功能 创造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环境 打造了为社会服 务的平台 三是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为保持社会稳定构筑了最后一道防线 四是围绕双拥共建活动 全面 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提升了为军队服务 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整体水平 五是数字化地名工作的研制和开发 扩大了 的知名度 推动了 县的经济发展 六是滚动扶贫工作的创新发展 创出了

11、具有 特色的 扶贫帮困品牌工程 七是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婚姻登记和殡葬 管理工作 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 土葬回潮 乱埋滥葬现 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加大了软环境的治理 擦亮了民政部门为民服务 的窗口 八是多形式 多渠道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老年人和残疾人等 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各项民政工作的扎实开展 较好地 树立了 开放民政 文化民政 务实民政 行善民政 民政 执法民政 新形象 推动了民政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防灾减灾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在 县委 县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 自治县救灾工 作转变观念 创新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按照 以人为本

12、和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把救灾工作的重心前移 政府组织 社会参与 大力开展减灾工作 并在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 机制 灾害预警 预 测 减灾工程建设 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资金投入方面进行积极的尝 试和探索 全面增强了综合减灾能力 为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保 驾护航作用 经过多年努力 自治县已初步形成应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系统 对暴雨 暴雪 沙尘暴 大风 高温 干旱 雷电 冰雹 霜冻 道 路结冰 流凌 火险等灾害性天气都有较为系统 规的预警预报方法 气象 地质 森林 地震等部门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预警预测的准 确率不断提高 覆盖面不断扩大 有效地减轻灾害损失 为自治县经 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

13、 项目二 项目建筑背景建筑背景 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位于北纬 40 47 12 至 41 33 53 东经 119 24 54 至 120 23 24 之间 南北长 105 公里 东西宽 57 5 公里 总面积 2283 86 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 积 74 万亩 县是省市下辖的唯一一个蒙古族自治县 地处省西部 南部 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 东临县 西靠凌源市 南接建昌县 北连建平县 是辽冀蒙三省交汇地带 辽西走廊北通道要冲 环渤海 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辖 22 个乡镇和 1 个经济开发区 总人 口 46 3 万 城市人口 8 9 万 是蒙古族风情浓郁地区 县地处温 带半干旱西辽河

14、州向暖温带半湿润冀北山地过渡地带 属大陆性季风 气候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多样性气候 使得 自治县各类灾害频发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各类自然灾害发生的 频率 周期及影响程度和围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 近年灾害往往是 几十年不遇 违反常规 今年 县的高温干旱出现时间早 持续时问 长 受灾损失大都超过了往年 与此同时 在局部地区发生的强阵雨 而引发的洪涝灾害次数明显增加 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大 使人 民群众的生产 生活乃至自治县的社会 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近年来 县民政局根据上级民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以提 高自治县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为重点 在加强各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应急

15、响应 应急保障建设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使全县的减灾救灾综 合能力得到加强 但与经济较发达的县 市 区相比 在各灾救灾方 面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救灾物资储备库保障能力上显得更加突出 目前全县尚没有救灾物资储备库 救灾物资现存放在六官营子中心敬 老院的仓库 面积不足 60 而且现有的储备物资数量不足 品种单 一 加上交通运输不便 没有停车场地 大型货车无法进出 必须的 基本装备严重短缺等问题 不能满足当前救灾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 更无法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备灾救灾工作提出的要求 鉴于上述情况及 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吸取 5 12 汶川 特震紧急救援的宝贵经验 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高应急救助能

16、 力 是当前 县做好备灾救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完善救灾物资 储备体系 提高 县自然灾害应急能力 根据国家建设部 发改委发 布的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尽快启动新建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 库相关工作 经研究 县民政局拟在六官营子中心敬老院新建救灾 物资储备库 国际投资咨询中心受 县民政局的委托 组织有关专业技术 人员对本项目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 充分考虑了拟建项目的情 况 进行了大量的材料收集和调查研究 对 县的气象 水文 地质 等工程建设情况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结合自治县救灾物资储备 库的现状 组织有关专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 并与建设单位 广泛交换了意见 在听取了专家和建设单位的意见后 对研究方案进 行了修改补充 使研究方案更加完善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 县救灾 物资储备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 结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 结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建设全面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进 以人为本 理念 使自治县民政局在救灾 防灾 备灾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保障性 作用 项目以 县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为 落脚点 本着利国利民的指导思想实施建设 其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