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1354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铁五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试卷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3分,共66分)1.下列关于试剂存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的装运包装箱应贴上如图所示的标识B.金属钠保存在CCl4中(钠的密度小于CCl4)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D.硝酸银溶液存放在无色试剂瓶中 2.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3.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萃取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

2、出 B.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D.鉴别SO42-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 4.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要不断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底部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用外焰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体滴管伸入液面以下 5.鉴别NaOH、Na2CO3、Ba(OH)2三种溶液,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石蕊溶液B.稀硫酸C.澄清石灰水D.CaCl2溶液 6.在溴水里加适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3、.无明显现象B.分层,上层液体呈橙红色 C.分层,下层液体呈橙红色D.分层,下层是呈紫红色固体 7.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1,则9g H2O的物质的量是() A.0.1molB.1molC.0.5molD.5mol 8.相同质量的H2SO4与H3PO4中的氢原子数之比为() A.2:3B.3:2C.1:2D.2:1 9.1mol NO和1mol NO2具有相同的() 分子数;原子数;氮原子数;氧原子数 A.B.C.D. 10.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H2和B容器中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 A.3:2B.1:3C.2:3D.1:2 11.下列各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

4、到少的顺序正确的是() 0.5mol的氯气,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4时9mL的水,0.2mol的磷酸 A.B.C.D. 12.同温同压下,氦气、氢气和氨气的体积比为3:2:1,则其原子个数比为() A.1:2:3B.4:3:3C.3:4:4D.3:2:1 13.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SO2B.16gO2C.32gH2SD.3gH2 14.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容量瓶必须是() A.干燥的B.不漏水的 C.用欲配制的溶液润洗过的D.以上三项均需要求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O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B.33

5、.6L NH3气体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同温同压下,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aOH的质量是40gB.1molCH4体积约为22.4L C.CO2的摩尔质量为44gD.1molH2O中约含6.021023个H 17.某容器中含有22.4L O2,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气体质量为32gB.约含有6.021023个O2分子 C.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D.红热的铁丝可在其中剧烈燃烧 18.实验室欲用碳酸钠固体配制500mL、0.10molL-1的Na2CO3

6、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500mL容量瓶、玻璃棒 B.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500mL容量瓶中溶解 C.定容时若俯视刻度,则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D.定容后翻转摇匀,发现液面下降,又加入蒸馏水到刻度线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5LCH4气体与5LNH3气体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4 B.常温常压下,11.2L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大于1.5NA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2和CO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相同的密度 D.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为7:11 20.2010年4月我国玉树发生地震灾害,假如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

7、制0.01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原容量瓶洗净后没干燥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的摩尔质量是2gB.1molH2O 的质量是18g 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D.11.2L N2的质量为14g 22.下列溶液与50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A.150mL1mol/L的NaClB.50mL2mol/L的NH4Cl C.150mL3mol/L的KClD.50mL2mol/L的CaCl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

8、小题,每空2分,共28分)23.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及实验室硫酸试剂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C、E的名称_、_ (2)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使用什么仪器?(填字母符号)粗盐和泥沙:_花生油和水:_ (3)计算标签上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4.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欲帮助环保局配制480mL 0.5mol/L的NaOH溶液,用于当地水质检测试回答相关问题: (1)该小组同学选择_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则如图所示操作应在图中的_(填选项字母)之间 A和B和C和D和 (3)该小组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g (4)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 转移完

9、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浓度_25.(1)标准状况下,4g氢气、33.6L甲烷(CH4)、6.021023个水分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填写序号,下同)_,体积最大的是_ (2)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SO2和S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6.计算: (1).求标准状况下28.0 L CO2气体的物质的量。 (2).求3.75mol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包铁五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化学期中考试答案和解析【答案】 1.A2.A3.D4.

10、C5.B6.C7.C8.A9.A10.A11.C12.C13.D14.B15.D16.A17.D18.C19.B20.B21.B22.A23.分液漏斗;冷凝管;B;C;18.4molL-1 24.500;C;10.0;偏小;无影响 25.;5:4;5:6 26.(1)1.25mol (2)84.0 L 【解析】 1. 解:A、浓硫酸是强腐蚀性的药品,所以浓硫酸的装运包装箱应贴上腐蚀性标签,故A正确; B、钠和四氯化碳不反应,但钠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的密度,钠会浮在四氯化碳上而不能隔绝空气,所以不能用四氯化碳保存,故B错误; C、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

11、和玻璃瓶粘结在一起,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故C错误; D、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和氧气,所以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错误; 故选A 2. 解:由图中第一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固液化合物,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过滤; 由图中第二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从溶液中分离溶质,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蒸发; 由图中第三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蒸馏; 由图中第四个装置的仪器以及操作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知本实验操作名称是萃取分液; 故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故选A 3. 解:A、萃取分液时,为防止引进杂质,分

12、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容量瓶使用时要求溶液的温度在20,所以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正确 C、蒸馏中,馏分的温度较高,水的温度较低,如果水从冷凝管的上口流入,下口流出,会炸裂冷凝管,所以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故C正确 D、鉴别SO42-时先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所以应先加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4. 解:A、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防止损坏滤纸,故A错误;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故B错误

13、;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用外焰加热,故C正确; D、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5. 解:ANaOH、Na2CO3、Ba(OH)2三种溶液都呈碱性,加入石蕊溶液都呈蓝色,不能鉴别,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放出;氢氧化钡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出现白色沉淀;因此,使用硫酸可以区分三种溶液,故B正确; C加入澄清石灰水,只有碳酸钠生成沉淀,NaOH和Ba(OH)2,无法鉴别,故C错误; D加入CaCl2溶液,只有碳酸钠生成沉淀,NaOH和Ba(OH)2,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B 6. 解:Br2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所以四氯化碳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溶液会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上层为水层,Br2的CCl4溶液为橙红色,所以其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故选C 7. 解:9gH2O的物质的量n=mM=9g18g/mol=0.5mol, 故选C 8. 解:H2SO4与H3PO4的摩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