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1171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B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3据记载,周天子作为天下的共

2、主,在发布诏令时经常用“朕”作为自称。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也成了天下的共主,自然而然就会延续周天子的自称,不同的是,秦始皇将“朕”做了制度化规定,即只有皇帝才可以将“朕”作为自称。这反映了A秦始皇完全继承了西周的衣钵B秦始皇进一步强化了君主权力C秦始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D秦始皇试图使权力具有神秘性4秦代丞相统领百僚,为文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但无统兵之权;太尉统兵,为武官之长,但无调兵权,调兵权力控制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参与机要、监察百官。秦朝这样安排的根本目的是A使官员相互配合B让官员彼此牵制C保证皇权的独尊D调动官员积极性5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

3、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6据史载,万历首辅张居正,任阁职十六年,“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六卿伺色探旨,若六曹吏称次者,亦惕息屏气,而不敢有所异同”,“政事一决居正。居正无所推让,视同列蔑如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此时内阁的权力较大B皇权受到内阁的制约C张居正个人能力出色D内阁地位有制度保障7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

4、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8胡惟庸之子因在大街上纵马奔车掉下摔死,胡未禀报皇帝就将车夫杀死。皇帝大怒,让胡做出补偿,胡请求用金钱弥补,遭到贬斥。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整治胡党行动。这反映了A胡惟庸打压内阁B胡惟庸家藏万金C相权妨碍了皇权D中央集权亟待加强9“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B军事技术的落后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5、D英国的坚船利炮10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C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11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6、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12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13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指出:这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这一说法指的是中共一大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4“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

7、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A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B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151938年春,中共领导的山东部队对津浦铁路线进行了交通破袭,使日本华北方面军无法向正面战场进攻,而被迫将主力转向后方施行要点守备,并抽调兵力对五台山等地实行攻势防御。中共的上述军事行动A有利于争取国民党积极抗战B配合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C说明共产党已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迫使日军改变侵华战略方针16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

8、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这主要得益于A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B掌握了有利地形C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D贯彻了群众路线17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意义在于A成为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B事实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C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丰碑D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彻底完成18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号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同胞起来呀!”“同胞们起来”掀起的运动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一二九运动19

9、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性表述正确的是A都反映了农民的愿望,是太平天国纲领B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中国近代化C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但均未获得成功D都追求绝对平均主义,建立了民主政治20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权D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最能体现这一制度特点的是A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总统行使主要权力需经参议院同意C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D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22毛泽东在中共七

10、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ABCD23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民主增量”的最重要表现是A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C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D健全法

11、制,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24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以下对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颁布于1949年、1954年B分别由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D体现了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三个小题,共52分)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中国古代史资料库材料三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

12、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明史卷72职官志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2008年2月7日德国 新德意志报(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5分)(2)据材料二、三分析,明太机废除丞相的原因及明初采取的加强皇权的措施。(7分)(3)结合一、二、三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从根本上看,古代

13、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6分)(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的哪些政治制度中得以体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7分)26(15分)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

14、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8分)三、论述题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故事片段如下: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白、鹿两姓子孙。时代变迁,清朝覆灭,民国建立。现任族长白嘉轩之子白孝文、乡约鹿子霖之子鹿兆鹏与白家长工鹿三之子黑娃情同手足,成年后各赴前程。加入共产党的鹿兆鹏从城里带回革命火种,黑娃成为中坚力量,国裂后兄弟俩被迫逃亡。鹿子霖设计陷害下任族长白孝文,引发族内轩然大波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片段中提取一个情节,并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再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