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场风险事故后果分析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430431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屠宰场风险事故后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猪屠宰场风险事故后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猪屠宰场风险事故后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猪屠宰场风险事故后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猪屠宰场风险事故后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屠宰场风险事故后果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猪屠宰场风险事故后果分析 1.1 无害化处理车间废气非正常排放的风险分析1.1.1原因分析本厂采用无害化处理车间对病死猪进行焚烧处理,焚烧烟气中有大量颗粒物,采用烟气净化设施对其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处理系统发生烟气收集装置破裂、处理装置故障等事故,将导致大量粉尘在厂区内扩散或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界大气环境中。1.1.2影响分析从本厂区域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可知,周边居民较多且距离本厂区较近,如果发生无害化处理车间废气非正常排放的事故,将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也可能对本厂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1.2 锅炉烟气非正常排放的风险分析1.2.1原因分

2、析本厂采用收尘装置加烟囱对锅炉烟气进行处理。锅炉烟气中有大量颗粒物,处理设施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处理系统发生烟气收集装置破裂、处理装置故障等事故,将导致大量粉尘在厂区内扩散或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界大气环境中。1.2.2影响分析从本厂区域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可知,周边居民较多且距离本厂区较近,如果发生锅炉烟气非正常排放的事故,将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也可能对本厂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1.3沼气爆炸风险分析1.3.1原因分析本厂采用UASB厌氧处理工艺处理生产废水,产生一定量沼气,其主要成分是CH4和CO2。CH4是易燃易爆气体,如果控制不好,遇有火源,就可能发生火

3、灾爆炸。沼气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的甲烷浓度,一般在515之间,最强烈的爆炸发生在甲烷浓度为9.5左右。其次是甲烷引火温度,一般认为甲烷的引燃温度为650750。明火、电气火花、吸烟甚至撞击磨擦产生的火花等,都可以引燃甲烷。甲烷浓度不同,引火温度也有所差异,在浓度6.58时最易引燃。第三是氧气浓度,由实验得知,沼气爆炸界限与氧气浓度有密切关系,氧气浓度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上限提高得更快,当氧气浓度降低时,沼气爆炸下限缓慢增高,上限则迅速下降,氧气浓度降低到12,甲烷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遇火也不爆炸。1.3.2影响分析由于UASB反应塔中沼气导气管堵塞、导气管损坏或者沼气回收装置

4、发生故障,导致甲烷气体在UASB反应塔或者沼气回收管道中大量聚积,形成强大的内压力,当积聚的压力达到容器壁承受压力临界点时发生瞬间爆炸,尤其是在夏季,高温高湿时,产气加速生成,更易发生爆炸。当CH4浓度累积到5-15时,一遇明火,包括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如闪电),将导致火灾,危及周围村庄,甚至造成财产和人员伤亡。1.4 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泄漏的风险分析1.4.1原因分析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用胶桶装,放置在仓库内,胶桶由于各种突发事件被破坏或倾倒,导致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泄漏。1.4.2影响分析本厂区职工人数较多,一旦发生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泄漏事故,将可能对本厂职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二氧化氯和次氯

5、酸钠进入下水管道将影响水环境,如果流出厂区外还将危害附近居民,并对周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如进入宜水还将对宜水水质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1.5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风险分析本项目生产废水属于含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因子浓度较大,如果厂区废水处理设施故障,导致废水没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常宁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作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废水最终超标排入宜水,对宜水水质造成不利影响。1.6生产废水管线泄漏风险分析由于阀门破裂、管线破裂、阀门与管线连接处泄漏污原因造成猪粪水、含血污水、含油脂废水等在进入污水处理站之前泄漏,可能进入宜水进而影响其水质,还将会导致厂区和附近区域地下水环境受到不利影响。1.7 消防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风险分析考虑爆炸、火灾造成的次生环境影响,主要是消防废水的产生,含有污粪、猪血、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石油类等多种污染因子,由于火灾、爆炸事故具备突发性,消防废水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为:消防废水中污染物质对宜水的影响;消防废水中污染物质对周边土壤的影响;消防废水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污水管网,对常宁市污水处理厂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