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提分突破训练_面积法专题(含解析)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30128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提分突破训练_面积法专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提分突破训练_面积法专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提分突破训练_面积法专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提分突破训练_面积法专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提分突破训练_面积法专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提分突破训练_面积法专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提分突破训练_面积法专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面积法专题用面积法解几何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有时显得特别简捷,有出奇制胜、事半功倍之效。 一真题1.(2012 模拟)圆柱的底面周长为2,高为1,则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22.(2012东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边OA在x轴上,OC在y轴上,如果矩形OABC与矩形OABC关于点O位似,且矩形OABC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面积的 ,那么点B的坐标是()A. (-2,3) B.(2,-3) C.(3,-2)或(-2,3) D.(-2,3)或(2,-3)3(2012 呼和浩特)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

2、图及相关数据(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cm4.(2012潍坊)如图,三角形ABC的两个顶点B、C在圆上,顶点A在圆外,AB、AC分别交圆于E、D两点,连接EC、BD(1)求证:ABDACE;(2)若BEC与BDC的面积相等,试判定三角形ABC的形状5.(20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AB,CBAB,AB=AD,CD= ,AB,点E、F分别为AB、AD的中点,则AEF与多边形BCDFE的面积之比为()A. B. C. D.二 名词释义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面

3、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面积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两部分容:(一)怎样证明面积相等。以下是常用的理论依据1.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部分。2.同底同高或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其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部分。4.同底(等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同高

4、(或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底的比。5.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6.三角形的中位线截三角形所得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三角形面积的7.三角形三边中点的连线所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三角形面积的8.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夹角的两边的乘积的比。(二)用面积法解几何问题(常用的解题思路)1.分解法:通常把一个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三角形。2.作平行线法:通过平行线找出同高(或等高)的三角形。3.利用有关性质法:比如利用中点、中位线等的性质。4.还可以利用面积解决其它问题。 三 典题示例(一)怎样证明面积问题 1. 分解法 例1. 从ABC的各顶点作三条

5、平行线AD、BE、CF,各与对边或延长线交于D、E、F,求证:DEF的面积2ABC的面积。 分析:从图形上观察,DEF可分为三部分,其中是ADE,它与ADB同底等 三是AEF,只要再证出它与ABC的面积相等即可 由SCFESCFB 故可得出SAEFSABC 证明:AD/BE/CF ADB和ADE同底等高 SADBSADE 同理可证:SADCSADF SABCSADE+SADF 又SCEFSCBF SABCSAEF SAEF+SADE+SADF2SABC SDEF2SABC 2. 作平行线法 例2. 已知:在梯形ABCD中,DC/AB,M为腰BC上的中点 分析:由M为腰BC的中点可想到过M作底的

6、平行线MN,则MN为其中位线,再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设梯形的高为h 证明:过M作MN/AB M为腰BC的中点 MN是梯形的中位线 设梯形的高为h (二)用面积法解几何问题1. 用面积法证线段相等 例1. 已知:如图1,AD是ABC的中线,CFAD于F,BEAD交AD的延长线于E。求证:CF=BE。图1证明:连结EC,由BD=DC得,两式两边分别相加,得故所以BE=CF。注:直接由得更简洁。2. 用面积法证两角相等 例2. 如图2,C是线段AB上的一点,AC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E、BD相交于O。求证:AOC=BOC。图2证明:过点C作CPAE,CQBD,垂足分别为P、Q。因为ACD、

7、BCE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CD,CE=CB,ACD=BCE,所以ACE=DCB所以ACEDCB所以AE=BD,可得CP=CQ所以OC平分AOB即AOC=BOC3. 用面积法证线段不等 例3. 如图3,在ABC中,已知ABAC,A的平分线交BC于D。求证:BDCD。图3证明:过点D分别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设BC边上的高为h。因为BAD=DAC所以DE=DF因为且ADAC所以即所以BDCD4. 用面积法证线段的和差 例4. 已知:如图4,设等边ABC一边上的高为h,P为等边ABC的任意一点,PDBC于D,PEAC于E,PFAB于F。求证:PE+PF+PD=h。图4证明:连结

8、PA、PB、PC因为,又所以。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即PE+PF+PD=h5. 用面积法证比例式或等积式 例5. 如图5,AD是ABC的角的平分线。求证:。图5证明:过D点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因为AD是ABC的角的平分线,所以DE=DF,则有。过A点作AHBC,垂足为H,则有即6. 用面积比求线段的比 例6. 如图6,在ABC中,已知BC、AC边上的中线AD、BF交于M。求证:。图6证明:连结CM,过B作BGAD交AD延长线于G,则,所以。又,所以,所以。 四 巩固强化1.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点分别为BC、CD的中点,连结AF、AE,求证:SABESADF

9、2. 在梯形ABCD中,DC/AB,M为腰BC上的中点,求证: 3. RtABC中,ACB90,a、b为两直角边,斜边AB上的高为h,求证: 4. 已知:E、F为四边形ABCD的边AB的三等分点,G、H为边DC的三等分点,求证: 5. 在ABC中,D是AB的中点,E在AC上,且,CD和BE交于G,求ABC和四边形ADGE的面积比。6.(2012)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2,分别以AC、BC为直径画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4 (结果保留)7.(2012)将一根长为16厘米的细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段铁丝围成圆,设所得两圆半径分别为r1和r2(1)求r1与r2的关系式,

10、并写出r1的取值围;(2)将两圆的面积和S表示成r1的函数关系式,求S的最小值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D=30,AB=4,AEBD,CFBD,且,E,F恰好是BD的三等分点,又M、N分别是AB,CD的中点,那么四边形MENF的面积是 9.如图,RtABC中,C=90,A=30,点D、E分别在AB、AC上,且DEAB,若DE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CE:AE=10.如图所示,在ABC中,DEABFG,且FG到DE、AB的距离之比为1:2若ABC的面积为32,CDE的面积为2,则CFG的面积S等于()A.6 B.8 C.10 D. 12 五 参考答案【真题答案】1.考点:圆柱的计

11、算分析: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长为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21=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计算公式2.解:矩形OABC与矩形OABC关于点O位似,矩形OABC矩形OABC,矩形OABC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面积的,位似比为:1:2,点B的坐标为(-4,6),点B的坐标是:(-2,3)或(2,-3)故选D3.考点:圆锥的计算;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1444826分析:根据三视图易得此几何体为圆锥,再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底面周长母线长)2 可计算出结果解答:解:由题意得底面直径为2

12、,母线长为2,几何体的侧面积为22=2,故答案为:24.解:(1)证明:弧ED所对的圆周角相等,EBD=ECD,又A=A,ABDACE;(2)解:方法1:因为SBEC=SBCD,SACE=SABC-SBEC,SABD=SABC-SBCD,所以SACE=SABD,又由(1)知ABDACE,所以对应边之比等于1,所以AB=AC,即ABC为等腰三角形;方法2:因为BEC与BCD的面积相等,有公共底边BC,所以高相等,即E、D两点到BC的距离相等,所以EDBC,所以BCE=CED,又因为BCE=CBD,所以BCE=CBD,由(1)知ABDACE,所以ABD=ACE,所以ABC=ACB,即ABC为等腰三角形5. 【巩固强化答案】 1. 证明:连结AC,则 又E、F分别为BC、CD的中点 2. 证明:过M作MN/DC/AB M为腰BC上的中点 DCM和ABM的高相等,设为h1 又DMN与AMN的高也为h1 MN为梯形的中位线 3. 证明:在RtABC中,ACB90,CDAB 两边同时除以得: 4. 证明:连结FD、FG、FC 则由已知可得 作DM/AB,设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G到DM的距离为a,则由已知可得H、C到DM的距离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