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阿赫玛托娃《祖国土》赏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429455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阿赫玛托娃《祖国土》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联)阿赫玛托娃《祖国土》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联)阿赫玛托娃《祖国土》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联)阿赫玛托娃《祖国土》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联)阿赫玛托娃《祖国土》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作者:周雲15087251697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 (1889年1966年),原名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戈连科,苏联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品有 黄昏念珠白色的畜群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安魂曲等。1964年获意大利“埃特内塔奥尔米诺”国际诗歌奖,1965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她贴身佩戴,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她放声痛哭,她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她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我们心中不知她的价值何在,我们也没想拿她来进行买卖。我们在她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是的,对我们,

2、这是牙齿间的砂砾,我们把她践踏躁躏,磨成齑粉,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我们都躺进她怀里,和她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她:“自己的土地。”【作品分析】祖国土是一首十四行诗,它的前面八行一般是陈述,接下来的四行是答案,最后两行内容转折,点明了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身的主题。诗人借助“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意象来具体表现人们对脚下的土地总是很不在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明土地这一祖国的象征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因为这些意象不仅平常、为人熟悉,而且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为人所不屑、鄙弃。诗人饱经忧患,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这时诗人心中祖国的形象不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

3、化了的所谓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树林的美丽意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就是那个司空见惯的、肮脏的、卑微的,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等。因为诗人已经和土地融为一体,土地已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一切礼节反而是疏远的表现,用“不拘礼节”更能体现作者对土地的亲切感。、“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作者在诗中赋予了土地这样的内涵: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依靠,人类总是在接受土地博大丰富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思考与练习】1.诗中的词语“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

4、指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2.为什么说“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3.你怎么体会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链接】阿赫玛托娃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第二献辞致OC是你吗,波塔尼采普绪刻?展开如一把黑白色的扇子,在我头顶俯下身来,你想要悄悄地告诉我:你已经渡过了忘川,呼吸着另一个春天。不要再对我口授,我自己在听:温暖的大雨抵住了屋顶,我听见常春藤里的絮语。有个小东西计划着生活,泛绿,蓬松,明天努力地披上新风衣闪烁光彩。我入睡它独自在我头顶上空,人们所谓的春天,我却称之为孤独。我入睡梦见了我们的青春,他品尝过的那一只苦杯,我醒来后就交给你,如果你愿意,就将它留作纪念,仿佛黏土里纯洁的火焰或者坟头绽放的雪花莲。1945年5月25日喷泉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