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9358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理解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2)归纳珠江三角洲主要产业部门及经济发展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特点及原因,评价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2)在区域对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区域比较过程中,寻找差距,要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

2、情。(2)通过分析评价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外向型经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有较全面和辩证的了解;使学生懂得各地的外向型经济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个性特征。教法与学法教法:区域比较法、综合法。学法:区域比较法、综合法、角色扮演法、分析法、归纳法。教学准备教师:广泛占有经济学相关资料,制作绘声绘影的视频课件,应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课件,设计教学及评价方案。学生:划分合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组内分工。推选小组长、中心发言人、

3、助理中心发言人、记录员。课时安排本课共分2课时讲授。第一课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第二课时讲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首歌,课件展示:春天的故事。谈话交流:“一位老人”指的是谁?(邓小平)。歌中唱道,他画了“一个圈”,这里大体包括了广东省的哪些地区呢?说说你还对哪句歌词感兴趣?(如,“神话般的堆起一座座金山”,这说明本地区经济增长状况如何?快!)课件展示:2003年,全国人均收入排名前十强的城市。谈话交流:这十个城市哪几个不在珠江三角洲?师生活动:现场采访。教师承转:如果说珠江三角洲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奇迹,那么我们的近邻日本就是在世界创造了一个经济腾飞的

4、奇迹。教师提问: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又有哪些不利条件?学生合作探究:根据相关材料(七年级下册)“日本”一课的相关文字、地图、图片。)分别从自然因素、科技水平、劳动力及国民素质等方面探究上述问题。有利条件:1.岛国多港湾,海上运输及对外经济联系便利;2.科技力量雄厚;3.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不利条件:1.国内市场狭小;2.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贫乏。教师提问:日本选择怎样的经济道路来克服它的不利条件呢?又是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使自己快速崛起的?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出:日本走“进口加工出口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之路。教师提问:日本的经济发展思路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教师提问:珠江三角洲的

5、经济快速增长有哪些有利条件?学生合作探究:学生自学,结合组内交流,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条件:1.珠江口多良港,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便利,且可通过珠江水系及京九、京广等铁路与内陆取得便捷联系。另外,地理位置上紧邻香港、靠近东南亚;2.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资;3.优惠政策。教师提问:珠江三角洲与日本相比,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活动,对比、分析回答出:1.面向海洋,多良港;2.劳动力丰富。教师提问:同样是劳动力丰富,二者的劳动力又有什么差异?学生活动:联想、回答。教师引导:现在让我们共同回到24年前的1980年,当时的深圳还只是一

6、个边境小镇。如果你就是当时的镇长,你在发展地区经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无订单、无资金、无技术、无先进设备、管理经验缺乏、无销售渠道。)教师提问: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怎样克服其不利条件,充分发挥其有利条件,谋求发展区域经济的?(学生合作探究)区域比较:日本和珠江三角洲都从事同样的加工制造业,二者各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哪一地区的工业部门要求劳动力数量多?哪一地区的工业部门要求知识和技术含量多?以上两个地区的产品利润空间谁大谁小?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科技力量、人才)创新思维:如果你是一位具有长远眼光的广东省省长,你打算采取哪些措施缩小差距,以促进地区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7、师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生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投影:“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生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学习课本52页到53页内

8、容,结合投影 “外向型经济一例”,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教师提问:为何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怎样来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学生发言:(略)教师承转: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优越;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应加强与他们的密切联系,才能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今天我们来探究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些重点知识。师问:课本图7-3-1,简要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的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有

9、何优越性(提示: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去分析)?生分组讨论发言:(略)师总结: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1)组成和面积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2)人口香港666.5万人,澳门43.8万人。(3)人多地狭香港人口密度6070人/平方千米,澳门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三、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

10、联系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1)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2)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原则和意义基本模式是香港到内地建厂,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原则是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意义是双方取得经济效益。(3)香港的转口贸易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增长很快,成为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3、港澳与祖国内地更广泛领域的联系人口流动、科技交流、交化交流、双边旅游等,推动双方各项事业的发展。【质疑时间】关于今天的话题,欢迎同学们把依然萦绕在你们脑海里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出来,我们共同研讨。大家还有什么问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