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7讲辛亥革命(岳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29357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7讲辛亥革命(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7讲辛亥革命(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7讲辛亥革命(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7讲辛亥革命(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7讲辛亥革命(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7讲辛亥革命(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7讲辛亥革命(岳麓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亥革命 王晓宣王可义陈贞穆怀丽张丽君徐凯 复习目标 高考导向 从考查频度来看 本考点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所考查 特别是2011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这一考点出现了6道选择题和一道新颖的小论文提纲题 辛亥革命的领导组织 革命思想 革命纲领 革命成果 革命性质和革命影响 备考复习中 一要熟练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革命纲领和革命成果 二要深入理解和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三要能够对辛亥革命进行全面的评价 一 革命的酝酿与准备 2 条件 1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5 军

2、事准备 一系列武装起义的推动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以后 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 民族矛盾继续深化 基础知识梳理 6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二 主要过程 爆发 高潮 结果 1 武昌起义 革命的爆发 1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 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 结果 成立了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定国号为 政体为 五族共和 4 影响 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 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军政府 中华民国 2 民国的建立 革命的高潮 1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成立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为孙中山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

3、章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通信 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总揽政务 公布法律 第五章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官独立审判 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3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目的 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 直接 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根本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革命的结果 a 帝国主义物色新的代理人 把目光投向袁世凯 b 立宪派和害怕革命发展 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 c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 d 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2 标志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 1 原因 旧官僚 北京 清王朝被推翻 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阶段性任务完成 讨论 有人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 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你认为呢 为什么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 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革命

5、成果被袁世凯篡夺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从1912年 1919年 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多家 新增资本达1 3亿元以上 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

6、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 纷纷自行剪去 当时流行的服饰 中山装 西装 领带 皮鞋 礼 帽 阅读资料 反帝反封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革除旧风 三 评价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 革命的性质 2 历史功绩 政治 经济 思想 国际意义 3 局限性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原因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没有彻底的反帝主张 没有发动群众 没有自己的军队 4 经验教训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 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第一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第二 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7、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全面的是 A 辛亥革命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 辛亥革命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A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 对于伟人孙中山 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 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说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 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 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思考 甲 乙 丙 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 认为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包括政治 经济 思想等 认为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认为 人类历史是

8、一个整体 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 现代化 近代化 史观 社会史观 认为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 经济 思想 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 更是与平民百姓 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 包括衣食住行 风俗习惯等 史观解读 认为 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纵向看 包括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横向看 包括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文明史观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 现代化 近代化 史观 社会史观 甲说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乙说 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丁说 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多元史观解读 历史人物 易错易混辨析 中华民

9、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辨析 中华民国存在于1912年 1949年 中国国名的称号 即国号 中华民国前后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是特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1月1日 只存在了三个月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综合运用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海峡两岸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10、1 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 很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 其中 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 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 你支持哪一方 请说出理由 应该在武汉 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军政府最早提出该国号为 中华民国 作为辛亥革命的发源地 辛亥首义的旧址 遗迹和纪念建筑众多 应该在南京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南京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地 南京有中山陵等与孙中山密切相关的纪念场所 2 依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 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的理解 政治上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

11、共和国 经济上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 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社会生活上 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 政治上 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 比前清更甚 人民困苦 日甚一日 俄国虽迟我革命 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 而仍失败 孙中山 国民党改组问题 1924年1月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 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 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何重大创新或举措 理论上 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实践上 与共产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掀起国民大革命 材料三 近几年来 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 马英九等都强调 中国

12、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 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 4 你认为当前海峡两岸人民应如何继承和发扬 中山精神 两岸应摒弃前嫌 共同完成国家统一 应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1912年春 下列所示文献相继发表 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考虑 A 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 筹备建立中华民国C 限制袁世凯权力 维护共和政体D 确立美国式的总统制 运用提升 C 2 1912年 孙中山自豪地说 这是 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 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 变局 和 创举 指 A 辛亥革命爆发B 结束封建制度C 中华民国成立D 实现民族独立 C 3 2012年3月11日是 中华民国

13、临时约法 颁布100周年纪念日 南京各界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纪念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这一里程碑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它仿照西方资产阶级 三权分立 的原则B 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D 它建立了总统制民主共和政治体制 D 4 2011广东卷 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 部分 由此可见 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5 请回答 1 图1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局势 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 你如何理解图2中的内容 言之成理即可 共和观念激荡全国 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 革命顺利发展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3 图3中的中华民国的 国 字写法是 内一个民字 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 结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 国家主权在民 4 上述宣传漫画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或观念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