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9080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4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学习朴素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教学难点:揣摩作者在写景文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学法指导一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等删(删除)补(增补)换(替换)调(调整语序)二合作交流1会说:思路清晰2会听:抓住要点三课堂探究(一)探究指引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人间词话文学作品中的写景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渗透了

2、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二)探究内容1情:深度2景:特征(三)探究方法情在于悟,景在于品相关链接一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另精通书画。有“雄视百代”的称誉。我们曾学过他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

3、,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三介绍张怀民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坏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四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它以鲜明的艺术形象,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知识预习一给下列的字注音:遂(su)寝(qn)藻(zo)荇(

4、xng)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欣然:2念:3户:4遂:5寝:6空明:7盖: 8但:9耳: 10闲人:三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四积累写月的诗句,不少于五句。“诗中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唐李白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苏轼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

5、王安石课堂探究一导入课文:月亮,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多情的月亮承载着乡思,传递着祝福,也抚慰着一颗颗落寞的心灵。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千多年前的那一轮明月,你可曾听懂一位文人在月夜下的心语呢?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于皓月当空的承天寺,共赏一轮明月,共话坎坷人生。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二整体感知课文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2朗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疏通课文。(1)念无与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6、。(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3解题思考:“记” 本文记述了哪些要素?“游” 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三赏读课文1 找原因:东坡为何深夜起行?明确:(月色入户)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2 寻人物: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明确:(无与为乐者)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都爱“以山水怡情悦性”,志同道合。3赏月景:说到乐,人们想到的是“吃、喝、玩、乐”,(1)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欣赏美景。(2)什么景?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赏

7、析三句写景的句子句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作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是作者的反应,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其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字,以极精练的文字描画出承天寺庭院中优美的月色,表现出浓郁的诗情。其妙处在于:将月色当作水来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前者突出月光的“空明”之色,后者突出树影的“交横”之态,创造出一个澄澈透明的世界。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

8、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 “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 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

9、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欣然(欣喜之情)无与为乐(有点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与步(平和从容)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

10、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漫步的悠冰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两层意思:表现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7闲,可以组哪些词?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闲人”究竟是什么人?明确悠闲,有闲情逸致,有清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

11、么仔细、清楚,两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晴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作者的“闲”。“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8两上闲人在清明澄澈的月光下散步,两人相顾无言,又心照不宣,或许只有那一轮明月能理解他们吧。你理解了苏轼吗?明确:孤独郁闷淡泊宁静达观洒脱9学完本文,你想对乐观旷达的苏轼或者对自己说些什

12、么呢?请用35句话表述出来。与苏轼对话:示例一:你虽然被贬,在以后的官场上很难再站起来,也就不可能为朝廷尽忠了,但是你的爱国心终究不变,那颗忠心既然无法在朝廷中燃烧,那么就用你的诗,你的词以及那颗心去陶冶们吧!示例二:何必总汲汲于仕途?仕途的路上虽开满了美丽的玫瑰,但玫瑰总是长满了刺,倒不如归隐田园,赏月观花自在,何必如此悲伤?与自己对话:示例一:心情取决于人对生活的态度,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感受。心情靓丽时,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涌现出诉不尽的乐趣;心情低落时,似一片枯黄坠落的树叶,毫天斗志,即便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过眼烟云,不如在面对逆境中的时候,用闲适的心情代替惆怅,用婉转的笑声代替哭

13、声,心想着苦难并不是永恒有,自己一定会度过难关,这样就能拥有一个好心情,既潇洒又坦然,应付任何事也会更得心应手。示例二:以苏轼为楷模,豁达洒脱一点。给心情涂上颜色,让生命多一份憧憬,少一份惆怅;让困难当作一次人生的障碍,突破障碍越多,人生便越有价值。给心情涂上颜色,充满七彩的喜怒哀乐,不要让心情停留在一个空间,要浸泡在柔婉的音乐里,让柔软的春风吹过,引领我们的心情跨过生命永恒的国度。示例三: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逆境是埋葬弱者的地狱,也是造就强者的天堂。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自己,重要的是自己要肯定自己、发现自己。四小结:1课文小结: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

14、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全文仅80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笔调清新淡雅,景象明净澄澈,行文波澜起伏,极具诗情画意。2课堂小结: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一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去舒”的旷达情怀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长路,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承天寺夜游,记住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胸怀永远旷达宽广!巩固训练当堂练习1本文作者_,字_,号_,_(朝代)人。与父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