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5272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下列仪器及其名称不正确的是( )A. 量筒B. 试管C. 蒸发皿D. 分液漏斗【答案】C【解析】【详解】A.该仪器为量筒,故A正确;B.该仪器为试管,故B正确;C.该仪器为为坩埚,故C错误;D.该仪器为分液漏斗,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坩埚和蒸发皿的区别,坩埚用于加热固体,口小;蒸发皿用于加热液体,口大。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C. 可燃性气体

2、点燃前必须验纯D. 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答案】【解析】C试题分析:A、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是为了防止污染药品,而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选项错误;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速溶解,而不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选项错误;C、可燃性气体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故选项正确;D、如果玻璃棒不抵在三层滤纸处,可能会因倾倒过快而引起滤纸破漏,从而导致过滤不准。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3.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利用原子、 分子的组合,

3、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C. 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答案】C【解析】A项,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正确;B项,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正确;C项,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且需要做化学实验来检验,错误;D项,根据题意,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正确;答案选C。4.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方

4、法不正确的是( )A. 碳酸钙和水过滤B. 食盐和水蒸发C. 汽油和植物油分液D. 碘和CCl4蒸馏【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分离,故A正确;B氯化钠难挥发,水易挥发,可分离,故B正确;C汽油和植物油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分离,故C错误;D碘和CCl4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分离,故D正确。故选C。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B.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C.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D. 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答案】D【解析】【详解】A使用托盘天平时,药品

5、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对于没有腐蚀性的药品,需要在托盘上放两张大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具有腐蚀性,需要在烧杯中称量,故A正确;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为了避免出现倒吸现象,应该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B正确;C过滤时,应该做的“一贴、二低、三靠”,如:为了避免液体溅出,漏斗下端需要紧贴烧杯内壁,故C正确;D在使用天平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如:在加砝码时先加大的,再加小的,最后移动游码,故D错误;故选D。6. 有下列仪器:漏斗;锥形瓶;蒸馏烧瓶;天平;分液漏斗;量筒;燃烧匙。其中常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略7.向100mL碘的饱和溶液

6、中加入5mL苯,充分混合后静置,实验现象为( )A. 液体分层,下层为紫色B. 液体分层,上层无色C. 液体分层,下层无色D. 有固体沉淀析出【答案】C【解析】【详解】苯不溶于水,苯的密度比水小,则溶液分层,由于碘易溶于苯,则苯层呈紫色,水层呈无色,故选C。8.下列除去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浓NaOH溶液洗气B. 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C. 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NaCl:蒸发结晶D.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硫酸后,过滤、洗涤【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A错

7、误;B碳酸钡与盐酸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B错误;C二者均溶于水,但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不能蒸发分离,应利用结晶法,故C错误;DCuO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不能,则加适量稀硫酸后,过滤、洗涤可除杂,故D正确;故选D。9. 下列分离或提纯混合物的方法正确的是A. 在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时,加水后进行过滤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碘水中的碘C. 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D. 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除去固体BaCl2中的BaSO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故错;B项:应该用萃取的方法,故错;C项:乙醇会溶于水,故错。故选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点

8、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存在形式采取合适的分离方法。10.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 量筒B. 试管C. 蒸发皿D. 烧瓶【答案】A【解析】【详解】试管、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烧杯可以垫石棉网加热,量筒不能加热;故选A11.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9、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使倒吸现象停止,防止炸裂试管,故正确;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但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如苯作萃取剂,故错误;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在上层、四氯化碳在下层,则水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下口流出,故错误;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水分大部分蒸干后,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故错误;酒精着

10、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不能用水,故正确;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避免因液体热胀冷缩产生误差,故正确;故选B。12.现有三组液体混合物:乙醇与水汽油与水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蒸馏、分液、萃取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答案】A【解析】【详解】乙醇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汽油与水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故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对萃取和分液两操作没有准确认识,萃取操作之后往往

11、需要分液,它们属于两种用于混合物分离的不同方法。13.1molH2表示的含义是( )A. 1mol氢B. 1mol氢气C. 1mol氢分子D. 1mol氢原子【答案】C【解析】【详解】A.1mol氢,没有指明是1mol氢气还是1mol氢原子,故A错误;B.1molH2表示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B错误;C.1molH2表示1mol氢气分子,故C正确;D.1molH2表示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物质的量描述的是具体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不能用于宏观物质。14.已知0.4mol的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6.4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gB. 32

12、C. 16g/molD. 64g/mol【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n=m/M计算,气体摩尔质量单位g/mol。0.4mol的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6.4g,所以摩尔质量M=16g/mol,故选C。15.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是固定不变的,都约为22.4LB. 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D.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答案】D【解析】【详解】A气体的摩尔体积由温度和压强共同决定的,温度、压强改变,气体摩尔体积就变,故A错误;B通常状况为25度,101kPa,1mol气体体

13、积大于22.4L,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故D正确;故选D。1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A. 10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B. 将80g SO3溶于水并配成1L的溶液C. 将0.5molL1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的溶液D. 标况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故A不选;B80g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14、1mol,1mol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1mol硫酸,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故B不选;C将0.5molL-1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50mL,则所得溶液的浓度不是1mol/L,故C选;D标准状况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故D不选;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必须紧紧抓住计算公式c=,通过题中已知量计算出n和V(溶液)。注意适用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浓度的计算,溶液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是不同的概念。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结构,C为易错点,注意硝酸钾溶液与水的密度不同。17.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B. 常温常压下,8g甲烷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C. 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D. 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 0.5N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氦气是单原子的分子,所以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正确;B、,8g甲烷的物质的量是0.5mol,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0.5mol甲烷中的电子数是5NA,正确;C、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是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